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边西北的北宋“西军”:源起太宗朝,被文官集团制约的百战之师
时间:2022-07-06 12:40:15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观察哨 栏目:军事 阅读:82
公元1126年,当金朝的女真铁骑从东西两路逼近北宋都城汴梁之时。刚刚改元不到一年的钦宗皇帝,居然只能依靠一个江湖术士前来御敌。结果这位名叫郭京的江湖术士和他所谓的"神兵"根本无法驱散女真铁骑。最终,徽宗和钦宗两位皇帝,以及众多的王亲贵胄成为金军的俘虏。
或许很多人都在奇怪,曾经在西北拓边,号称"西军"的北宋精锐为何无法挽狂澜于既倒?毕竟,在日后的和尚原之战中,"西军"余脉也曾重挫金军锋芒,稳固了南宋在川陕的防务。实际上,这支曾经在西北战场创下赫赫战功的北宋"西军",在童贯掌控西北军政大权之时,就已经在实际上土崩瓦解。只不过,"西军"在面对更加衰败的西夏军队,以及方腊的农民起义军之时,还显示出一定的战力。所以,让很多人误以为这支规模庞大的军队继承了"西军"的衣钵,在对外作战时尚有余勇可鼓。但是,童贯麾下的"西军"在幽州与早已今非昔比的契丹军队相遇之时,不仅拥有兵力上的优势,还有一众辽朝降将帮助,结果还是被打得狼狈不堪。而在面对更加骁勇善战的女真铁骑时,能做的也只剩下望风披靡。
当然,徽宗和钦宗两朝那支徒有虚表的"西军",根本不足以代表那支在西北边陲开疆拓土的百战之师。所以,需要从源起、辉煌和没落三个方面分析一下北宋的"西军"。
今天先写第一部分,"西军"的源起。
西军的起源,或许最早可以追溯到太宗朝。虽然,彼时整个北宋的战略重点是与契丹辽争夺幽云十六州的控制权。但是,由于党项李继迁频频在西北边陲进行袭扰,北宋朝廷不得不对这个当时还不起眼的游牧民族进行征讨。只不过,此时的宋太宗继续贯彻执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同时又对太祖时代的宿将勋贵极为排斥。所以,最终派出的统领60000大军的是在史上被称之为"拙于战斗"王超。这位既无将略,又无勇气的王超,之所以能被任命为大军的统帅,唯一的原因就是,他是太宗的最听话的心腹武官之一。
出人意料的是,在这样一位无能统帅的带领下,这支北宋军队居然没有战败,反而击退了党项大军。并不是党项军队无能,而是在王超麾下,有一位在北宋历史上都堪称大将的少年英雄。他就是王超17岁的儿子——王德用。作为朝中勋贵后裔,王德用并没有成为享乐犬马的纨绔,而是追随自己的父亲远征西陲。在面对党项人进攻之时,王德用展示出了过人的军事天赋以及异于常人的勇敢,带领5000人马作为前锋,与党项军队进行了3天的激战,并将其击退。此后,又在北宋大军撤退的途中担纲后卫,迫使老于用兵的李继迁不敢贸然发动攻击。
只可惜,能征善战的王德用并未受到太宗的重用。虽然受到其父的萌荫,王德用在仕途上显得颇为顺利,到了太宗朝已经官至禁军厢都指挥使,并加团练使衔,此后更是一路加官进爵并加观察使衔;在仁宗继位之初已经官至殿前兵马都虞侯、侍卫步兵副都指挥使等官职,并加封观察使衔;最终在75岁的高龄,出任枢密院枢密使一职,并被封为祁国公。但是,与仕途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相比,王德用想要带兵戍边的愿望却很难如愿。只是偶尔,为了加强东北或西陲的防务,才会将其短暂的外放州府。更多的时间,是在庙堂和后方之地担任官职。
其实,北宋的皇帝们之所以不敢让王德用在前线带兵戍边,或许就是为了抑制武将与士兵之间的联系,根本不敢让他们之间产生同仇敌忾的袍泽之情。所以,不仅仅王德用无法在西北前线施展自己的抱负,那些在西北边境树立了极高威望的军事将领,也会立即将其调离原有的防区。比如,另一位曾出镇延州(今陕西延安)和秦州(今陕西天水)的马知节。马知节是太祖朝武将马全义的后代,在成为武将之后,一直在前线效力。直到出镇西北之时,他安抚边民,团结羌人,使得党项不敢轻易越雷池半步。但是,很快这位在西北确立了威名的将领,就被调到了河东、河北,不仅远离了西北前线,也没有在与契丹对峙的前线建功立业。这或许就是北宋一代武人的悲哀!
虽然武人被不断的压制,但是镇守边陲的宋军已经逐渐展示出其所拥有的战斗力。公元996年(宋太宗至道二年),自感兵强马壮的党项人李继迁开始对西北重镇灵州发动围攻。此时的北宋朝廷,除了王超这样的名不符实的将官之外,那些追随太祖、太宗开疆拓土的宿将也丧失了勇气,比如在对契丹时立下赫赫战功的李继隆。所以,面对李继迁的攻击,北宋一味地退让避战。而当时的灵州知州、顺州团练使裴济,率领灵州数万军民,在面对粮饷、后援被隔绝的情况下,坚守孤城数年。直到公元1002年(真宗咸平五年),灵州军民在坚守了6年时间之后,才被党项攻破城池。
灵州的失陷对于北宋有着致命的影响,不仅失去了灵州附近富饶的土地,更丧失了汉唐以来的牧马基地。同时,割裂了北宋与西北游牧民族的联系,让党项得以"略吐蕃骏马,收回鹘精兵",继续加强自己的实力。在战略上遭遇重大打击的北宋朝廷,不仅没有对畏战的前线将领,以及庙堂掌控中枢的人进行责罚,真宗皇帝反而下诏安慰百官。如此的赏罚不明,再加上重文抑武的进一步加深,北宋在军事方面进一步败坏。所不同的是,由于长期在西北地区与党项等游牧民族交锋,地处西陲的北宋军队,在单兵的作战能力,以及基层军官的武力水平方面得到巨大的提升。
比如,宋夏之间的三场大战似乎,都证明了北宋军队的单兵战斗力。三川口之战,由北宋大将刘平等人率领的万余宋军,在面对近10万西夏大军之时,不仅没有消极避战,反而与占据地形优势,并且拥有兵力优势的西夏大军鏖战一日,给予西夏大军重大的杀伤。在日后的好水川之战中,也几乎是一次"往日重现"。当宋将任福带领的18000人遭遇西夏10万大军的包围之时,也没有惊慌逃窜,而是军队人困马乏、缺乏补给之际,在军队难以展开运转的狭窄地域,与西夏大军展开血战。而到了定川寨之战,葛怀明的万余宋军,在被10万西夏大军包围之后,依然能够坚守数日,还屡次组织军兵进行突围。直到水源被西夏断绝之后,定川寨才被攻破。
这三场大战,除了证明北宋官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并不像后世描述的那么羸弱之外,同时也暴露了北宋在作战时的两大弊病。首先,就是制定战略战术的都是文官集团,这些位居高位的文官不去考察战场情况,也不去前线实际作战,所以制定的各项战术无异于纸上谈兵,一次次的将宋军送到了西夏人的包围圈;其次,此时的高级军官,大多提拔于行伍,虽然在作战时不缺乏勇敢,但是也不会根据战场形势进行灵活应变,只能机械的执行文官集团制定的战术规划。所以,必须在武官方面出现巨大的改变,才有可能保证日后出现威名赫赫的"西军"。
当然,由于范仲淹的出现,让这个等待很快成为现实。范仲淹在出任延州知州之后,打破了以往出征之时按军级高地出战的制度,而是将自己统辖的军队分为六支,分别由6名将官进行统辖。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提高训练的质量,也避免了"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尴尬局面。同时,范仲淹极力选拔有能力的军官担当重任。比如,北宋名将狄青就是范仲淹的部下,在与西夏作战时屡立战功。而北宋著名的将门"种家",最初的种世衡也多次得到范仲淹的提携。
正是出现了范仲淹这样的统帅,以及狄青、种世衡这样的大将,北宋在西北战场逐渐稳定了局面。也从此时开始,"西军"才真正的开始崛起,并逐渐开启了"西军"在开疆拓土的辉煌时代。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4115.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观察哨,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