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回归,如何重新爱上工作?
时间:2022-07-06 01:19:22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中国科普博览 栏目:百科 阅读:30
假期结束回归工作的你,是这样,
还是这样?
反正作为资深打工人,笔者是这样的
为什么有的人对工作充满热情和干劲,有的人只觉得工作没劲?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与你的工作动机有关。
Question
什么是工作动机?
所谓工作动机,是指一系列激发与工作相关的行为,并决定这些行为的形式、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个体内部与外部力量。简单来说就是,你做这个工作的原因与你如何去做,愿意花多少时间和努力去做都有关。它通过影响个体发展的能力、个体所追求的工作及事业,以及个人的资源分配方式(例如,注意力、努力、时间、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来影响工作活动。
工作动机的核心影响包含了3个方面:
首先,从方向上来看,它决定了我们想要在哪些方面上付诸努力。我们可能会在做某些事的时候很勤奋,而在做某些事的时候不这样。例如,你是一个程序员,或许更乐于把时间花在写代码上,而不喜欢参与项目培训。
其次,从强度上来看,它决定了我们在某一任务上投入精力的多少。例如,作为一个保险销售,你可能更倾向于在大客户身上投入大量精力,对小客户投入更少。
最后,从持续时间来看,工作动机也会决定我们付出的精力所保持的时间。举一个例子,作为一名警察,在某个一直没有破获的案子上,你可能会追踪几年甚至几十年。
我们为何会爱上工作,又为何会选择躺平?
随着80、90后逐步成为职场的主力军,研究发现,新生代员工比老一代员工更注重自我感受和内在体验,强调工作的乐趣和胜任感。相比外在激励,员工的内在动机正逐渐占据着更为重要的位置。
(图片来源:veer图库)
何为内在动机?这是一种工作目的指向工作本身,能使参与者收获情绪满足和成功感的工作动机。当我们自觉主动地去完成一项任务,希望获得快乐而非外部奖励时,就会产生内在动机。
自我决定理论指出,我们内在动机的激发需要满足以下3个基本条件:
1、自主性
在工作中,我能决定自己的选择,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结果。
2、胜任感
对工作感到胜任,我能做到并做好工作。
3、人际关系的需要
在工作中,我能体会到与他人存在联系或联结,即爱与被爱、关心与被关心。
当三者均得到满足时,我们会更乐于完成工作。举例来说,北大陈龙博士在对外卖员的访谈中了解到,外卖员们选择这个工作的重要原因是“自由与满足”。相比流水线类工作,在外卖员的工作中,他们能够选择上班时长、外卖路线,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与同区域的骑手和睦相处,也不需要讨好上级。
(图片来源:BBC NEWS)
再举一个例子,相比一般员工,创业者的内在动机更强。在工作中,他们对自主、胜任和关系的控制感更强,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工作的目标和走向。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当我们在工作中缺乏自主性、产出与结果完全被领导或客户所控制;当领导给定的目标不切实际、我们在工作中持续接收负面反馈直至产生自我怀疑——“我是不是无法胜任我的工作角色目标?”;当我们在工作中与同事或领导存在关系冲突、不被团队的其他人接纳时,则会使得我们的工作内在动机大大降低。
工作结果的产出如果与付出的努力因果关系过低,也会引发我们对于工作的“习得性无助”。具体来说,当工作的结果不能受到自己的控制、在工作中出现放弃反应(也就是“躺平”),或是对工作形成“我所有自主行动都无法左右结果”的预期认知,都有可能导致我们在工作中形成“习得性无助”。
换句话说,无论我怎么做都不能达到要求,那我为何不能当一条躺平的咸鱼?我不是没有努力过,也不是不想努力,只不过无论是否努力都是一样的结果。躺平,有些时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快醒醒,再不恢复工作动机就没法上班了
虽然“躺平”很舒服,但在不可逃避的工作面前,抓紧恢复工作动机才是上策。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恢复工作动机呢?或许,以下的几个Tips能给你提供帮助。
1、内在动机的恢复和习得性无助的削减
在工作中,适当调节负面情绪,接纳自我、减少怀疑。降低自身的完美主义和全能倾向、减少对他人的“认同上瘾”,不要将成就与自身价值划上等号。
在组织中,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期望影响环境。可以通过与人力部门、上级领导/主管提意见的方式,促使公司或部门更多地支持员工自主。
从简单工作入手,增加对工作的控制感和可预测性,增强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坚信“我能够很好地完成我的任务”。
改变对工作中负面事件的解释风格。即:目前所处困境和发生的坏事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我并不是彻底完蛋了——>只是今天太累了),是特定的不是普遍的(我做的工作都是无用的——>今天上午写的报告用处不大),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我什么都做不好——>只是今天运气不好)。
2、对工作产生合理预期
期望理论提出,个体的工作动机与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心欲求、价值和期望与实际工作所提供条件的一致性。一致性越高,满意度和工作动机越高。
因此,我们在接受一项工作之前,可以先搜集前人所做的相关案例。注意,这些案例的信息应该尽量真实、准确和完整,包括积极信息和消极信息。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与了解,调整我们对于这项工作的相应预期。合理的预期可以维持较为长效的工作动机。
3、适当休息
资源损耗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资源有限。我们会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行动,而在行动的过程中可能产生资源耗竭。这种耗竭的资源可以通过休假、运动、睡眠等进行补充。
刚刚过去的假期就是一个恢复资源的好时机,不知道各位朋友,是否活力满满了呢?
(图片来源:veer图库)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所爱的工作,新的一年精力满满地面对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1.爱德华·L. 德西, & 理查德·弗拉斯特. (2020).内在动机: 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陈龙. (2020). “数字控制”下的劳动秩序——外卖骑手的劳动控制研究. 社会学研究, 6, 113-135.
3.侯烜方, & 卢福财. (2018). 新生代工作价值观、内在动机对工作绩效影响——组织文化的调节效应. 管理评论, 30(4), 157-168.
4.马丁·塞利格曼. (2020). 习得性无助.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Baumeister, R. F., Bratslavsky, E., Muraven, M., & Tice, D. M. (1998). Ego depletion: 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 resour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 1252–1265.
6.Kanfer, R., Frese, M., & Johnson, R. E. (2017). Motivation related to work: A century of progres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02(3), 338-355.
7.Van Eerde, W., & Thierry, H. (1996). Vroom’s expectancy models and work-related criteria: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1, 575–586.
制作:中国科普博览
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联系webmaster@kepu.net.cn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0690.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中国科普博览,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蜂蜜为什么不会变质?
下一篇:2021年度十大谣言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