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百科 > 清明|寒食习俗,古人在饮食与环保之间做了一个选择

清明|寒食习俗,古人在饮食与环保之间做了一个选择

时间:2022-07-06 01:29:14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中国绿发会 栏目:百科 阅读:18

一千二百年前的清明节,时值小雨纷纷,唐代著名诗人杜牧行走在水泥路上,饥肠辘辘,路上的行人也都是没精打采,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饥饿难忍的杜牧向路边的牧童询问附近酒家的位置,牧童指着远处的杏花村……

小雨、杏花、酒家本来是一副浪漫的场景,诗人却用“断魂”来描述路上的行人。

对于中国人,清明节在二十四节气中是一个比较特殊复杂的节日,由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作为农耕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之一,因此才有了“断魂”“忧愁”等复杂的心情。

从农耕角度讲,清明节具有特别的意义,人们将清明节采的第一道茶称为明前茶,被奉为茶中极品。清明节还是播种瓜的时节,民间素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古人观察到这时候播种瓜豆比较容易发芽,长成果实。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将学校的西瓜种子带回家播种,就是在每年清明节前后播种,如果种早了,出来的苗容易被冻死,如果播种晚了,最后结的西瓜到了立秋还不能成熟,最后买不上好价钱。

古人为了更好地从事“农耕”,把握自然规律,人们仰望星空“观象授时”,将天象看作一个大时钟,将北斗当作时钟的指针,而“二十四节气”就是大时钟的刻度,采用天干地支进行表示,运行一轮代表一岁,当斗柄指向正东偏南的“乙”位时为清明节气。

上巳节祭祖习俗与中国人信仰体系 ”理念

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这一天是农历三月初三,而相传是轩辕黄帝的诞辰。

因此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祭祖大节,人们在这一天以家族为单位亲自要到坟墓前祭祀自己的祖先,追忆祖先的功绩,思念祖先的事迹,国家层面则会祭祀炎帝、黄帝、伏羲、女娲等中华民族远祖,现在人们还会祭祀革命先烈。

中国人将祖先崇拜上升为信仰,与天地信仰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天地君亲师”(辛亥革命后大多数地方民间自行改为“天地国亲师”)信仰体系,其中天为宇宙,地为大自然,君为国家认同,亲即为祖先,师为教育和知识,君、亲、师三者为人,认为人终究只是天地之子,在伦理上应该以敬奉天地为先,在信仰上实现了“天人合一”。

这种信仰体系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核,区别于其他文明的宗教信仰,具有典型朴素的唯物主义特点,也极大的影响了中国人的世界观、生态观、历史观、生命观。

如果理解了中国人信仰体系核心,那么就会理解了为什么中国人在清明节时候颇为复杂的行为,人们既要庄严伤感的祭祀,缅怀先人,又要欢快地踏青春游,既要享受美食,却又要不动烟火。

踏青习俗背后的积极生命观

清明节人们在扫墓祭祀祖先之后,也会顺便踏青。踏青也叫踏春,习俗由来已久,盛兴于唐宋。据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而宋代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相传也正描述是宋代京城开封清明节的盛景。另明代的《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见当时的盛极。

因为坟墓一般在郊野,郊野的春色自然也比城乡居民区浓厚些,人们沿途欣赏春天大自然的美景,观察到大自然也是经历寒冬的枯荣之后,也会迎来了旺盛的生命力,自然将思念亲人的悲伤心情释放,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一种新的生命感悟,从而开始一年新的生活。

尽管中国人注重“祖先崇拜”,人们在清明节祭祀祖先,与祖先对话,也会“视死如生”,自然是一副悲伤的心情。但“天人合一”的信仰也让中国人并非永远停留在痛苦悲伤之中,而是要向前看,活在当下,为活着的人而活。因此乐观的中国人也会在这一天通过“踏青”习俗来疗愈失去亲人悲伤。

正如当代诗人杜甫所说:“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这种积极的生命观构成了中国人骨子里的坚韧不拔精神,特别是古代经历过大灾大难、大瘟疫之后,尽管早已是十室九空,但从灾难中幸存的人们在清明节到郊外祭奠完逝去的亲人,又总是能够从周边的自然环境中得到感悟,扫墓即是扫去心中的悲痛,从而活在当下,积极面对未来新的生活。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虽然多灾多难,但是每次都能够很快从灾难中走出来的关键原因。

青团与寒食习俗

清明时节,江浙等地南方地区的人们在扫墓、踏春的同时,也会顺便在郊野采摘一些刚冒芽的鲜嫩艾草回来做成青团食用。

青团的历史也很有悠久,据考证,“青团”之称始于唐代,又叫艾团,艾粑,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在《吴门竹枝词》诗里也有:“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的诗句。

清代文学、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对青团的制作有比较详实记载:“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现在青团的通常的做法是先将嫩艾蒿煮成绿色汁液,揉入糯米粉中,然后将豆沙馅、芝麻馅等馅料包入,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蒸熟后即可食用。

艾草在中医药里具有重要的地位,一般以五月初五端午节的艾草最佳,这时候艾草的药性最强,杀菌效果最好,人们会在端午节割些新鲜的艾草放在家中驱邪,其实就是利用艾草的芳香物质杀灭病毒细菌、驱除蚊蝇毒虫。艾草晾晒干后经过加工就成为艾灸的主要材料--艾绒,因此在农家,艾草是家中必备的医疗保健物资之一。

不同于一般的食物,青团一般是凉食为佳,在仲春季节,人们吃青团具有平喘、利胆、消火、抗菌、驱寒、除湿等多重功效,是一种非常应时令和节气的食品,因此青团同时也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小吃。

寒食习俗背后的传统智慧

清明节吃青团只是古代众多寒食食俗遗存之一,目前各地遗留下来的寒食种类非常多。现在保留较多的寒食节食俗主要有,寒食粥、五色糯米饭、馓子、青团、凉粉、凉面、凉糕、子推馍等。

关于寒食粥的习俗,晋代陆翙《邺中记》记载道:“寒食之日作醴酪,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红煮作粥。”这种粥以凉食为主。

在南北方,不少民族有吃馓(san)子的食俗。馓子古称寒具,是一种油炸食品,用面粉油炸成伞的形状,酥脆香甜,口感甚好。

馓子的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屈原的《楚辞·招魂》篇中,就有“粔籹蜜饵,有餦餭兮”的句子。经后人考证餦餭就是寒具--馓子。在宋代,美食家苏轼在《寒具》中对馓子也有非常细腻的描述:“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明代李时珍更是将馓子的制作工艺列入《本草纲目·谷部》的记载:“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

馓子在今天西北不少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是节日待客必不可少的美食,特别是甘肃地区的乡村,农民们早晨起来,升起炉火,烧一罐罐罐茶,配着馓子,就算一日的早点。

当然我认为寒食习俗中最有意思的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五色糯米饭,背后体现了少数民族对如何将植物颜色用于食物的高超智慧。

在贵州广西等地的苗族、壮族、布依族,人们在清明节则会蒸些五色糯米饭,用来祭祖、分享给客人食用。令人惊奇的是,这些五色米饭全部都用天然的植物燃料进行染色,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人们用紫蕃藤将糯米染成紫色、用黄花、黄姜或黄栀子将糯米染成黄色、用枫叶将糯米染成黑色、用红蓝草将糯米染成红色或紫色,加上糯米本身的白色,最后蒸熟,看起来五彩缤纷,鲜艳诱人,其原料十分丰富,含有热量、膳食纤维、蛋白质、钙、碳水化合物、铁、脂肪、钠、钾等营养元素,吃起来也保留了植物的清香。

而且这些天然的植物颜色对人体有益无害,更是具有很强的食疗价值,从中医角度,五色对应五脏,可以强身健体,从中药角度讲,具有生血、热凉血、筋骨、益肠胃、能行、补髓等诸多功效,实在是一道天然健康的美食。

寒食习俗与远古的环保法律

在古代,寒食节其实是一个独立于清明节的大节日,其历史也同样久远。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两日,人们在寒食节当天禁烟火,只吃冷食。因时间上和清明节接近,后世慢慢和清明节融为一体。

目前流传比较广的故事来自山西,寒食节是春秋时期人们为了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因此目前在山西大部分地区仍然流行许多寒食习俗,如凉粉(用韭菜和绿豆粉制作而成)、凉糕(用糯米制作而成)、子推馍等,相传都与介子推有某种关系。

山西凉糕

山西子推馍

虽然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从寒食的起源来看,却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习俗和严格的禁火制度,其中改火习俗是出于与大自然火的崇拜,而禁火制度则除了火的崇拜外,还有古人保护森林的考虑,并一直延续到今天,也是每年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火的重要提现。

在周代以前,古人重视火,形成了对火的信仰和崇拜,认为火是神圣的,火可以杀灭细菌,也给人们带来了熟食和健康。

而仲春三月气温上升,也正值改火的最佳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所以每年需要在一年中阳火上升时进行改火的仪式,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迎接新火。

但同时火也会带来灾难,特别是在春季,天干物燥,极容易发生山火,从而毁灭森林,而在古代社会,森林对于国民经济、百姓生计、乃至国家宫殿的建造都息息相关,特别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土木材料为主,对于火特别是森林火灾更为敏感。

从文献记载和当代的古气候学研究可知,由于西周时期我国整体上进入第一个寒冷期,季节变化极为明显,冬季寒冷而干燥,因此在先秦时期,我国北方一些地方就形成了比较严格的禁火制度。《周礼》上说“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管火的“司炬氏”在仲春期间用木铎警告人们小心火烛,以免天干物燥发生火灾。

在禁火与改火期间,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于是寒食习俗形成。

对于百姓而言,如果只是禁一天火,倒也没什么,但是据《后汉书》记载,后来不少地方的寒食节禁火则走向了极端,有些最长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个月,这么长时间只能生食,对人的健康也是十分不利。特别当某些地方政府的禁火制度执行过于残酷和严厉,并不顾各地具体情况,则会影响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甚至危及生命,那么可能会成为一项陋习而被改革。

于是,汉代发生了周举在太原一带废除禁火陋俗的事件。到了唐代,寒食节变成三天,分别叫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唐朝之后,寒食节已逐渐式微,但各地的寒食习俗却保留了下来。

清明节,古人在环保与饮食之间做了一个选择

清明节,古人在环保与饮食之间做了一个选择,为了适应气候变化,人们在这一天选择严格禁火以保护森林,选择让自己吃凉的食物,来表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爱护,表示对祖先的怀念,更体会到新的生命的意义,而选择走出阴影,珍惜当下,积极面对未来的新生活。

同样,古人在清明节也选择了对过于苛刻的法律制度进行改革,甚至改变寒食习俗和节日,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健康。

古人在清明节所做的选择与变革,在疫情、水灾、地震、空难等各种灾难频发的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是否可以为了保护环境,而选择改变自己的饮食方式?我们是否可以为了百姓的生计,而选择变革制度?我们是否可以为了幸存者的生命,而选择放下悲痛,走出恐惧的阴影,面对未来?

无论如何,还是要祝大家清明节快乐!

作者:常竹青

图片:常竹青

来源:何以为食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1070.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中国绿发会,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