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前沿 > 百度AI,站上科技强国的浪尖

百度AI,站上科技强国的浪尖

时间:2022-07-05 04:22:34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智能相对论 栏目:前沿 阅读:69

文|智能相对论(aixdlun)

作者|陈选滨

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同期,在科技强国战略的指导下,我国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也在向外界释放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和驱动能量。

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技术型企业或崭露头角、或大放异彩,受到资本市场和应用产业的诸多青睐。百度便是其中之一,AI商业化进程持续加速,备受瞩目。

如今,百度已然在多方面实现了从“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公司”到“具有强大互联网基础能力的领先AI公司”定位转变。十余年坚守、深耕AI领域,这一次,百度继续用技术向市场和社会展现了一家技术型企业的价值和前景。

对于百度AI而言,这无疑是一次面向市场和产业端的“登峰”;若从更大的角度来看,这又何尝不是一次科技强国战略的胜利。

这是一个重新为科技创新加冕的时代

这个时代正在全方面认可技术、重视技术。资本市场的追捧、产业变革的推动、国家政策的支持等等各方面的因素,都在将“技术”推上更高的战略位置。

长期以来,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一直强调百度对技术的信仰,以及AI应用的广阔前景。此前,百度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在财报信中,他再次提到:

「这是一个重新为科技创新加冕的时代。我们热爱这个时代,让我们在技术的深壑中踮起脚尖,再看远一点,看向星空,看到未来。」

时代的大趋势并非偶然。如今来看,技术的进位源于各方面条件的成熟,而创造如此环境与条件,离不开三大层面的驱动。

其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主流引领。

伴随着科技强国战略地位的提升,国家上层对科技创新和产业智能化变革的关注与重视愈发显著。国家政策在引领时代趋势的同时,也推动着产业应用、市场格局的发展。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新基建时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国家新基建战略的出台将从政策资源、技术生态、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助力人工智能全面产业化,核心产业规模将继续强劲增长。」

其中,据预测,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可见,政策层面的刺激对于AI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尤为显著。

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强调,“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在十四五规划中,我国也再次明确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可见,政策驱动,环环相扣,科技创新始终是政府关注的重要方向之一。在这个时代,我国正在坚定地将科技创新推上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其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增长。

可持续的技术发展必然需要市场的支持,良性的商业闭环有助于为技术研发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资源。恰好,长期以来的坚持和推进,AI正因此迎来大规模商业化的好时期。

据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发布的《人工智能商业应用报告》显示,「我国自2018年起,逐步跨入实体产业智能化的阶段,AI在零售业、制造业、农业、物流供应链等行业加速融合,释放技术价值。」

其中,百度智能云的成绩便是最直接的印证。据百度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第四季度,百度智能云实现同比增长67%,年化收入约130亿元,自此进位百度第二增长引擎,也从多方面验证了百度AI的商业化能力。

目前,百度AI在金融、工业、能源、交通等领域皆有标杆应用落地,商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也持续提升百度AI在行业范围的引领性。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发布的《2020人工智能中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显示,在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方面,百度以9364件专利申请和2682件专利授权处于第一位。

聚焦AI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市场与技术的双向促进作用非常显著。即市场为技术提供验证场景,而技术则为市场提供增长收益,使得技术的认可度不断提高。

其三,科技企业的长远目光和布局。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际上,推动技术发展的正是市场需求,而主动解决这些需求的也正是企业。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拥有旺盛技术创新力的企业,是时代科技发展的推动者。这个时代之所以重新为技术加冕,离不开一批技术型企业长期的坚持。至少,在中国AI领域,更多的行业性认可离不开百度的十年坚守与投入。

去年1月,《哈佛商业评论》发布“2019全球AI公司五强”榜单。其中,百度位列榜单第四,成为唯一进入全球五强的中国企业。对此,《哈佛商业评论》认为,「以智能云为载体,百度正在积极推动AI应用落地,广泛落地应用于金融、客服、城市、医疗、互联网、工业等领域,成为中国产业智能化的引领者。」

可以说,在国内AI领域,从技术储备到产业应用,百度都代表着国内领先水平,也始终是AI技术的拥趸。正是有百度这类企业的坚持,在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产业智能化才会成为常态,技术的价值得到释放,也终于迎来了技术的高光时刻。

这个时代需要更多自立自强的企业

尽管如此,在高光之下,技术的发展也并非仅靠一家之力便可推动。从国家上层的视角来看,目前我国企业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缺乏重大原创性成果,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等等。

这些问题依旧困扰着我国技术创新的发展,需要更多自立自强的企业投身技术研发和创新,才能予以解决,进而促进我国科技强国的发展大局。

正如上文所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自立,须有企业自强。

何以自立自强?其言有三。

1.坚持底层创新,将基础打牢。

此前,人民日报热评:“如果只顾着低头捡六便士,而不能抬头看月亮、展开赢得长远未来的科技创新,那么再大的流量、再多的数据也难以转变成硬核的科技成果,难以改变我们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对于技术创新而言,企业要敢于啃最难啃的骨头,扎实做好底层创新,打牢基础,方是正道。也只有如此,我国在核心技术层面才能真正地领先国外水平。

如今,基于深度学习领域开源项目的亮眼成绩和活跃度,百度飞桨已经成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深度学习开源框架。之所以达成这一成就,离不开百度AI技术团队长期以来的底层研发和投入。

据悉,深度学习领域顶级学术会议之一AAAI第一篇有关图像风格迁移网络的自动化网络结构设计的论文即是来自百度飞桨技术团队。自2018年起,技术团队对飞桨进行全面升级,将其打造成为我国目前唯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功能性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包括核心框架、模型库、开发套件、工具组件和服务平台五大部分。

所谓,厚积而薄发。技术创新也是如此,打牢基础,才有与之匹配的成就,绝非空中楼阁。

2.坚持实践创新,让价值呈现。

既非空中楼阁,也不能束之高阁。技术的发展轨迹需要企业有能力将前沿技术应用到产业发展的实处,让技术服务于产业、社会和市场,实现自立,进而自强。

众所周知,自华为被断供以来,造芯就成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首要热点。造芯者众多,折戟者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缺乏市场化验证和商业化应用是症结之一。这也说明,关键技术若要不受制于人,还得企业率先将技术创新的商业化路径走通。

实践促进技术真正创新,百度造芯,深谙如此。如今,百度昆仑1已经量产超过2万片,在百度搜索引擎和百度智能云生态伙伴等场景广泛部署,赋能互联网、工业制造、科研、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昆仑2也将在2021上半年实现量产,在第一时间投入实践应用。

诚然,纸上谈兵,不可取。技术创新必然不能如此,对于企业而言,一项新技术若要立得住,那必须得先落于实践,经历市场验证,也在验证中获取效益,才有自强的可能。

3.坚持人才创新,向未来看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技的角逐也是人才的竞争。创新并非凭空想象,人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驱动,技术创新即是人才创新,一家技术型企业应当以人才为基础。

在百度,近6成的员工属于研发人员,浓重的工程师文化为百度AI的领先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团队氛围。直到今天,招募AI人才依旧是百度的首要目标,“百度将吸引及留用人才,特別是人工智能与软件工程师、数据科学家以及其他研发人员,以改善我们的AI能力。”

可以说,作为一家领先的AI公司,百度清楚的知道,人才对于技术创新乃重中之重。从企业的个体发展到行业的整体发展,都是如此。

因此,百度一直以来便致力于积极布局人才培养,在AI教育方面,已举办了13期高校师资培训班,培养了1800多位AI教师,支持200余所高校开设AI学分课。未来三年,百度飞桨还将投入总价值5亿元的资金与资源,支持全国500所高校,重点培训5000位高校AI教师,与高校联合培养50万AI未来人才。

可以想象,这些人才又将继续输送到AI行业,为行业或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支持。教育乃百年大计,不管在什么领域或是什么组织,抓住人才创新培养,始终是不变的发展真理。

这个时代需要技术,更需要十年磨一剑的信心与决心

今天,我国正高举科技强国的战略旗帜大步向前,市场、产业和社会各方的目光和行动都聚焦在技术的创新、企业的研发之上。时代关注技术、重视技术,也将同样关注和重视技术背后的企业,所以百度的价值被重估并不意外。

这个时代需要的不仅仅百度AI在产业变革上所释放的应用价值,更需要像百度这样十年磨一剑,深耕技术领域的信心和决心。

总书记曾以先人的话勉励道:「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

未来,我们需要攻克的技术领域还有很多,量子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等,企业若没有如此豪情,如何向前?这个时代需要更多如百度一般十年专研搞得了技术,做得了市场的企业。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深挖智能这口井,同好添加vx:zhinengxiaoyan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

•AI产业新媒体;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TOP10;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16047.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智能相对论,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