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款充电线评测:花145元买的线是智商税吗?
时间:2022-07-06 01:22:34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老爸评测 栏目:百科 阅读:31
大年初六,一则有温度的话题上了热搜——#离家前拔充电线的瞬间#。离家前的不舍,在这个动作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电量随时告急的手机、越来越贵的共享充电宝……我们当下生活离不开手机的同时,也越来越离不开充电线。
继去年发布的 12 款充电器评测后,35 款充电线评测今年也安排上了!(给不给力?)
1~20号苹果充电线;20~35号安卓充电线
为了这次评测,电气工程师小哥哥瞒着魏老爸又买了一台新设备,耗资 6500 块大洋(嘘,保密!)
使用苹果手机的朋友请关注序号1~20,安卓手机请看序号21~35。全文较长,专业词汇较多,等不及的朋友这里直接查看评测结果↓↓↓
如果你已做好心理准备,那就跟随我们的评测,一同来看看每天都在用的充电线,究竟“有多不一样”吧!
从样品全家福可以看出来,充电线的价格可谓是“天差地别”,便宜的 1 块几,贵的就要上百块。
都是充电线,买回来也都能充电,便宜的和贵的究竟差在哪里呢?我们首先对 35 款充电线进行了最重要的充电速度测试。
苹果充电线选用了 iPhone 12+原装 20W 充电器;安卓则是华为 mate30pro 手机,分别用了华为原装 65W 充电器及苹果 20W 充电器。
在手机电量为 15% 时,分别测试了每款充电线充电时的电压、电流、功率,结果如下:
无论是通过这次评测,还是生活中,其实都不难发现:充电线越来越多,不同手机、电脑、平板各种电子设备都要带不一样的线。
否则要么不能共用,要么不能充电,要么不能快充……作为消费者来说,真的心累什么时候能统一起来啊!!!
最近的不解之谜↓↓↓
为什么我的充电线这么容易坏???
养宠物的朋友们想必深有同感,我们也在公司群发起了投票——
通过投票结果来看,充电线常见的“两大死因”分别是:外观破损和无法充电。前者比较容易理解,也很常见,基本与线材材质和表皮厚度有关。
但后者……就必须要靠实测了,接下来,我们就进行了一项非常费充电线的实验:
将 35 根充电线请上了线材弯折机,在 50cm 处挂上一颗 500g 的砝码,模拟拔线的力度;设置两边摇摆,单边摆动 90° ,模拟日常使用时的弯折情况。
耗资6500块的新设备
记录每根充电线在弯折多少次之后出现外观破损、多少次后无法充电,并选出“抗造强者”——
·
在 6 万次弯折后,仍然可以充电的选手分别是:2号、5号、6号、9号、28号和33号。充电线经常坏的朋友,可冲!
在上一轮的投票和弯折测试中,都有出现:表面完好无损,但就是无法充电了的现象。
为了不让大家的充电线死得不明不白,我们接下来又双叒叕进行了一项费充电线的实验——电气工程师把充电线都拆了!
充电线从外观来看,由线材和接头两部分组成。
将 35 款样品一一拆开后,可以发现苹果充电线中的1、2、3、4、5、6、7、8、9、11、13号样品,安卓充电线中的21、22、24、26、27、28、29、33号样品整体结构较好。
结构好、堆料足的样品,线材均采用了“镀锡铜芯+地线+铝箔+金属编织网+外皮”这样的结构。
不仅有金属抗拉层,也有铝箔屏蔽网,内部线材还增加了凯夫拉线和金属抗拉线,因此在弯折的测试中得以表现出色。
而像17、18、19、34号样品,拆开外皮后,只有 4 根线,有些还很细,因此也无法做到快充,弯折测试中坏得也很快。
通常来说,充电线接头部分由塑料壳、内部钢套、PCB 板和接头组成。
将弯折测试中,表现好的充电线接头塑料壳拆开,发现其内部使用的是金属钢套进行封装保护,钢套和公头电焊连接,侧面使用卡扣封装,内部注塑填充。
而那种几块钱的充电线接头拆开后可以看到,线材直接与 PCB 板焊接,外面也没有封胶和钢套。
经过一段时间的弯折后,焊接处就容易断裂。毕竟……很多人都是这样拔充电线的——
为了延长充电线的使用寿命,我们更建议大家捏住这个“小手柄”拔下来。
大家知道品牌充电线贵在哪里吗?拆掉接头部分的钢套,就能看到 PCB 板上这颗小小的芯片了。
通常来说,芯片用来控制充电电压和电流。不过它更重要的功能就是和手机的充电板芯片对暗号,对接成功后才可以进行快充(前提是你拥有一个支持快充的充电器)。
苹果充电线会用 MFi 芯片,安卓会用 E-Marker 芯片,我们也来顺便测一测这些充电线芯片究竟是李逵还是李鬼
根据测试结果来看,原装和品牌充电线的芯片基本没问题,果然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充电线作为“电子设备”,最优解肯定是原厂原配件。但通常我们在选购时也会受到“种种阻碍”,如:价格、材质、长度等等。
因此,除品牌充电线外,如果你还想拥有更多选择,可以参考以下推荐:
最后的最后,我们也由衷地希望品牌方在追求环保等“社会责任”时,也能把消费者的需求放在首位。
大声说:真的好想要一根经久耐用的充电线啊!!关于充电线,你还有什么想吐槽的?留言区聊聊
编辑 | 圆圆
设计 | 酸酸、大毛
参考文献:
[1] GB/T 32638-2016 移动通信终端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数据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
[2] USB Power Delivery Compliance Test Specification by USB-IF
来源:老爸评测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0783.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老爸评测,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