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军事 > 今天是他100周岁生日!祝与党同龄的王希季院士生日快乐!

今天是他100周岁生日!祝与党同龄的王希季院士生日快乐!

时间:2022-07-06 12:46:21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少年航天局 栏目:军事 阅读:73

今天

是一位老人的百岁生日

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王希季

是目前在世的“两弹元勋”中

最年长的一位

让我们一起祝这位中国科研史上的传奇人物生日快乐

白族天才少年的
工业报国路

1921年,王希季出生在云南昆明的一个商人家庭,在他10岁那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家中在汉口的商号被冲的荡然无存,一夜之间王家血本无归、债台高筑,父亲为此到处躲债。因为家道中落,王希季的父亲希望儿子可以学一门手艺尽快地补贴家用,就这样,王希季便进了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附属初中。在中学时期,他把学校图书馆的书看了个遍,而且还成为了学校的运动健将。

谁知,三年后,王希季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科。书读了一年后,他听说北大、清华和南开大学迁往昆明,组成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还在昆明正在举行招生考试,在同学的怂恿下,王希季报名参加了考试。“当时心里想的是,即使考不上,也可感受一下考场的感觉,为今后参加高校入学考试积累经验。”结果,这一试不要紧,他直接被西南联大机械系录取了。这让王希季一下子成为了当时的风云人物。

这一年,跟王希季一同考入西南联大的还有杨振宁和许渊冲!当时西南联大流传着“湖北朱、安徽杨,外加许二王,理工文法五堵墙”。朱光亚、杨振宁、许渊冲、王传纶、王希季并称“西南联大五才子”。

天才的路上,并不都是一路绿灯。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他参加机械学考试,导师刘仙洲教授要求设计准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当时王希季的计算尺只能估算到两位,他便没太在意,直接估算了两位就交上去了。结果试卷发下来,就是因为没有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王希季得了0分。刘仙洲说,作为一个设计人员,首先要明确实际要求,然后千方百计地满足设计要求,你这一点做不到就是不合格。多年后,王希季对这个0分始终“耿耿于怀”。他说:“刘先生给了我0分,让我终身受益。搞工程的人必须要坚持零缺陷。我考试中的小数点下三位就是缺陷。如果有缺陷,工程就会变成0。”“可以说没有昨天的零蛋,便没有今天的导弹。”

1942年,王希季从西南联大毕业,进入了一家兵工厂。几年后,有一个公费留学的考试机会,王希季听说后便去试了一试,于是就考上了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就读动力与燃料专业。

就在王希季想继续攻读博士时,他偶然间在《纽约时报》上看到了一张照片:解放上海之后,人民解放军露宿街头,不进老百姓的家。

看到后,王希季泪流满面,他说:“我是在军阀间互相打仗,国家被蚕食、被分治的状态下长大的,有生以来首次看到真正老百姓的军队,感受到了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我为此而欢呼。决心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王希季一分钟也等不及了,他和几十名中国留学生一起踏上了驶往祖国的“克里弗兰总统号”,同在船上的还有华罗庚先生、朱光亚先生等人。在香港逗留期间,华罗庚在船上发表《告留美人员的公开信》:“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

攻坚克难,越挫越勇

“麻袋”后面的总指挥

回到国内后,王希季突然接到通知:到保密单位上海机电设计院报到。王希季过去后才知道,这个上海机电设计院是要做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把中国第一枚火箭搞上天的人,在受命研制火箭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任何这方面的知识,他只是一位搞热电厂发电的专家。但为了国家需要,王希季毫不犹豫点头答应。

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攻关的过程十分艰难。有时碰到一些连自己都没接触过的新东西,王希季常常是头一天晚上啃书本,第二天就给大家上课传授。在许多基本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王希季他们土法上马,没有电子计算机,他们就用手摇计算器,用双手计算大数据,24小时三班倒,一个月左右,才算出一条弹道来。

条件有多简陋?把稻田当做发射场;没吊车,用辘轳绞车把火箭吊上发射架;没打压泵,就用打气筒打压,给火箭加燃烧剂、助推剂;没有自动的遥测定向天线,就靠几个人用手转动天线来跟踪火箭;没有指挥所,王希季坐在用麻袋堆积而成的“司令部”里;没步话机也没电话,他就扯着嗓子大声喊……

用麻袋堆起来的探空火箭发射指挥所

功夫不负有心人,1960年2月19日16时47分,这枚完全由王希季等科研人员设计、研制的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成功发射,虽然它的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但毛泽东在上海参观依旧激动地说:“了不起呀,8公里也了不起!我们就要这样,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下去!搞它个天翻地覆!”

两个月后,“T—7”在新建成的发射场上发射成功,飞行高度从8千米发展到60千米,随后发射的“T-7A”更进一步将飞行高度提高到115千米。

之后,王希季又开始主持中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总体方案论证和设计工作。

两年后,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型号设计工作也落到了他的肩上。

这意味着,在即将收获胜利的时刻,王希季需要离开火箭事业,进入全新的研究领域,再一次接受全新的挑战。

王希季进行火箭发动机试车

接受任务后,他带着科研人员全力攻关,大家集思广益,突破一个个高难度技术难题,很快提出了几套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推敲、论证,最后确定了一个从我国国情出发,将可行性与经济性有机结合在一起,以“长征号”运载火箭的能力为基础采用弹道式返回方式的技术方案。经过先后数十次实验,终于将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送上了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在全球航天界引起轰动。

1975年,我国第一个返回式卫星成功回收

1980年后,王希季又先后负责研制和成功发射了6颗卫星,并负责提出了第2和第3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技术方案,并负责完成了这两个型号方案的阶段研制工作。中国的返回式卫星技术取得突破,王希季起着关键和主要作用。

老当益壮,高瞻远瞩

祖国不会忘记

1993年,已72岁高龄的王希季早已满头白发、步履蹒跚,此时他本可以把机会让给年轻人,自己去安享晚年。但是从他眼神中依然还能见到那坚毅的光芒。他决心要为技术创新、国家发展而不懈奋斗。王希季参与过无控制火箭技术和回收技术两门新的学科,便创造性地把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

作为空间返回技术学科的带头人和中国空间事业开创人之一,他于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右二为王希季

那时,已经78岁的王希季突然红了眼眶。

他说:“祖国没有忘记我!”

坚持真理的少数派

支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以飞船起步

“在技术问题上不能少数服从多数,而是要尊重客观规律。”王希季没少当过“少数派”,没少讲过别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

上世纪80年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时,大部分人的意见是紧跟国际潮流发展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为此,王希季专门写出题为《重复使用的并不都是经济的》长篇论文,指出耗资巨大的航天飞机不符合国情,他的观点逐渐将业内专家引向发展载人飞船的方向上来。

一生坚持尊重客观规律的“倔老头”王希季赢了,最终引领着中国载人航天从飞船起步,所以才有了神舟系列飞船,才有了杨利伟、翟志刚等一批批航天员顺利飞天、遨游太空。

王希季与航天员在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前合影

王希季在神舟八号载人飞船出厂评审会上发言

90多岁时,他依然活跃在办公室,仍然不知疲倦地,为中国航天发展思考、研究,仍然不知疲倦地为中国航天发展献计献策,满头白发的他手边总是拿着一个小本子,那上面记录着密密麻麻的科研数据…… 王希季曾经说过“这些事情我们之所以能够成功,一是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二是靠‘两弹一星’精神”。他用毕生时间求学和一次又一次转行的爱国精神,还有那不惧艰险、刻苦钻研的科学创新精神......他奋斗一生,让中国的星辰,闪耀在世界的天空中!世纪报国路拳拳赤子心今天,让我们所有人一起把最美好的祝福、最真诚的感谢送给百岁老人——王希季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4619.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少年航天局,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