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前沿 > 当数字化转型从“必要”走向“必须”,百度如流演绎何为“正当时

当数字化转型从“必要”走向“必须”,百度如流演绎何为“正当时

时间:2022-07-05 04:26:38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智能相对论 栏目:前沿 阅读:75

2020-12-10 22:57

文 |佘凯文

来源|智能相对论(aixdlun)

12月10日,“数字化转型世界论坛”召开。除了展示各行各业领先的数字化转型技术与解决方案,交流数字化转型成功经验与实践,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经济发展进程。大会上来自各个企业、行业的专业人士一致认为“在受疫情影响的2020,数字化转型正从‘必要’转变为‘必须’”。

关于如何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是本次大会讨论的焦点,而“企业工作场景在线化”被认为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座。基于此,大量“工作平台”开启了新的征程,目的是让“必须”更加顺理成章。比如“百度如流”今年以来的几次快速升级,就是为了使自己更加契合企业的数字化。

又例如,百度集团副总裁、百度集团首席信息官(CIO)李莹在论坛上发表的《智领工作方式变革 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演讲中指出,“在智能经济浪潮下,工作方式智能化变革是企业数字化升级的重要一步。”

然而,在企业数字化的大背景中,一场“企业工作场景在线化”领域的“暗战”也在悄然上演。

成为主角后,在线工作盼“升维”

没有意外,“后疫情时代”在线工作已经成为了常态化模式。

但其实,在线工作走到今天这一步并不容易,要知道一年前这种工作模式还是一种小众选择,直到疫情的爆发,企业才逐渐意识到“在线工作”有着起到改变企业的工作方式,引导企业优化内部管理、提升工作效率等诸多作用。

“归根到底,它创造了又一个“用科技提高效率”的典型场景。”这是资本对于在线工作的评价。

关于“企业工作场景在线化”市场的竞争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可以看见,这个赛道巨头林立,虽然还没有出现谁能真正一家独大,但也没有出现谁被谁干掉的局面,有分析人士认为“在线工作”市场将是一个巨头长期共存的市场。

微信图片_20201128221828.jpg

不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对于软件的要求越来越高,虽说玩家们将长期共存,但“优劣之分”也并不是不存在,像一些传统的在线工作软件其功能或者说能力大都停留在“疫情”前,并不再符合在大规模普及下市场所衍生的新需求。放眼“在线工作”市场的发展历程,在前期许多产品,所能提供的仅仅是传统“OA”功能,并不符合现阶段市场需求,像前不久saleforce277亿美元“天价”收购slack,其实就是看到市场发展方向,所采取的补齐自身能力的一种动作。

传统“OA”具体表现在灵活性和开放性不够,例如当用户需要逐渐深入后,都会因为自身工作内容的需求,对软件功能提出更好、乃至全新的需求,像对工作流的调整、业务集成、整合的二次开发需求等。

作为用户因为功能的缺失,常常需要厂商的介入,而这一过程往往难度大且周期长,严重影响着用户的使用体验,最主要的是传统OA软件不具备扩展性和集成性,无法实现与业务系统的集成整合。

此时,具备灵活性和开放性的平台型软件则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说白了就是市场对于在线工作软件的要求进入了新的“维度”。

面对市场需求的激增,百度、腾讯、阿里旗下的在线工作平台纷纷开启迭代更新,不断升级以满足用户使用需求。根据BAT等巨头玩家的动作可以看见,现阶段在线工作主要存在如企业连接方式、协同方式、创新需求上的痛点,也就是说谁能率先打破这些痛点,谁家的产品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维度”,而在市场竞争上也将进一步拉开距离。

如流“破壁”AI开道,人工智能会是“在线工作”的答案吗?

面对市场的“升维”需求,品牌方需要如何做?这是行业共同面对的问题。在经历几轮升级后,慢慢一批平台型软件也逐渐走入了视野,比如百度如流,依托百度强大的AI能力,定位“新一代智能工作平台”正是如流的答案。

1、AI赋能,让工作成为“流水线作业”

作为“新一代智能工作平台”,百度如流瞄准的正是企业在连接方式、协同方式、创新能力方面的痛点,企图以AI为连接点实现AI工作的“流水线”作业。

1606913143590959.png

与传统在线工作平台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通讯流”,如流一直都在围绕“快速入会”和“视频会议布局与体验”两方面进行大幅优化。像外部人员参会无需下载APP、无需注册登录,仅凭借浏览器就能实现视频会议;在会议进行中如流会议智能记录可录制完整会议语音,并在会后自动生成语音+文本的会议记录;会后则支持会议纪要任务同步待办事项等协作功能,助力提升团队协作效率。

其次是“工作流”,对协同办公全场景需求进行提升也是如流的重点,支持创建、管理项目和任务,追踪项目进度,所有项目文档可以集合到一处,便于知识沉淀与分享。并新增待办功能,帮助团队更好的实现工作进度管理,为项目成员提供更好地协作体验。

最后则是“知识流”,“知识流”既是“通讯流”和“工作流”的沉淀,也在反哺“通讯流”和“工作流”,在如流的体系中,用户使用过的文档、资料、数据都将汇聚到知识流,最终为企业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知识广场”,而当企业用户有相应需求时,又能从“广场”中随时调取相应的内容,或进行再加工,以此帮助企业形成从创造到流动到应用再到反馈的正循环,让不同工种的职员都能找到匹配的创新场景。

显然,如流正凭借AI能力,打通在线工作流水线上的每一个环节,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在线工作平台,探索智能流水工作的更多可能性。

2、“知识管理”,如流破壁的“杀手锏”

构建AI时代工作“流水线”之外,“知识管理”则是“如流”在“在线工作”领域的另一个突破口。

图片1.png

在各路玩家都将目光聚焦于软件“前台能力”之时,“如流”将关注点放到了软件生态覆盖上,像百度智能办公平台总监贺锋在新一代数字化企业分论坛提到“百度致力于建设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智能工作平台,通过线上化、智能化,提升效率、加速创新。”

“如流”对于“知识管理”的解释是,“知识全流程管理以及智能搜索、智能推荐等服务,将企业知识资源引入到日常沟通和协同工作中,全面满足企业知识管理需求,帮助企业沉淀知识,盘活智力资源。”

讲直白点就是如流在帮助用户提升于“内容管理、存储、分享”等环节的使用体验,当然在这些功能的覆盖、实现上,也少不了AI能力的应用,而正巧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语义理解、智能搜索等AI核心技术,正是沉浸AI多年的百度其专长所在,这也成为了“如流”的独有优势。

AI工作配合产品革新使“如流”站在了在线工作领域的顶端,“新一代智能工作平台”是如流的答案,而AI在未来也必将成为整个行业的答案。

当“AI工作”标准化,靠什么左右定局?

在百度如流的大肆推动下,AI的介入将进一步激活传统在线工作模式。那么,AI会是未来工作场景的唯一利器吗?看似“定局”,仍有很多“左右”的因素需要考量。

1、AI能力将贯穿在线工作的“点、线、面”

如果将整个工作体系“三维化”,企业员工就相当于里面的点,而企业则是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形成的将是面。

AI的介入需要作用到“点、线、面”所有内容上,否则将不够完美。还是以如流为例,“工作流”、“知识流”的体系就是直接作用在职员层面,让他们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通讯流”可以作为连接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工具存在,让消息智能聚合,实现高效的信息交换;再加上“知识管理”的后台能力,如流将AI作用到了日常工作的每一个基础环节。

显然,这种趋势在未来还将继续放大,且开始被其他主流平台沿袭,那么此时就需要比拼平台背后企业AI的技术能力。此时,如流的优势将获得进一步展现,毕竟百度的AI能力众所周知,加上百度今年又发布了AI中台和知识中台,必然使如流受到的AI加持更为直接。

图片2.png

例如在此次2020数字化转型世界论坛同期举办了“数字化转型世界奖”的评选活动,百度如流就摘得了“最佳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奖”。

2、“数字化”,看的还是“服务能力”

回到企业的“数字化”,经历技术能力的比拼,最终能留下来的企业其技术能力上或有差异,但大方向上不会出现天差地别,技术能力是前期市场争夺的要点,在“AI工作”成为底座的同时,所承载的还是产品的“服务能力”。

纵观整个市场,大部分玩家也在不停展示自身的“服务化能力”,像企业微信和钉钉就是在凭借提供多样化的入口服务来撬动市场,也有太多的产品因为无法提供相应的服务能力,注定只是走个过场。

图片3.png

在“服务能力”方面如流则给出了一条差异化路径,不同其他产品喜欢在大方向上做文章,例如提升产品整体的可使用性,针对某一场景进行开发,如流则更加“细节”,像上面提到的将AI能力嵌入到工作、通讯的每一个基础环节,通过打通“碎片化”的使用场景完成“全场景”的服务进击。

总而言之,在“AI能力”与“服务能力”的双重考验下,AI工作对市场又提出新的考验。

总结

之前有大佬评价金融行业“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看谁走的稳”,这句话其实能运用到其它许多领域,比如“在线工作”。

毕竟行业虽然在今年获得爆发,但整个市场显然不会是一个短期市场,与其想一口气吃成胖子,步步为营或许才是“企业工作场景在线化”的正确打开方式,正如百度如流最近的几次升级,在AI加持下,如流正慢慢重新定义企业工作平台,基于细节上的改变让整个在线工作成为“大气候”。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深挖智能这口井,同好添加vx:zhinengxiaoyan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

•AI产业新媒体;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TOP10;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16283.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智能相对论,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