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 > 【胖熊科普 】容易患癌的人,身上都有哪些特点?

【胖熊科普 】容易患癌的人,身上都有哪些特点?

时间:2022-07-06 08:58:31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胖熊科普 栏目:健康 阅读:64

“为什么偏偏是我患癌?”

“癌症有什么原因吗?”

......

不少癌症患者在确诊以后,通常会发出如此疑问。

癌症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的,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

先天因素也就是遗传。研究证明,乳腺癌、结肠癌等部分癌症存在遗传的可能性;后天因素则包含了不良生活习惯,长期接触致癌物质,以及不重视癌前病变等。

那么,容易患癌的人群,身上都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就详细说说。

第一个特点

都有不良生活习惯和嗜好

癌症是“作”出来的——这句话被很多医生常常挂在嘴边。这个“作”,也就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嗜好了。

1.吸烟

吸烟是世界公认的一类致癌因素,而且与吸烟开始的年龄、吸烟年数、每天吸烟的支数均密切相关。可以证实的是,与吸烟相关的癌症非常多,包含了肺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肾盂癌及前列腺癌等。需要注意的是,“二手烟“、“三手烟””同样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威胁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的健康。

2.饮酒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均明确提出,饮酒可以导致口腔、口咽、下咽、食管、结肠、直肠、肝和肝内胆管、喉及女性乳房等部位的癌症,癌症发生的风险与饮酒量直接相关。“每一滴酒都让你距离癌症越来越近。”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希望大家尽量少饮酒。

3.常吃泡菜、腊肉、

烧烤等腌熏制品

经过相关反应,这类食品中产生了大量的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也是属于公认的一类致癌物,它可和胃内蛋白分解物结合,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从而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4.吃得太烫

滚烫的食物会损伤食道黏膜,引发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等。时间久了,则可能发生癌变。

5.共筷、共餐

早在1944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杆菌列为引起胃癌的一类致癌物。幽门螺杆菌喜在偏酸的环境中生存,可通过食物和餐具传播。如果一家人共用碗筷,则会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大人和小孩都不能幸免。

6.存储食物

日常食用的谷物和粮食,比如玉米、黄生、大米等,在生长和储存期都有可能霉变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从而导致肝癌的发生。所以发霉的食物一定要及时扔掉,千万不要舍不得。

第二个特点

都缺乏“职业癌”防护意识

职业癌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而罹患的某些特定肿瘤,常见的职业肿瘤包括:

1.长期接触石棉、氯甲醚、双氯甲醚、焦炉逸散物、毛沸石及六价铬化合物等引起的肺癌;

2.长期接触联苯胺、β-萘胺引起的膀胱癌;

3.长期接触苯引起的白血病;

4.长期接触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引起的皮肤癌;

5.长期接触氯乙烯引起肝血管肉瘤;

6.长期接触砷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癌;

职业暴露在工作环节中难以完全避免,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职业防护、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施合理的工作人员轮岗以及严格的健康体检、早癌筛查等方式加以防控,尽可能做到预防及早期发现和诊治。

第三个特点

缺乏对“癌前病变”“癌前疾病”的正确认识

“癌前病变”并不等同于“癌”,它其实是一种病理学的诊断,在疾病的发展中呈双向状态,可恶变为癌症,也可以通过正确的防治后恢复到正常状态。也就是说,癌前病变是个可控甚至可逆的状态。

识别常见的几种癌前病变、癌前疾病,当体检发这些情况和字眼,请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进行咨询。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

胃癌发展的大致过程: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黏膜被肠型粘膜替代)---异性增生(上皮内瘤变)-----胃癌。

干预方法

1)戒烟酒、规律饮食。

2)推荐浅表性胃炎每3年做一次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需1-2年做一次胃镜。如果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需根据患者整体情况规范性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重度宫颈糜烂及宫颈上皮内瘤变”

可恶化为“宫颈癌”

宫颈上皮细胞在HPV病毒持续感染后,可从非典型增生发展为宫颈癌,平均需要10年以上的的时间。

干预方法

1)积极治疗宫颈炎、注意性生活卫生。

2)接种宫颈癌HPV疫苗。

3)有性生活的女性,需每年进行1次TCT及HPV检测。发现癌前病变,及时规范诊治。

“腺瘤性肠息肉”---->“肠癌”

统计显示,约95%以上的结肠癌来自于结肠腺瘤,一般从息肉到癌变,平均需要5-15年的时间。

干预方法

1)戒烟酒、多食富含膳食纤维食物及适度运动。

2)推荐40岁以上的人群每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每年进行1次肛门指检,发现肠道息肉规范治疗。

“粘膜白斑”---->“癌症”

粘膜白斑一般发生于口腔、食管、外阴、阴茎及宫颈等粘膜面上,主要是因为粘膜的鳞状上皮过度增生和角化,并出现一定程度的形状改变,肉眼上可以看见白色的斑块而得名。

干预方法

一旦发现异常的粘膜白斑,需及时至医院规范化诊治。

“肝硬化”---->“肝癌”

中国肝癌发生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这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干预方法

1)戒烟酒、避免过劳。

2)乙肝患者需监测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及肝功能水平,并规范抗乙肝病毒治疗。

3)乙肝肝硬化患者,需每3个月至半年随访肝脏彩超及甲胎蛋白水平。

“乳腺非典型增生”---->“乳腺癌”

乳腺癌发展的大致过程:正常乳腺导管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乳腺癌。

干预方法

1)勿滥用雌激素制品、少吃高脂饮食、适度运动。

2)定期乳腺自查,45-55岁围绝经期女性最好每年进行一次钼靶检查。如果发现癌前病变,及时明确诊治。

“交界痔”→“黑色素瘤”

交界痔一般长在手掌、足跖及外阴等经常摩擦的地方,一旦发现痔的颜色深浅不一、边缘模糊、突出皮肤表面或出现溃疡、出血等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干预方法

1)对于有危险信号的痔,应避免摩擦,最好规范性手术切除及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2)不推荐使用化学或激光等刺激性较大的方式祛痔。

第四个特点

有家族遗传史不重视

癌症不属于遗传性疾病的范畴,但是癌症确实存在家族遗传聚集现象,常表现为发病年龄早、家族聚集性、侵袭性强及预后差等特点。

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恶性肿瘤如下:

1.遗传性乳腺癌

遗传性乳腺癌常呈现家族聚集发生,即家系一级至三级亲属中常有多个(如2例或2例以上)原发性乳腺癌和(或)卵巢癌患者,因此称之为家族遗传性乳腺癌。

2.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

是一种涉及卵巢癌易感性增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包括遗传性位点特异性卵巢癌综合征、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林奇综合征及其他肿瘤综合征伴发遗传性卵巢癌等。

3.遗传性胃癌

指一个家族中呈现聚集性发病的胃癌,常因共同生活环境、饮食或某些偶然因素造成,也可由遗传因素导致,故家族聚集性胃癌范畴应包括家族遗传性胃癌。家族遗传性胃癌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大多有较明确的致病基因变异随家系向下遗传,主要包括三大综合征:遗传性弥漫型胃癌、胃腺癌伴近端多发息肉及家族性肠型胃癌。

4.遗传性结直肠癌

根据临床表型可分为非息肉性综合征和息肉病性综合征两大类,前者主要是指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Lynch综合征),后者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MutY 人类基因相关息肉病、错构瘤息肉病综合征等。

5.遗传性肾癌

目前发现的家族遗传性肾癌综合征及相应的易感基因包括:VHL 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综合征、遗传性乳头状肾癌、遗传性平滑肌瘤和肾细胞癌综合征、Birt-Hogg-Dubé综合征、染色体 3 易位所致的家族透明细胞癌、BAP1 癌症综合征、Cowden 综合征、琥珀酸脱氢酶缺乏型肾癌等。

6.遗传性甲状腺癌

遗传性甲状腺癌包括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和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

7.遗传性前列腺癌

目前已证实多个 DNA 损伤修复基因的胚系突变与前列腺癌遗传易感相关。以 BRCA1 和BRCA2 为代表的 DNA 损伤修复基因是迄今为止认识最充分的前列腺癌易感基因,其他 DNA 损伤修复基因,如 ATM、PALB2、CHEK2 以及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 和 PMS2)也被认为与前列腺癌风险升高相关。

对于上述具有遗传倾向的恶性肿瘤,建议患者亲属至专科门诊进行癌症风险评估及基因检测,以期最大程度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李咏生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教研室主任、I期病房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结直肠癌MDT和恶性肿瘤临床试验MDT首席专家。美国哈佛医学院博士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首席科学家。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特需门诊,周五上午专家门诊

唐 颖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重庆市课题1项。

擅长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癌痛等肿瘤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文/胖熊

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

科普中国共建基地

重庆市科普基地 / 重庆市健康促进医院

重庆市科技传播与普及项目

重庆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

国家卫健委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素养类项目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2404.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胖熊科普,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