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百科 > 一文带你看世界各地的“松茸”

一文带你看世界各地的“松茸”

时间:2022-07-06 00:50:54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中国科普博览 栏目:百科 阅读:19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饶固(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近几年,关于捕捉、误采国家保护动植物的新闻时有发生。“刑”不“刑”、有“判”头、很“牢”靠……国家保护物种种类繁多,不该采的可不能采,不该抓的可不能抓。

哪些物种不能随便动?有人甚至给出了“长得越丑,判得越久”的结论,让人啼笑皆非。

其实,在国家保护物种里,还有一类是特别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它们就是“蘑菇”。

被国家重点保护的4种蘑菇

要想要知道一种物种是否濒危,可以查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简称《IUCN红色名录》)。

《IUCN红色名录》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世界上关于动物、真菌和植物物种全球保护状况最全面的信息来源。

该名录将物种分为9类:未评估(NE)、数据缺乏(DD)、最不受关注(LC)、近危(NT)、易危(VU)、濒危(EN)、极危(CR)、野外灭绝(EW)和灭绝(EX)。

值得注意的是,《IUCN红色名录》是对全球物种进行的评估,有时候并不能很好地反应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物种濒危情况。

例如,在中国较为常见的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IUCN红色名录》中却只记录了其在我国西南和东北寥寥几个地区存在分布。

因此,要了解咱们中国本地的植物、蓝藻和真菌的濒危保护情况,还得查询我们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才行。

1999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以下简称《名录》)正式发布,里面包含了植物、蓝藻和真菌三个大类的超过270个物种,由于一些科、属内的所有物种均为保护物种,所以没有精确到具体个数。

在真菌这一类里,仅有两个物种被收入其中,而且它俩的名号可是耳熟能详!

其一是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一种生长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真菌。另一种是松茸,学名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二者均为二级保护。

著名的虫生真菌——冬虫夏草 (图片来源:wikipedia)

2021年,《名录》经过修订,新增了两个蘑菇物种,一个是内蒙古和新疆草原上著名的野生菌蒙古白丽蘑Leucocalocybe mongolica,另一个则是近些年才被发现的重要国际贸易真菌中华夏块菌Tuber sinoaestivum。

这两种蘑菇均为中国所特有,由于目前无法人工栽培,且自然分布越来越稀少,具有重要价值。至此,一共有4种蘑菇入选新版《名录》,评级均为二级。

而在《IUCN红色名录》中,松茸和冬虫夏草均为易危(VU),但蒙古白丽蘑、中华夏块菌未被收录。

其实,每一种受保护的蘑菇身上都承载着许多人类历史和生活文化,今天重点和大家聊聊世界各地“松茸”的“菇事”。

松茸 (图片来源:wikipedia)

松茸,来源于中国的名字

松茸的学名是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 ,可以说是口蘑属中最为有名的一种珍稀食用菌。

松茸 (图片来源:iwemm10)

虽然松茸在日本很受欢迎,但“松茸”一名却源自中国。

宋哲宗元祐年间唐慎微的著作《经史证类备急本草》(1082-1094)中就有“松蕈”的记载(汉字中的“茸”即为“蕈”),因生松树下,菌蕾如鹿茸而得名。

而后在陈仁玉的《菌谱》(1245)以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中,也出现过“松蕈”一词。

图片来源:《菌谱》1991年版封面

日本的一些著作,例如兼好法师《徒然草》、土居清良《清良记》、野存必大《本朝食鉴》等,均使用了“松茸”一名,也认为《菌谱》中所指的松蕈即为日本的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Matsu,意为“松”;-take,意为“蕈”)。

松茸很珍贵,其中一个原因是松茸稀有。它们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需要与松树形成菌根菌才能生长,也就是说,它们需要依靠松树的根生存。

在我国,松茸主要分布于西南的横断山区和东北的长白山区,被认为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大约50年左右的松树林里。

这种林子要空旷,地面不能有太多凋零物和植物。而面朝西南方向,最有可能发现松茸。

松茸(图片来源:iwemm10)

松茸的大家庭

松茸(松口蘑)是口蘑属庞大家族中的一员,这个属的物种散布于世界各地,仅在中国就有近100个种。

虽然分布广泛,但不少口蘑却十分宝贵,有的甚至比松茸还要濒危,接下来就一起认识认识这些金贵的蘑菇吧。

世界“松茸”主要分布地 (图片来源:蘑菇志)

“青冈树下的”松茸——青冈松口蘑Tricholoma zangii

在我国西南地区非常有名的一种蘑菇——青冈菌,狭义的青冈菌指的就是青冈松口蘑Tricholoma zangii,这种蘑菇喜欢生长在槲栎树(当地人称这种树为“青冈”)下,“青冈菌”一名由此而来。

青冈松口蘑 (图片来源:卯晓岚著《中国大型真菌》)

青冈松口蘑是我国著名真菌学家藏穆先生于1990年在四川、云南和西藏东部一带发现的,又被称为青冈蕈、栎松茸、喜栎白蘑、喜栎口蘑、栎蕈等。

最初的拉丁学名是Tricholoma quercicola,后来发现这个名字是穆里尔(Murrill,下文中“米氏口蘑”的发现者)在 1949 年描述的一个北美物种的同音异义词,于是在2003年,我国学者赋予了它新的种加词zangii,用了藏穆先生的姓来命名。

青冈松口蘑为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种,生于横断山区和东喜马拉雅海拔2800-4000米的高山栎林中,常成群地出现,产量大,多和松茸一起出口日本。

国内有关青冈松口蘑形态描述的文献较为久远,据说气味与松茸相似,生吃则有股清香感,常常生长在栎树林中,这是它是与松茸相区分的一个重要特征。

“傻傻的”松茸——假松口蘑Tricholoma bakamatsutake

中文学名“假松口蘑”,又称傻松茸、栎松口蘑、花腿松茸,在川西一带常和青冈松口蘑Tricholoma zangii一起统称为青冈菌。

细心的朋友已经发现了,假松口蘑和松茸的拉丁学名非常相似,仅在种加词前面加上了“baka-”,意为愚蠢、傻瓜。Baka是日本的一个单词,动漫和漫画迷们常用它开玩笑,用来打趣一个人很傻很笨。它的来源有许多说法,其中有一种很有意思:Baka被认为是“马鹿”之意,源自中国秦朝末年宰相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

在我国,“指鹿为马”这个成语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传到日本之后又演化出了傻瓜、白痴的意思。

假松茸 (图片来源:iwemm10)

假松口蘑是真菌学家本乡(Tsuguo Hongo)1974年于日本发现的,目前在中国、韩国和新几内亚都有分布。

从地域来看,假松口蘑在我国存在两个分布中心,最为丰富的是以云贵川为代表的西南地区,其次在东北地区也存在少量分布。

每年7-10月份,一般海拔2000米以下的壳斗科(栎属Quercus spp.、锥栗属Castanopsis spp.等)树林中,假松口蘑从泥土里悄悄冒出头来,黄黄的脑袋和菌柄与松茸可谓是非常相似,但假松口蘑个体一般较松茸小,颜色也要更深些,菌盖通常带有明显的块状花纹,菌柄的鳞片明显且常翘起,还没有松茸那种刺激性气味,再加上生长环境不一样,也可以轻松与松茸辨别开来。

“板栗色的”松茸——栗褐松口蘑Tricholoma fulvocastaneum

栗褐松口蘑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和西南地区、日本、老挝以及韩国,已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由于形态和松茸非常相似,以往曾被当作松茸出口日本,结果人们发现这个蘑菇味道虽然不如松茸那么强烈,但似乎也能接受,一时间名声大噪。

栗褐松口蘑 (图片来源:iucn)

栗褐松口蘑,也被称为红褐口蘑、黄褐口蘑、栗褐口蘑、黄褐松口蘑等,中文学名比较混乱,表达的意思是大致相同的,指的是这个蘑菇菌盖颜色呈现黄褐色调,种加词fulvocastaneum由两部分组成,“fulvo-(黄褐色)”和“castaneum(栗色)”,“褐”表示为更深的黄色,加上了“松”字则强调了它和松茸形态的相似性,这里采用了“栗褐松口蘑”这个中文学名。

这个蘑菇不同于松茸那样,喜欢生长在松树林中,它主要与阔叶树栲属Castanopsis spp.和栎属Quercus spp.的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常常群生。

和松茸不同,栗褐松口蘑拥有着黄褐色的菌盖、尖尖的菌柄基部,而且气味偏淡。

“气味独特的”白松茸——美洲口蘑Tricholoma magnivelare

亚洲的松茸是Tricholoma matsutake,而美洲的松茸被称为是Tricholoma magnivelare,广泛分布于北美洲的东部。

同松茸一样,它们也是一种生长在松树林中的蘑菇,但却接近全白色,所以也被称为“白松茸”。

美洲口蘑 (图片来源:wikipedia)

幼时,美洲口蘑是白色的,菌褶同松茸一样,被一层膜所包裹。随着菇体的逐渐长大,这层膜会塌陷,在菌柄上形成菌环,这时曾经“肤若凝脂”的美洲松茸也会带上了不少棕褐色的斑块。

未开伞的美洲口蘑被认为是品质最好的食材,因为更耐运输,而且菌褶干净,不会沾有沙子。

美洲口蘑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气味。1986年的出版物《蘑菇揭秘》的作者大卫·阿罗拉 (David Arora)将其描述为辣椒和汗袜混合的辛辣气味,这“有味道”的形容不禁让我想起了螺蛳粉,简称“又辣又臭”。

不过啊,据说在煮熟之后,美洲口蘑的这种气味会消散,因此,在北美这种蘑菇还是非常受欢迎的,毕竟谁会放过体型这么大、肉质感这么强、分布这么广泛、还和松茸沾亲带故的蘑菇呢?

“美洲西部的”白松茸——米氏口蘑(新拟)Tricholoma murrillianum

米氏口蘑,美洲口蘑三剑客之二,在中国并没有分布,以前一直被认为是上面提到的美洲口蘑Tricholoma magnivelare。

而后来研究发现,美洲口蘑只分布于美洲东部,真正在美洲西部地区分布的是这个米氏口蘑才对。尽管形态上非常相似,但确实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这个于1912年发现的蘑菇物种,最开始被划到了蜜环菌属Armillaria。1942年,德国著名真菌学家辛格(Rolf Singer)将其挪到了口蘑属Tricholoma,并以最初发现人的姓Murrill作为这个蘑菇的种加词。

这种口蘑属肉质感很强,菌褶通常弯生,为菌根真菌,意味着它们只能长在土里与其他树木共生;蜜环菌相对来说肉质感没那么强,有时菌柄上带有黄色的菌环,常扎堆地生长在木头上。

以现在人们对口蘑属和蜜环菌属的认识,一般不会弄混这两个属的物种。

米氏口蘑 (图片来源:wikipedia)

米氏口蘑也是一种生长在针叶林中的蘑菇,同样具有刺激性的气味,形态上与美洲口蘑非常相似,即使是专业人员也不敢说能分得清楚。

最新的研究结果指出,美洲口蘑相对于米氏口蘑来说,其菌盖的颜色更深,盖面的鳞片更加一致。

虽然形态差异特征非常细微,比较牵强,但也聊胜于无吧。

“墨西哥特产”松茸——中美洲口蘑(新拟)Tricholoma mesoamericanum

美洲口蘑三剑客之三,中美洲口蘑Tricholoma mesoamericanum,种加词mesoamericanum来自英文mesoamerica,意为“中美洲”。

2017年,这种口蘑是在墨西哥被发现,同米氏口蘑一样,以往也曾被误认为是美洲口蘑Tricholoma magnivelare。

这种口蘑在中国没有分布,目前仅分布于墨西哥亚热带和温带松树林中,为墨西哥特有种。

由于和松茸比较相似,从1989年开始,中美洲口蘑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真菌出口日本,而未开伞的高品质中美洲口蘑甚至能在日本市场上卖到500美元一公斤。

在2017年-2020年,IUCN评估了中美洲口蘑的数量,认为其物种数在30年内减少了50%,评级为濒危(EN),目前还未正式公布,真是“贪吃”惹的祸呀。

中美洲口蘑 (图片来源:iucn)

研究人员指出,中美洲口蘑随着年龄增长,会慢慢呈现棕色,可以用来区别美洲口蘑和米氏口蘑,但如此细微的区别在现实中几乎是无法应用的。

尽管不太可靠,但地理位置应该是目前最好区分这三种“美洲松茸”的方法,美洲口蘑分布于美洲东部,米氏口蘑分布于美洲西部,而中美洲口蘑占据美洲中部地区。

通过基因分析,这些极为相似的蘑菇的确是不同的物种,但在形态上,又很难去区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系统发育学种”,遇到这类蘑菇,也不用怪自己“脸盲”了。

“飘着焦油味儿的”松茸——雪松口蘑(暂拟)Tricholoma anatolicum

黎巴嫩雪松Cedrus libani是一种原产于黎巴嫩、叙利亚和土耳其等地区的常绿针叶树,生长缓慢,在最初的20年内大概只能长到6米。这种树被印在了黎巴嫩的国徽上,寓意为挺拔坚强。

而雪松口蘑Tricholoma anatolicum最初就是2003年在土耳其的黎巴嫩雪松林中被发现的,中国并不存在,为土耳其特有种。

由于种加词含义未知,当地人又喜欢叫这种蘑菇为“雪松蘑菇”,加上它主要生长在黎巴嫩雪松林中,索性就叫它“雪松口蘑”了。

雪松口蘑 (图片来源:H. Alli)

雪松口蘑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是较为苛刻的:每年的9-11月份,雪松口蘑会依附于黎巴嫩雪松的根部,在海拔1400-1700米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悄悄生长,此外,挑剔的雪松口蘑对树龄还有要求——共生的树一般要超过25年。

与美洲口蘑的形态比较相似,幼时的雪松口蘑也是全白色的,后逐渐产生棕色调,但它的气味不像美洲口蘑那样具有辛辣味,雪松口蘑闻起来是一菇焦油味,类似黎巴嫩雪松针的气味,煮熟之后气味就消失了。这种蘑菇在当地主要还是出口日本,出口价格在100美元一公斤。

“靴脚”松茸——欧洲松口蘑Tricholoma caligatum

欧洲松口蘑主要分布在欧洲地中海沿岸、北非等地。在我国欧洲松口蘑的踪迹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有一些较为古老的图鉴中记载了这个种类,其分布地为新疆、山西和黑龙江边境一带,割据西北、华北和东北三地,可谓是一点都不“丝滑”。

由于缺乏标本引证,加上近些年都没有相关报道,对于欧洲松口蘑在我国的分布情况,还是应持怀疑的态度。

欧洲松口蘑 (图片来源:wikipedia)

1834年,欧洲松口蘑在意大利以Agaricus caligatus(欧洲蘑菇)的身份被发现,1914年正式转移到口蘑属,学名一直沿用至今。

虽然中文学名叫做“欧洲松口蘑”,但种加词caligatum并没有这个意思,caligatum来源于拉丁语caliga,意为“靴子”。

这是由于这个蘑菇的菌柄下部存在棕褐色的鳞片,看起来就像穿着靴子一样,因此中文学名也可以考虑用“靴脚松口蘑”或者“靴脚口蘑”。

欧洲松口蘑有点荤素不忌,既可以生长在松树林中,也可以长在阔叶林(例如橡树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在形态上与假松口蘑Tricholoma bakamatsutake较为相似:体型相对较松茸小,菌盖的棕褐色较深,通常存在明显的块状花纹。

丰富的种类 未尽的故事

狭义的松茸指的是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而广义的松茸却代表的是许许多多和松口蘑相似的物种。即使列举了这么多,但依旧是不全的。

它们以松口蘑为代表,尽情地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价值。作为回报,我们应该去保护它们,合理地开发它们,与之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 刘敬. 东北地区粪锈伞科真菌分类与分子系统学研究[D]. 吉林农业大学, 2018.

[2] 邓晖, 姚一建, 佩格勒D.N. 中国口蘑属种类名录(英文)[J]. 菌物研究, 2004(01): 1–18.

[3] 戴玉成, 图力古尔, 崔宝凯, 等. 中国药用真菌图志[M].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13.

[4] 戴玉成, 周丽伟, 杨祝良, 等. 中国食用菌名录[J]. 菌物学报, 2010, 29(01): 1–21.

[5] Sanmee R, Lumyong S, Dell B, 等. First record of Tricholoma fulvocastaneum from Thailand[J]. Mycoscience, 2007, 48(2): 131–133.

[6] 曹哲明, 姚一建. 松口蘑复合种形态学及生物地理学研究[J]. 菌物学报, 2004(01): 43–55.

[7] Trudell S A, Xu J, Saar I, 等. North American matsutake: names clarified and a new species described[J]. Mycologia, Taylor & Francis, 2017, 109(3): 379–390.

[8]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横断山区真菌[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

[9] Kalmiş E, Yildiz H, Ergönül B, 等.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nutritional value of a wild edible ectomycorrhizal mushroom, Tricholoma anatolicum[J]. : 7.

[10] Hasan Hüseyin Doğan. Ecological features of Tricholoma anatolicum in Turkey[J].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11, 10(59).

[11] Yamanaka T, Konno M, Kawai M, 等. Improved chlamydospore formation in Tricholoma bakamatsutake with addition of amino acids in vitro[J]. Mycoscience, 2019, 60(6): 319–322.

[12] 卯晓岚. 中国大型真菌[M].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13] 戴芳澜. 中国真菌总汇[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9.

[14]藏穆. 松茸群及其近缘种的分类地理研究, 1990.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28792.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中国科普博览,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