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百科 > 洪涝水灾医疗急救 专家给出12个建议

洪涝水灾医疗急救 专家给出12个建议

时间:2022-07-05 23:47:11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人民网科普 栏目:百科 阅读:15

最近,我国多地出现暴雨天气,洪涝灾害频发。洪涝灾害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而且会带来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做好洪涝水灾医疗急救是当前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卫生应急学专业委员会岳茂兴就洪涝水灾的特点、水灾过后有可能引起多种疾病、洪涝水灾现场急救、有关注意事项等作一一介绍。

岳茂兴介绍,暴雨洪涝造成的直接伤害有溺水,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现场急救。不能简单地就把患者转送,以免丧失宝贵的抢救时机。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现场急救应由目击者实施,并一直持续到专业急救人员到来。同时,水灾过后有可能引起多种疾病,如饮食中毒、疟疾、肠道传染病、皮炎、钩体病、寄生虫病等。洪水退后医疗急救的主要任务是卫生防疫及防治传染病,不需要投入太多的外科急救资源。

针对洪涝水灾现场急救注意事项,岳茂兴给出如下建议:

1、做好有序撤退,自救互救,减少伤亡

一旦发生洪灾,形势十分紧急,医务卫生人员应根据当地政府的安排立即组织居民有序撤退,把灾民尽快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安全区,劝告灾民不要为了死守家产而白送性命,只有保住性命才能重建新的家园;要及时救捞落水难民,因为落水者的性命危在旦夕。有条件者,要对伤病员进行力所能及的救治。

2、首先要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以便救灾防病指挥中心果断确做出有效指挥

重点做好饮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消毒、杀虫灭鼠工作,预防控制各类传染病,尤其是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病毒性腹泻、甲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虫媒病毒病、钩端螺旋体病、疟疾、血吸虫病、鼠疫、炭疽及其他可用疫苗预防的疾病。此外,预防控制浸渍性皮炎对保护抗洪战斗力也有重要意义。

3、及时做好食品、饮水卫生监督工作,开辟新的安全水源:彻底消毒饮水、食物,防止食源性疾病及肠道传染病。

4、做好粪便、垃圾卫生管理:妥善处理动物尸体,消除蚊蝇,维护环境卫生,防止疾病。

5、对高危人群(老弱病幼),给予营养支持:对外来人员,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或预防给药,预防传染病和血吸虫病的暴发与流行。

6、改善生活条件,解决衣食住、御寒保暖等问题:提高抗洪大军和灾民的体质与御病能力,确保抗洪战斗力,搞好救灾防病工作。

7、用最安全、快捷的方法将救捞落水难民救至舰船上。

8、缓慢接近目标:发现落水难民后,担任援救的舰船应备小艇和各种捞救器材,缓慢接近目标。

9、直接进行捞救:应用有效的捞救器材直接进行捞救。将落水难民移上担架,迅速由医疗救护人员对伤情进行初步检查、会诊确认。

10、如果发现落水难民发生淹溺伤情,应立刻作俯卧人工呼吸,至少连续15min,不可间断,同时由别人解开衣扣,检查呼吸、心跳情况,取出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

11、有呼吸、心跳者可先倒水:救起的发生淹溺的航天员后,若尚有呼吸、心跳,可先倒水,动作要敏捷,切勿因此延误其它抢救措施。

12、具体施救方法:

(1)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淹溺的难民的腹部置于救护者屈膝的大腿上、将头部下垂,然后用手按压背部使呼吸道及消化道内的水倒排出来。

(2)抱住淹溺的难民两腿,腹部放救护者的肩上并快步走动;

(3)如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胸外心脏按压术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量要偏大,吹气频率为14—16次/分。要坚持较长的时间,切不可轻易放弃。

(4)若有条件必要时作气管内插管,吸出水分并作正压人工呼吸;如果发生昏迷,可针刺人中、涌泉、内关、关元等穴,强刺激留针5~10min;

(5)呼吸、心跳恢复后,人工呼吸节律可与航天员呼吸一致,给予辅助,待自动呼吸完全恢复后可停止人工呼吸,同时用干毛巾向心按摩四肢及躯干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

(6)有外伤时应对症处理,如包扎、止血、固定等;苏醒后可继续治疗,防治溺水后并发症。

岳茂兴指出,在现场急救时,1、不要因倒水而影响其他抢救;2、要防止急性肾功衰竭和继发感染;3、注意是否合并肺气压伤和减压病;4、不要遗漏任何伤情,应有专人观察、监护;5、要动作迅速,有条不紊,注意伤情的变化;6、室温和体温的测量应准确,禁用高温局部烘烤;7、不要过量补液;8、不要轻易放弃抢救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22798.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人民网科普,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