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手机”竞赛进入第二轮,谁能率先胜出?
时间:2022-07-05 04:26:55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智能相对论 栏目:前沿 阅读:88
文 |佘凯文
来源|智能相对论(aixdlun)
从数年前开始到2019年,折叠屏手机快速地走过了从概念到研发再到上市的全过程,其速度之快,让人咂舌。
不过,在去年年初高密集的一轮曝光后,关于折叠屏手机的话题便开始“销声匿迹”,即便这阵子陆续又有一些新消息在爆出,但市场声量却远不及当初。
在折叠屏手机发布之初就有行业人士认为“是由于行业进入了恐惧型创新”的泥潭,对于其前景并不看好,距离华为、三星等品牌发布相关产品也过去了一年,那现如今折叠屏手机到底有市场吗?关于折叠屏的故事还会如何继续?
“折叠屏”卖得好,却见不着
2019年2月24日,华为在MWC上发布了可折叠手机Mate X,经历一连串推迟最终于2019年11月15日正式开售。
三星折叠屏的动作与华为几乎同步,其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于2019年2月发布,而正式登录国内市场的时间为2019年11月8日,比华为快了半步。
在产品发布之初,折叠屏手机的口碑“褒贬不一”。有支持的声音认为“折叠屏最终还是会火爆,因为手机的最重要体验来自于视觉感受!这是刚需。”“折叠屏必火,手机平板二合一,更加便携,等相关成本降下来后,是个不错的选择”。
也有许多来自品牌方的大佬不看好,例如时任OPPO副总裁沈义人就发文称“目前这个阶段看来,折叠后除了屏幕变大,和可以折叠一下,并没有带来用户体验上的巨大提升。”
联想董事长杨元庆更是表示,“现在发布的所有折叠屏手机,都没有超过3年前联想发布的概念,很多厂商依然在做PPT产品。”
时过境迁,在经历一年的市场考验后,折叠屏到底卖得怎样?关于折叠屏产品的销量,三星也好、华为也好大都“三缄其口”,最新的销量数据迟迟都未公布。不过,从网上的一些信息来看,折叠屏手机一直所谓“供不应求”,以今年年初品牌方公布的数据,华为MateX月售接近10万台,三星Galaxy Fold大约在月售15万台左右,如果按照这个销售趋势,两家的折叠屏手机销量都应该超过了百万台,且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相较二季度,2020年三季度折叠屏手机活跃设备数增长了116%。然而这也是用户的疑问所在,不少网友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从没有见过使用折叠手机的用户,“这数百万的折叠屏手机到底去哪了?”
当然,具体销量如何我们无法得知,但品牌方绝对有一杆秤,从品牌方的动作来看,每家都在酝酿发布第二代,折叠屏似乎真的“有搞头”?
在第二代产品的竞速上,这一次三星走在了前面,8月5日Galaxy Z Fold2正式发布;紧随其后的是柔宇,9月flexpai2开售,价格依旧压在了万元以内;最近华为一款新机入网的消息被迅速转载,外界纷纷猜测这将是华为折叠屏的第二代Mate X2。但相比一代机所掀起的热潮,这些二代产品则显得“低调”得多。
也不乏一些新玩家同样将目光聚焦在了折叠屏领域,像此前表示“放弃折叠手机”的小米,最近又有关于MIX折叠屏手机专利消息传出;OPPO在未来科技大会上,发布的OPPO X 2021卷轴屏概念机也获得广泛讨论;而苹果的消息更是重磅,苹果已经要求合作伙伴开始送测相应的零部件,而这些将最终交由富士康整合,最终做出折叠屏iPhone的测试机。
看起来,作为手机品牌似乎是清一色看好折叠屏未来,当然到底是真看好,还是秀肌肉,我们无从判断,但折叠屏领域的你追我赶,总有些“赶鸭子上架”的味道,最终是“市场博弈”还是“技术博弈”还需要市场检验。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虽然现阶段折叠屏对于手机品牌的价值还未体现,但也有企业通过“折叠屏”取得收获。
柔宇冲击IPO,“折叠屏”功不可没
折叠屏最终成就的不是手机品牌而是供应商,这多少有些意料之外,但或许也是情理之中。
柔宇科技可以说就是现阶段“折叠屏”生态中最受益的玩家之一,在经历赴美上市、落子A股等一系列操作与传言后,近日又有最新消息传出,柔宇科技正寻求在科创板上市,筹资最高120亿元,并计划最快12月提交上市申请,届时公司估值可能会上升至80亿美元以上,高于去年一轮私募融资中的估值水平。
柔宇科技主营业务为生产柔性显示屏,以及折叠屏手机。没错,市场第一台折叠屏手机就是柔宇于2018年发布FlexPai(柔派),相比三星、华为早了近一年。长期以来柔宇科技都将自己定位为柔性面板领域的颠覆者,但在市场看来柔宇颠覆的或许只是“价格”。
“价格屠夫”这是不少媒体给柔宇戴上的帽子,从第一代折叠屏手机来看,定价8999元相比华为价格少了近半,比三星的也便宜了4千多元;二代产品,柔宇定价为9988元,与三星的二代Galaxy Fold2 16999的价格相比,也有7000元的差价。
但超低的售价似乎也并未让柔宇在折叠屏领域建立起绝对优势,此前就有媒体将柔宇在双十一期间的销量做了对比,“在天猫柔宇数码旗舰店,FlexPai2仅有93人付款,在苏宁易购上,FlexPai2的用户评价只有1单,拼多多方面,在仅有的几家非官方渠道中,销量最高的FlexPai一代,拼单成功的也只有92件。在数据上比较好看的,只有手机发售前京东旗舰店的预约量达到了5万多人,但从柔宇京东旗舰店的销量上来看,其新一代产品FlexPai2的评价不过在1000左右。”所谓“销量第一的折叠屏手机”被无情嘲笑为“自嗨”,柔宇徒留尴尬。
通过“智能相对论”进一步核实,这个数据或许体现得不太完整,比如在淘宝柔宇官方旗舰店的订购量并未纳入其中,再加上柔宇官网及线下门店的销量,柔宇折叠屏手机销量还将有一定提升。另外,评价数量可能也代表不了产品销量,但是1000左右的评论是个什么水平,“智能相对论”查询了另外一些机型,如在旗舰店中分别售价688的金立K9、售价1199的酷派酷玩10等等评价都在1000左右,所以虽然没有具体销量,但实际情况大家大概能想象。
无论如何,或许折叠屏手机给柔宇带去的只是“营销价值”,作为支撑其上市后的故事,能不能被投资者持续看好,这也许会是一个问题。
当然柔宇上市押注的也不是只有手机,柔性屏的应用开始深入到智能移动终端、智能交通、文娱传媒、运动时尚、智能家居和办公教育等诸多领域,最近柔宇就宣布与中国电信携手建立“中国电信·柔宇科技融合创新实验室”,旨在打造更多智能移动终端产品及解决方案。另外还与已经和空客、LV、丰田汽车、格力家电、泸州老窖等国内外500多家不同行业企业进行了合作。
但结合之前B端市场柔宇的“投入产出”来看,这些领域将给其带去多大的价值提升,也还待验证,因为从柔性OLED的应用统计数据分析,最大市场还是手机。
例如,在会议铭牌方面,这两年柔宇已经协助包括泸州老窖、2020中小企业数字经济全球论坛、中关村论坛等企业和大会制作柔性屏铭牌,但往往“几十套”的数量充其量也就只能当成一次营销;又例如在2018年柔宇就传出了牵手空客的消息,然而至今也没有新的消息爆出,可见进展并非一帆风顺。
“B端与C端将齐头并进,它们都是公司重要的战略”这是柔宇一开始的设想,现实却是C端市场撬不动、B端市场待验证,柔宇的故事不好写了。
折叠屏还在被继续验证
回到折叠屏手机上,柔宇所面对的困难也绝不是他一个人的困难,即便是一年后,折叠屏的问题还是那些。
首先,折叠屏手机不管如何推陈出新,配置换代还是没有改变“手机使用形态”,这是源于内容生态的缺失,一年前专门针对折叠屏的内容生态是“0”,一年后几乎还是“0”,即便如华为所发布的“平行视界”、“智慧分屏”等软件应用层面创新,在普通智能手机上都能看到影子,无非就是更加智能的分屏。那些说什么屏幕更大、视觉效果更佳的,影视内容都在契合折叠屏的,要知道那并不是专门针对折叠屏的改变,PAD也能适用。
其次,就是价格。在柔宇科技CEO刘自鸿看来“产品价格太高会阻碍行业发展,折叠屏手机价格降到5000至6000元这个价格区间,是大势所趋。”但这显然不是现在,一年时间折叠屏手机的价格不但没有下降,二代机还都出现了一定涨幅,包括柔宇。这表明即便行业有心,但短时间内产品价格依旧会成为压死消费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后,关于折叠屏手机到底是不是品牌方的“自嗨”?只能说或许折叠屏有未来,但可能不会属于每一家,就像现在智能手机市场一样,每一家的产品看似大同小异,但其实各司其职,自觉地保持在不同的价格区间,当然不是没有想突破的,但至少就结果而言“有目共睹”。
“折叠屏”最终将考验品牌的“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像在“折叠屏”战事刚兴时,如小米、苹果等玩家不是没有想过入场,但在华为等品牌选择京东方后,小米追寻苹果的步伐,投入了LG的怀抱,结果就是华为的第二代产品呼之欲出,小米的MIXAlpha则是宣告“难度太大,已经放弃”,至于苹果也是一直处于概念阶段。
现在为什么小米、苹果又有了折叠屏的新消息?与他们改换门庭有着绕不开的关系,小米最终还是选择了国内的维信诺,而苹果的折叠屏则换成了三星提供,可见“供应链”的重要性,不仅能“拉”也能“拖”。
另外,决定市场归属的要素还包括决心、能力、投入、技术水平等等方面,因为就现在而言“折叠屏”依旧是“新物件”,市场接受程度远没打开,企业能不能坚持到市场走向开放的时候,或者技术能不能跟上其它品牌的进度,这些都将会影响最终归属。
总之,折叠屏的故事是还在继续,但接下来多少企业能说好这个故事,就不是一次“营销”能够决定的了,至于谁能率先胜出?智能相对论认为,最终决定权还将回到“价格”。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深挖智能这口井,同好添加vx:zhinengxiaoyan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
•AI产业新媒体;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TOP10;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16308.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智能相对论,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