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科学要闻 | 质量最大、半径最小的白矮星
时间:2022-07-05 04:15:16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普中国 栏目:前沿 阅读:45
·天文学 ·
质量最大、半径最小的白矮星
图片来源:Giuseppe Parisi
大多数恒星死亡后都会形成白矮星。昨天,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天文学家用茨威基瞬态设施(Zwicky Transient Facility ,ZTF)发现了有史以来质量最大,半径最小的白矮星。白矮星结构由电子简并压决定,质量越大,半径越小。此次发现的白矮星自转周期为6.94分钟,半径仅为2140千米,说明其质量接近白矮星最大质量,钱德拉塞卡极限,即1.4倍太阳质量。天文学家表示,此次发现的白矮星是由两颗白矮星合并形成的。按照现有理论,两颗白矮星合并时,会发生超新星爆炸,但是如果它们的质量低于一定阈值,则会形成一颗质量更大的白矮星。
· 新冠疫苗 ·
半数80岁以上老人无法从一剂mRNA疫苗中获得保护
昨日,在一篇发表于《自然》杂志的论文中,研究人员比较了60名老年人(老年组,80岁以上)和80名年轻医护人员(年轻组)在接种疫苗后的免疫应答情况。他们发现,在接种第一剂辉瑞-BioNTech疫苗3到12周后,接种者血清的中和效力和中和抗体的浓度均会降低,但在老年组中更加显著,其中有一半受试者的血清没有中和反应。研究人员还评估了不同年龄组的血清对野生型假病毒和三种突变毒株(“阿尔法”、“贝塔”和“伽马”变异株)S蛋白的中和作用。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老年组的血清对三种突变毒株的中和能力显著降低,在接种一剂的情况下,对变异毒株几乎没有中和能力。在接种第二剂疫苗后,老年组血清(除2位受试者外)中的中和反应均增强,但仍与年轻组存在差距。
·物理学 ·
《自然》展示下一代宇宙原子钟性能数据
现在在使用的原子钟通过密闭空间中原子的跃迁频率计量时间,但原子与盒壁的碰撞,让原子钟难以长期保持稳定。《自然》的一项新研究指出,离子阱原子钟可以克服这种效应,因为带电原子能被电磁效应囚禁,可以消除碰撞损失。2019年,NASA发射了一个名为深空原子钟的离子阱钟到近地轨道。新研究展示了该原子钟运行第一年的数据。尽管深空原子钟在测试开始没多久出现了一个错误,其短期和长期稳定性仍然比现有宇宙钟高出近10倍。另外,辐射、极端温度和磁场似乎并未限制其效能。深空原子钟现在预期可使用3-5年,不过作者指出,通过改进可将其使用年限拓展到10年以上。
· 物理学 ·
对光纤中同一个光子进行连续无损检测
图片来源:Max Planck Institute of Quantum Optics
传统的光子探测器在记录光子时会吸收光子,不利于量子计算,因为这些光子中可能包含信息。此前的无损检测只适用于谐振腔中的光子,而来自德国的物理学家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论文,表示他们实现了对光纤中移动光子的连续无损检测。该无损探测器由一个被束缚在光学腔中的单个铷原子构成。该装置理论上能反射任何入射光子,并通过光子和光学腔的相互作用改变原子的量子态,物理学家可以随后测量原子态来获得光子的信息。通过该探测器,物理学家可以在光纤的两个位置对同一个光子进行连续监测。不过实际上,光子在和每一个探测器相互作用时,光子有1/3的概率会从光纤中消失。该项新技术可能导致量子通信网络中的光子被监听。
· 科研 ·
最新SCI影响因子发布,第一名期刊突破500分
中国热门期刊
昨日,科睿唯安发布了最新版期刊征引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2020 年 SCI 影响因子随之公布。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依然位列第一,影响因子从去年的 292.2 上升至 508.7,创历史新高。Nature 由去年的 42.778 上升至 49.962;Science 由去年的 41.845 升至 47.728;Cell 由 38.637 升至 41.582。本次 JCR 报告列出了各个期刊所发表的金色开放获取(Gold OA)论文比例,在影响因子排名前 100 的期刊中,有 6 本期刊为完全金色 OA 期刊,意味着这些期刊上的论文能够在知识共享许可协议下免费阅读和重复使用;还有 18 本期刊尚未发表过金色 OA 的论文。(科研圈)
· 医学 ·
基因疗法或能治疗心衰
此前的研究发现,当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时,其心脏中一条由蛋白激酶和转录因子组成的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的活性会增强,会抑制心脏修复。由于猪和人出现心力衰竭时,心脏中出现的症状相似,近日,在一项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在猪身上模拟了人类心力衰竭的情况,并通过基因治疗关闭了猪心脏中上述的信号通路。在接受治疗3个月后,与未接受治疗的猪相比,实验猪的心脏功能有所改善,心肌细胞显示出再生迹象,且心脏中纤维化或瘢痕组织减少,形成了新的血管。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基因疗法在猪身上耐受性好,安全有效,将进行人体临床试验。
· 公共卫生 ·
新型疟疾疫苗策略保护效果优越
最近,《自然》的一篇论文报告了一种新的疟疾疫苗策略:可以通过接种弱化的疟原虫,然后使用预防性药物,从而获得保护效果。作者使用减毒的感染性子孢子(孢子状的寄生虫)为56名健康成年志愿者提供了免疫接种;几天后,他们为志愿者提供了一剂乙胺嘧啶或氯喹,两种药物分别用于杀死肝脏和血液寄生虫。研究显示,高剂量的疫苗和高水平的疫苗效能有关。例如,最高剂量疫苗能引发高达87.5%的疫苗效力。而针对巴西发现的7G8虫株,作者尝试使用大剂量氯喹的同时用感染性孢子对志愿者进行免疫,结果他们在6个人身上实现了100%的保护效果,保护时间长达三个月。
· 新冠疫情 ·
截至北京时间7月1日10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182 138 802例,死亡病例3 945 583例。
6月3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2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福建3例,上海2例,安徽2例,四川2例,云南2例,陕西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9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4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2例(境外输入17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74例(境外输入467例)。
文:王昱、杨心舟、谢汝雨
编辑:杨心舟、石云雷
来源:环球科学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15578.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普中国,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