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百科 > 女子景区被蚂蚁“叮咬”心脏骤停,火蚁毒液有多毒?如何预防?

女子景区被蚂蚁“叮咬”心脏骤停,火蚁毒液有多毒?如何预防?

时间:2022-07-05 23:56:48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腾讯科普 栏目:百科 阅读:15

流传说法: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女子在景区被红火蚁叮咬,心脏骤停。火蚁是一种有攻击性的有毒蚂蚁,被毒针蜇刺后,可以引起局部和全身病症。

较真要点:

火蚁是一种有攻击性的有毒蚂蚁,其毒液中有毒的蛋白质会导致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如瘙痒、水肿等。严重的全身过敏反应可以造成患者快速窒息或休克死亡。发现被火蚁螫刺,应立即将其拍死。

查证者:奥利宝丨创伤与急诊医学顾问

图片

近日,“女子景区停车场被红火蚁叮咬,心脏骤停”的新闻上了热搜。十一假期出游的人不在少数,被小小蚂蚁“叮咬”导致心脏骤停可着实吓人一跳。

报道中提到的“火蚁” (fire ant) 不同于我们常见的黑色蚂蚁,而是一种有攻击性的有毒蚂蚁。它们稍受激惹即会螫刺人类或其它动物——说“叮咬”也并不准确,它是用尾部的毒针蜇刺人的,其毒液可以引起局部和全身病症。

一、火蚁毒素中含有毒蛋白,螫刺事件时有发生

火蚁最早生活于南美,后来入侵了中国大陆、美国、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等地。入侵性红火蚁 (red imported fire ant, RIFA, 拉丁名 Solenopsis Invicta,俗称红火蚁) 是火蚁属 (Solenopsis) 在中国大陆的主要入侵物种,根据《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行政区名录(2016)》,红火蚁在我国的分布地区包括浙江、福建、江西等11个省市的281个县(区、市)。

火蚁毒液主要由生物碱 (>95%) 和少许蛋白质 (<1%) 构成。有毒的蛋白质会导致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生物碱则可造成无菌性脓疱的形成。在所有蚂蚁物种中,仅71%为螫刺性物种;非螫刺性物种的毒液通常不含蛋白质,以甲酸 (蚁酸) 和生物碱为主要成分。

研究显示,1只红火蚁工蚁每次螫刺注入的毒液量约为0.66nl,包含生物碱0.56μg和蛋白质10-100ng。火蚁毒液的蛋白质含量具有季节性变化的特征,夏季时蛋白质水平比其他时候都高。

在红火蚁疫情严重的美国德克萨斯州,有报告显示,107名未曾被火蚁螯伤者中,有51%在抵达疫区3周内就被螫伤。与健康成人相比,儿童和行动不便或活动能力下降的成人更常被刺伤。一旦正在觅食的火蚁接触到潜在的受害者,或巢穴遭到扰动,就可能触发螫刺事件。火蚁会攻击遇到的任何动物,包括人类、家宠、家畜和野生动物。

螫刺通常发生在夏季,一般发生在下肢。冬季期间的症状相对轻微,如前文所提到的,这可能与火蚁毒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变化相关。

火蚁大规模攻击事件也曾发生,即成千上百只火蚁攻击人类,可以发生在室外或室内。受害者常是不能抵御攻击的日常活动能力严重受损患者或非常年幼者。例如,美国曾有1名3月龄婴儿在家中被大量火蚁螫刺后死亡。

二、被火蚁螫刺造成的局部反应通常为自限性,但严重亦可致死

在螫刺时,火蚁会使用上颚钳住皮肤,弓起身体,用螫针向受害者注入毒液。火蚁释放的毒素可以造成多种类型的伤害,从轻微的、可以自行痊愈的局部反应,到严重的局部反应,以及可以快速致死的全身性过敏反应不等。

大多数情况下火蚁毒液仅造成局部反应,以最初的刺痛和随后的瘙痒为主要表现。毒液中的生物碱会引起无菌性脓疱,可持续一周或更长时间。

被螫刺后,大约有0.6%~16%的人会发生全身性过敏反应 (Anaphylaxis),这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如果未经治疗,很可能危及生命。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瘙痒、水肿、呼吸困难、低血压或休克表现等严重症状,一些患者会死亡。要特别注意的是,火蚁很可能会进行反复螫刺,造成更严重的损伤。如果发现被火蚁螫刺,应立即将其拍死。

火蚁毒液造成的局部反应,通常是自限性的。可以局部冷敷、口服抗组胺药 (抗过敏药)、使用外用药物 (非处方类外用类固醇激素、氧化锌、炉甘石洗剂等) 来缓解症状。由于毒素天然具有抗菌特性,这些脓疱一般不会感染,但应避免挠破。

情形严重的,可以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口服激素或局部外用激素控制反应、缓解不适。尽管大多数患者不需要就医,但如果患处严重肿胀、影响肢体血液供应 (脉搏消失、肢体变色、无感觉等) 或出现其它异样,应前往医疗机构求诊。

对于被火蚁螫刺后出现的全身过敏反应,应立即呼叫急救医疗服务 (120) 或前往最近的急诊室。全身过敏反应可以造成患者快速窒息或休克死亡。

三、现有的驱虫剂无预防作用,野外活动需谨慎

如果某地区首次出现火蚁,可以联系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专业的害虫防控公司以获得专业支持。如果专业人员可以提供帮助,在日后可以根据建议使用农药杀灭火蚁。

如果身处火蚁疫区,家中有行动不便的人或儿童,应特别注意火蚁室内入侵的风险。如果需要在野外进行活动,应该穿系带鞋、长裤,不要穿凉鞋。在丛林或土壤区域工作时,要穿戴手套和长袖。另外,现有的驱蚊剂或驱虫剂不能起到有效预防作用。

本文编辑:ambergchen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23398.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腾讯科普,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