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是热带动物的天堂
时间:2022-07-06 00:17:15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青海藏文科技报社 栏目:百科 阅读:17
来自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单位的团队研究发现,现今分布于热带地区的印度野牛和苏门答腊犀,在距今约5200年前生活在青藏高原东北部。这一研究成果已刊发在近期的《美国科学院院刊》杂志上。
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热带动物北迁数千公里?为何此它们之后又消失不见了呢?这一切,还要从青藏高原的畜牧传统说起。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拥有4000年畜牧传统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拥有全球最集中、最大的高寒草场,为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天然条件。畜牧业是现今青藏高原的支柱产业,牦牛和藏羊则是高寒牧场最重要的家畜。辽阔的草场像巨幅的毛毯,成千上万的牦牛和藏羊点缀其上,有如大把撒落的黑色和白色的珍珠。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形成独特而美丽的天然画卷。
图片来源:新浪
青藏高原的畜牧传统至少可追溯至距今约2000年前。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生活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的羌人“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东汉永元九年(公元97年),烧当羌部落首领迷唐联合其它羌人部落进犯陇西郡,后与汉军队在高山大战,汉军“斩虏千余人,得牛马羊万余头”,显示牛、羊和马为彼时羌人牧养的主要家畜。
图片来源:知乎
热衷于狩猎的山那树扎农业聚落
位于甘肃省岷县的山那树扎遗址就是这样的一个农业聚落。根据植物大化石鉴定结果,该遗址出土的粟黍占植物遗存总数的80%以上。动物骨骼形态鉴定结果则显示,野生动物骨骼数量占比高达约76%,家养动物(猪和狗)骨骼占比仅为约24%。这显示山那树扎遗址先民获得食物资源的主要方式是粟黍种植和狩猎活动,而家畜饲养仅为辅助的生产方式。
此外,通过对山那树扎遗址出土的2个犀科动物骨骼线粒体DNA分析,发现它们是苏门答腊犀的遗存。这种动物现今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
山那树扎农业聚落复原图 图片来源:中科院
热带野生动物为何出现在青藏高原
研究人员通过梳理已有的动物考古和古气候研究结果,发现在新石器晚期,苏门答腊犀还出现在甘肃秦安大地湾和河南淅川下王岗等位于中国北方的遗址,而这段时期正是这里温度高、降水多的时期。山那树扎遗址出土牛骨直接测年结果在距今5200年前左右,而研究显示山那树扎遗址那时的夏季温度可能比现在高2℃左右。
这暗示较高的夏季温度很可能促使印度野牛和苏门答腊犀向北迁徙至青藏高原东北部,而较高的温度和降水可能导致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优越,野生动物的生物多样性丰富,进而使其成为东亚最后的狩猎场之一。
图片来源:中科院
不过,在距今5000年之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遗址中,却并没有发现印度野牛和苏门答腊犀的踪迹。古环境研究显示,一方面,距今5000-4000年前这里出现了气候冷干事件,森林植被也明显退化,导致该地区不适于对低温敏感的野生动物(尤其是印度野牛和苏门答腊犀)生存。另一方面,此时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人类定居强度逐渐增强,家畜羊、黄牛和牦牛开始成为最主要的动物资源,牧业取代狩猎成为人类获取肉食资源的主导方式。因此,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叠加影响下,此后印度野牛和苏门答腊犀再未出现在这一地区。
图片来源:中科院
然而,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叠加影响下,印度野牛和苏门答腊犀再未出现在这一地区。这项研究为人们认识野生动物地理分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思考在全球气候快速变化背景下人类如何与自然界和谐共处提供了一个动态的观察视角。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25299.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青海藏文科技报社,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