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百科 > 银手镯会导致铅中毒,让孩子变笨?

银手镯会导致铅中毒,让孩子变笨?

时间:2022-07-06 01:22:03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普中国 栏目:百科 阅读:32

公众科普 科学传播!点击上方蓝字一键关注

本文专家:张政,广州市海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

本文审稿:刘明,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主任医师

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宝宝来说,很多长辈会给他们戴上一对银手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平安地长大。还有的人说,银饰品能试毒,如果孩子身体里有毒素,银饰品会变黑。

图片

听上去,银手镯的作用好像不小,而近日,话题#让孩子变笨的银手镯#让人们的视线聚焦在了“银手镯会导致铅中毒”这件事上。这是真的吗?今天就带你揭开真相。

铅中毒有什么危害?

铅存在于大气、水体、土壤,存在于有色金属采选冶炼业、含铅蓄电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存在于装修材料、玩具、化妆品……铅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产生活的环境中,主要以粉尘、烟或蒸气的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经消化道和皮肤吸收的相对较少。血铅和乳汁中的铅还可以经胎盘或哺乳进入子代体内。铅在人体内的生物半衰期为5-10年,主要通过粪、尿排出,少部分通过汗腺、唾液腺、乳腺排出。

无论职业接触还是生活接触,无论成人还是儿童,摄入过量都会使血液中的铅含量超过正常范围而引起铅中毒。

铅中毒可造成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肾等多系统和组织器官损伤,引起腹痛、贫血、疲乏、情绪低沉、高血压、关节疼痛、生殖障碍等症状。

图片

儿童消化道对铅的吸收率高达50%,是成人的5-10倍,肾脏排铅能力显著低于成人,又容易通过啃咬物品、吸吮手指等不良习惯将铅摄入体内,所以儿童相对于成人更容易铅中毒,尤其是0-6岁儿童。

对儿童而言,铅毒性的危害较成人严重且无阈值性。铅中毒可造成儿童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直接影响其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铅中毒的儿童表现为烦躁易怒、反应迟钝、智力下降,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黑色大便、失眠、心悸、面色苍白、贫血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急性脑损伤和死亡。

所有的银饰都有毒吗?

铅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延展性,一些厂商会在首饰生产过程中添加来提高饰品的柔韧性和翻模频次,让饰品更加美观的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片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对饰品中有害元素规定了限量,首饰中铅含量必须小于1‰,所以并非所有银饰都有毒,安全合格的银饰不会造成人体中毒。

银针可以试毒?

古人所说的银针试毒,想检测的其实是古代常见的剧毒物质砒霜,即三氧化二砷。砒霜之所以在古代能被银饰检出,是因为当时工艺粗糙,生产的砒霜中混有硫或硫化物,硫或硫化物能与银发生化学反应,在银针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硫化银。按现在的生产提纯技术来说,银饰根本检测不出高纯度的砒霜,银饰试毒也就无从谈起了。

如何预防铅中毒?

国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标准限制铅利用,减少环境铅污染;企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在项目设计施工、设备工艺技术、环境监测排查、员工防护监护等方面做好铅污染控制,减少职业性铅中毒。

对于普通人而言,应该如何做好自己和家中儿童的防护呢?

学精点

正确而深刻地认识铅危害,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己和孩子的防护意识和能力,培养良好卫生习惯,自觉做好家居卫生、个人卫生和健康监护。

躲远点

图片

生活居住地尽量远离工业污染区或车流量大的公路主干道;

室内燃煤家庭多开窗通风,并将燃煤区域与其它生活区域分隔开;

避免带儿童到汽车流量大的路边或工业污染区玩耍;

避免儿童被动吸烟。

做细点

住在工业污染地区或车流量大的公路主干道附近,应经常用湿布清除屋内及儿童经常触摸处的灰尘,食品、食具加罩防尘或置于柜内,定期清洗儿童使用的玩具等物品;

装修儿童房间尽量挑选不含油漆的实木家具,经充分通风并且由专业机构检测合格后入住;

购买正规厂商生产的、经检测部门检测合格的贵金属饰品;

选购安全合格的衣物、餐具、玩具等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避免儿童啃咬含铅的饰品、玩具或铅笔、彩笔等学习用品;

图片

定期带儿童到医院进行血铅检测,一旦发现铅中毒及时驱铅治疗;

可能接触铅(冶炼厂、焊接厂、蓄电池厂、电缆厂、油漆厂、汽修厂等)的作业人员应根据岗位的铅暴露程度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将工作服穿回家或与家人衣物一起洗涤,与儿童接触前做好个人衣物更换或外露皮肤的清洁。

吃好点

注意膳食平衡,避免食用铅污染地区产出的蔬果、禽肉以及爆米花、松花蛋等含铅量高的食品,多食用具有螯合成分的牛奶、沙棘、猕猴桃、海带、洋葱等食品。

铅中毒对人的危害很大

在选购银手镯这类饰品时

要正规厂商生产的、

经检测部门检测合格的

图片

本文有科普中国水印的图片均来自版权图库,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0770.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普中国,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