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地降温14℃!寒潮为啥总爱周末来?
时间:2022-07-06 00:59:51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普中国 栏目:百科 阅读:18
11月20日至23日
今冬第三轮寒潮将席卷我国大部地区
安徽、江苏、江西等地
局地累计降温可超14℃
23日早晨
0℃线将抵达长江中下游一带
我国三分之二领土将被寒潮速冻
一起来看这份全国冰冻线进程图
看看你家何时会被“冰冻”?
今晨5时
冷空气前锋已到达河北西部至河南西部一带
受其影响
新疆东部、青海、甘肃、内蒙古西部
陕西中北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等地
出现4~8℃降温
其中新疆、甘肃局地降幅达10~13℃
11月21日,辽宁盘锦出现降雪天气,路面湿滑,大家出行注意安全。李鉴 摄
受寒潮影响,11月21日,河北崇礼迎来降雪。王旭海 摄
北京密云区新城子镇
门头沟区灵山脚下江水河村
已是白雪皑皑
▼
密云区新城子镇下雪。来源:北京日报
灵山脚下的江水河村降雪。周永堂 摄 来源:北京日报
中央气象台预计
未来四十八小时
冷空气迅速南下
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
华东将成为强降温中心
今日9时
全国气温分布、逐小时极大风速
实况如下
▼
今日10时
中央气象台3预警齐发!
寒潮!暴雪!海上大风!
寒潮蓝色预警
▼
受寒潮影响,11月21日14时至23日14时,我国中东部地区将有4~6级偏北风,阵风7~9级,气温下降6~10℃,其中黄淮东部、江淮、江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2℃,局地14℃以上。
23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位于长江中下游至四川盆地北部一带,**江南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4℃左右。**东部和南部海区先后有7~9级、阵风10~11级大风。
暴雪黄色预警
▼
预计11月21日14时至22日14时,辽宁东北部、吉林中东部、黑龙江中东部等地有大到暴雪,其中,吉林东部、黑龙江东部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雪、局地特大暴雪(30~38毫米)。上述部分地区新增积雪深度5~15厘米,局地可达25厘米以上。
降水方面,由于冷空气持续南下,与低层偏南暖湿气流交汇,今天南方地区将出现较大范围降水,其中重庆北部、湖南南部、福建北部局地有大雨。
未来三天降雪中心均稳定在东北地区,大部地区将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部分地区大雪,其中,黑龙江东部和北部、吉林东部和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雪,局地有大暴雪或特大暴雪(30~40毫米)。
海上大风黄色预警
▼
预计,受寒潮影响,21日午后至22日中午,渤海、渤海湾、莱州湾、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山东半岛沿岸海域、东海大部海域、长江口附近海域、浙江沿岸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将有8~9级、阵风10~11级的大风。
气象专家提醒,受冷空气影响,明日中东部大部气温将显著偏低,尤其是江淮、江南东部及华南等地,随后气温又将持续回升,近期气温震荡多变还需及时调整着装,谨防感冒。
另外,东北地区降水相态以纯雪为主**,**黑龙江中东部部分地区降水量或将突破历史同期极值,还需提前防御暴风雪对交通出行、生产生活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再回顾下今年下半年来发生的两场寒潮(10月14-17日和11月4-9日),会发现,它们都“狙击”了周末。
↑ 11月7日至8日,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等地遭遇持续强雨雪天气,多地积雪深度打破当地观测纪录,局地达到半米左右。图为通辽降雪“封门”。
寒潮为啥总爱周末来?
讲道理,这只是时间的巧合。
本文当然不会就此打住。因为寒潮虽然不至于专门“踩点”周末来,但秋冬季冷空气的发生确实有迹可循。
我们来看11月22日08时的500hPa高度场+海平面气压场区域图,其中等压线最突出的地方就是高压脊,最下弯的地方就是低压槽。
(据11月19日中央气象台500hPa高度场+海平面气压场区域图所制)
一般来说,高压脊控制的地方主下沉气流,多天气晴朗,气温回升,低压槽前方多上升气流,配合水汽,雨雪频发,冷空气就是顺着**槽后脊前,**东移南下影响我国。
这长达数千公里的槽脊,就是一段大气长波,它的周期大约是3到5天左右,这使得冬季的**冷空气活动也具有一定规律性。**冷空气的周期和强度都会受槽脊强弱的影响,如果某次冷空气刚好赶上了周末,在下个周末又撞上新一股冷空气,也是可能的。
如果我们将视角拉大,从这一段大气长波,看它所处的整个西风带环流,会发现:这些槽脊活动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各个地区一直上演着。
↑ 周末将影响我国的那股实力派冷空气,就是图中红圈处的高空槽系统,它明显“突出”,深槽意味着它引导下来的冷空气也将更强。(据11月19日中央气象台500hPa高度场北半球气压场图所制)
多数情况下,它们在西风带里自西向东移动,槽脊的波长越短,移动速度就越快,波长越长,移动速度就越慢,有时甚至还会停滞或倒退。
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何为**“环球同此凉热”。**
随着槽脊的移动,冷热同时发生,只不过发生地不同。受其影响的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各地便会出现“西边日出东边雨”的情形,回暖和降温交替出现,且有时还呈现一定的周期规律性。
不过,在“极端天气已成新常态”的当下,槽脊活动有了新特点——它们更容易出现大波动、大振幅,其表现就是不断上演的大寒大暖的极端情况。
今年年初1月5日至8日的寒潮,让北方多地刷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温纪录,但这之后的2月,北方又迎来史诗级大回暖,多地刷新同期最暖纪录。
制图:中国天气网 罗嘉雪
这种冷与暖不仅直接表现在气温上,它还间接影响着其他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比如今年6月发生的多起龙卷风事件,是暖湿气流与冷空气激烈交锋的反映,是在大暖背景下发生的;又比如今年河南极端特大暴雨也有暖的表现,极端的暖湿水汽为破纪录降雨提供了可能。
为何今年这种大寒大暖频繁上演?
单看每次天气过程,其发生都有不同因素影响,但如果探究影响我国气温大波动的深层原因,除了我们常说的冷空气“加油站”西伯利亚,还得关注更遥远的北极地区。
正常状态下,由于温度差异大,北极地区的高空通常受低气压系统支配(即极地涡旋),而相对暖的中纬度地区则是高气压系统,明显气压差会导致强烈的西风急流,**“圈住”**了极区冷空气,阻止其向南扩展,同时也会让西风带中的槽脊活动相对稳定。
↑ 正常状态下,极地涡旋被西风带环绕,相对稳定,冷空气不容易南下。(中国天气网制图)
但是气候变暖改变了这种局面,由于在北极有放大效应,即相比其他地区,北极地区的变暖更加明显,导致极地与中纬度地区的温差变小,气压差减弱,一方面冷空气较易向南侵袭,另一方面中纬度地区的经向环流型加强,更容易出现大脊深槽,更有利于极地或高纬度的冷气团沿着深槽南下。
↑ 非正常状态下,气压差减弱,极地涡旋减弱或变形崩溃,冷空气更容易南下。(中国天气网制图)
这种情况下,极地冷空气团甚至可以直接进入我国东北部地区,造成北方大范围的寒潮暴雪等剧烈天气,同时可进一步向南传播造成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大范围降温。像今年1月5日至8日刷新北方多地气温纪录的超级寒潮就是如此。
↑从noaa给出的AO(北极涛动,指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与北极地区气压形势差别的变化)指数预报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下滑。这意味着未来北半球冷空气/寒潮仍有活跃的可能。
预计周末这波较强冷空气过去后,还会有些补充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下一波厉害的冷空气何时来虽未有定论,至少看到现在,我们可以回答:
寒潮并不是挑着周末来,但如果气候变暖加剧,未来我们撞上极地“发货”的寒潮的“巧合”可能会更多。
此次寒潮影响范围广
降温“待机时间”长
小伙伴们
翻出羽绒服,及时添衣保暖!
参考资料:
梁苏洁,近50年中国冬季气温和冬季风以及区域环流的年代际变化研究[D],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4年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唐东升,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气象出版社,2001年
朱晨玉,黄 菲,石运昊,党振中,张玉轩,中国近50年寒潮冷空气的时空特征及其与北极海冰的关系[A],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4
综合来源:中央气象台、中国气象报社、中国天气网、中国新闻网等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29671.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普中国,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狼为什么要对月嚎叫?对日不行吗
下一篇:被绿了之后,它才成了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