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百科 > 听歌“上瘾”是耳虫在“作怪”

听歌“上瘾”是耳虫在“作怪”

时间:2022-07-05 23:52:43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新华科普-科学原理一点通 栏目:百科 阅读:15

听歌也会“上瘾”!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当你单曲循环一首歌很长时间,会发现关掉音响后,这首歌的旋律还是会回旋在脑海中,甚至跟随你一天。

其实,这是耳虫现象。“耳虫”(earworm)是从德文Ohrwurm直译过来的。这个词把 “爬进”脑中的音乐形象地比喻成一只虫。而有研究者也把“耳虫”引起的这种感觉叫“认知瘙痒”,让人忍不住想去“挠”(回想)它。

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这种脑子里满是一首歌的旋律,在脑中不断重复,嘴里不由自主地哼出来。根据国际音乐理解与认知大会的数据,91%的人每星期都会至少有一次的“耳虫上脑”经历,其中又有四分之一的人每天都有,每次时间一般会持续八秒钟。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乐曲都会是这样,决定一首乐曲“洗脑指数”的关键因素是它的结构,也可以理解为人们所说的“上口”的乐曲。不可否认,那些简单、重复的曲调更容易被大众传播,多听几遍就能哼唱起来。瑞士卢塞恩大学应用科学与艺术系的研究人员就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分析了50多首流行歌曲,被不同人提到三次以上的曲调被认定为“耳虫”。结果发现,耳虫曲调中的音符节拍通常较长、音程较小,意思就是说拥有这两个特点的乐曲难度低,一般人都容易对这种曲调熟悉。研究还发现,人在疲惫、压力大或是愣神儿的时候容易脑子里唱歌,平日比较神经质、有轻度强迫症的人更容易耳虫上脑,持续时间也更长。

当脑中反复出现的歌曲或旋律不合时宜时,人们会觉得这首歌曲就像病毒一样侵袭着耳朵,让人感到更烦躁的是,越想摆脱它,旋律好像反而响得越欢了。对于这种现象,正是顺应了心理学上的“自我控制的逆效应”,你越注意到它,它给人心理带来的厌烦越严重。还有人甚至觉得自己患上了“强迫症”,其实这种想法也是过分担心,“耳虫”是一种生理学现象,这种现象是正常还是病态,取决于它会不会影响我们正常生活。

想要摆脱“耳虫”的困扰该怎么办呢?有两个方法不妨尝试一下。第一是放任其消失。当“耳虫”出现的时候,不听不理会,适度远离,与其抓狂不如任其自然慢慢消失。第二个方法是转移注意力,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数学题,或者思考一些简单问题,占领大脑空间。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反复听整首耳虫歌,因为耳虫的旋律一般都只是音乐中的一小段,听整首乐曲反而会减轻耳虫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23184.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新华科普-科学原理一点通,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