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安全 > 《城市与减灾》| 宋立军:低温环境下城市“大震巨灾”应急处置(下)

《城市与减灾》| 宋立军:低温环境下城市“大震巨灾”应急处置(下)

时间:2022-07-06 13:08:39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防震减灾科普基地 栏目:安全 阅读:98

本文选自《城市与减灾》2022年第2期,原文题目:低温环境下城市“大震巨灾”应急处置,作者:宋立军、梁志远、舒海疆、周涛。

城市在低温环境下 “大震巨灾”应急处置措施建议

城市地震灾害表现出复合型灾害的特点,一旦发生大震,立即就会出现多种灾害形成很长的灾害链,需要全社会各行业的共同参与协同应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要求,要求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工作方针。

根据应急管理的需求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尤其是“低温环境下、城市复合型”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建议:

一、被困人员搜救方面

(一)救援人员的安全保障

在低温冰雪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除了穿着战斗服和救援装备以外还需要穿着厚重的防寒衣物,身体负重加大,加之低温条件下要维持体内的一定温度,必定会消耗更多的能量。

体能消耗较大,持续作战会造成体力透支严重。低温条件会对人体身体机能产生影响,会出现反应迟钝、动作迟缓等生理反应。此外,在高强度的作业过程中易出汗,如保暖措施做不到位可能会导致消防指战员冻伤。

要求首先做好救援人员安全防护,提前对救援环境及天气变化进行安全评估。其次做好消防指战员个人防寒保暖,及时添加棉质防寒保暖衣物,增配冬季救援防护服和抢险救援服,佩戴防冻耳套,配备防寒保暖药品和温热饮用水等,裸手不要接触金属物体。

(二)被救人员的生命保障

在低温环境下可能会加快人员失温,造成施救之前就会死亡,72 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就会失去意义。首先应向一时难以营救的被困者提供必需的药品、饮食和采取防寒措施,如提供御寒衣物,条件允许可进行机械供暖,搭建搜救场地暖棚。其次是与被救者对话时,语气尽量委婉,稳定其情绪,进行心理干预。

(三)车辆、器材效能保障

冬季低温环境将会导致路面湿滑、结冰会严重影响行车速度,车辆需要保温。低温天气对动力电池救援类装备及通信设备、器材电池的影响很大,对设备内部元器件的电气性能和电池效能影响很大,亏电现象时有发生。

首先要做好消防车的防寒保暖措施,消防车配备或安装防滑链,增添酒精喷灯等融冰工具 ;燃油装备加注与环境温度匹配的油料,动力电池装备要定期检查测试电量,并增加装备启动频次。

其次要强化锂电池通信、破拆类器材的防寒保暖,确保装备工作效能。第三要随时保障灾情信息通畅,掌握重点道路通达和人员受困的主要区域和数量等情况。

二、受灾群众安置方面

受灾群众妥善安置是保障灾区稳定的基础。低温环境下户外长时间生活要确保受灾群众有干净水喝、有饭吃、有衣穿、不受冻,难度大、问题多。

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一方面是尽快鉴定可使用建筑物,使受灾群众能在室内临时避难;另一方面是集中转移安置,即异地安置,如 2020 年 1 月 19 日喀什地区伽师县 6.4 级地震后,当地用大轿车及时将极灾区的4827 名群众转移至伽师县城集中安置,对受灾群众进行安抚和心理疏导,做好饮用水、食品、被褥等生活必须品供应保障工作 。

再如 2016 年 12 月 8 日呼图壁 6.2 级地震,时值严寒冬季,极灾区位于山区,震后出现黑冰、大雾等恶劣天气,受灾群众被紧急转移到县城北苑小区公租房居住,这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减轻了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为灾区社会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今后灾后转移安置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更重要的是,结合城市规划,在街区功能规划中,建立健全新建建筑工程应预留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制度,相应地提高其抗震设防水平,同时将高于本地基本设防的建筑物(如学校、体育场馆等)统计纳入室内避难场所名册,建立管理运行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室内避难场所比例,提升极端恶劣天气条件下各种灾害防范能力。

(三)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方面

地震灾害除了本身的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有学者提出地震安全韧性城市的建设,增强地震灾害风险适应性和抗灾力,即不仅具有充分的减灾措施和灾前准备,也具备当重大地震灾害发生时可维持城市重要功能运行并快速恢复的自适应能力。

在目前开展的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的基础上,要结合“冬季条件下、城市复合型”地震灾害特点,深入开展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策略研究,将成果用于城市规划和老旧小区改造、大震巨灾情景构建和地震应急准备与救援队伍配备 ;

新建工程符合抗震设防要求,推广抗震新技术新方法应用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与标准规范适时更新,构建地震安全韧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地震应急联动、联勤、联保机制,专项制定高层建筑、地下工程人员应急避险与被困救援预案,制订分行业和社区大地震应急救援行动方案;

常态化开展社区防灾减灾救灾教育和演练,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与技能 ;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受灾群众过渡性临时安置、自治自保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等。

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让城市真正达到“地下搞清楚(避灾)、地上搞结实(抗灾)、市民搞明白(减灾)”的目标,走向更具韧性、更加强大的未来。

旅游点被困人员救援复合型演练

结语

2019 年 1 月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 ;

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 ;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战略主动战。

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我们要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教给我们的科学思想和工作方法,深入研究城市地震灾害的新情况新问题,动态把握“低温环境下、城市复合型”地震灾害防、抗、救各环节的规律,提高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防震减灾救灾的能力。

相关部门、单位要对标职能定位和“全灾种、大应急”使命需要,保持“时刻准备着”的应急状态,确保队伍随时“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6180.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防震减灾科普基地,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