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史诗般的远征,你知道吗?
时间:2022-07-06 12:49:11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普中国 栏目:军事 阅读:99
提到阿里,你会想到什么?
纯净的蓝天,清澈的湖水
连绵的雪山,碧绿的草地……
但你可能不知道
这里也是西藏和平解放的
第一块土地
71年前
为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进藏先遣连将士翻越昆仑山脉
进行了一场史诗般的远征
高寒、缺氧、没有道路……
无法阻挡先遣连前进的步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作出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战略决策,并制定了以和平方式解放西藏的方针。
1950年7月31日,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进藏先遣连带着为大部队探路的任务,从新疆于田普鲁村出发,踏上征程。
这支由7个民族、135名将士组成的连队,也成为了第一支踏上雪域高原的人民军队。
西藏和新疆中间隔着昆仑山脉,平均海拔5500至6000米。终年积雪、高寒缺氧,根本没有道路。先遣连出发时,甚至连一张能指明路线的地图都没有。
对于先遣连的战士来说,零下40度的高寒天气并不能阻止他们前进的步伐,严重的高原反应才是最大的挑战。战士们头痛、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越来越严重。
进入藏北高原开始雪地行军后,战士们又遭遇严重的雪盲症,很多人的眼睛泪流不止、什么也看不见。最终,他们靠用锅灰抹黑眼圈和马尾编织的眼罩,才走出了雪原。
1950年9月9日,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行军,先遣连到达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并继续向藏北腹地推进,于10月30日驻扎到藏族群众较多的扎麻芒堡。
缺粮、缺水、缺盐、缺药……
先遣连战士一守就是七个月
扎麻是一种生长在戈壁滩的多刺植物,芒堡在藏语中意为“很多”,扎麻芒堡指“生长了很多扎麻的地方”。扎麻芒堡海拔4571米,高寒、缺氧、缺水,条件异常艰苦。进入冬季后,藏北高原完全被冰雪覆盖,战士们住在冰冷的地窝子里,靠扎麻做饭、取暖,度过了严冬。
在扎麻芒堡驻扎期间,先遣连与阿里当局派出的全权代表才旦朋杰和扎西才让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和平谈判,最后双方达成《五项协议》,其中包括:
人民解放军保证尊重藏族风俗、宗教信仰,实行民族平等,保护藏民利益;
不干涉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和内部事务等。
从1950年10月30日先遣连驻扎到扎麻芒堡,到1951年5月28日后续部队的到达,先遣连的战士在这里坚守了七个月。
10月下旬,昆仑山被大雪封闭,从新疆方向送来的补给彻底断绝,战士们不得不靠打猎为生。
面临饥饿、寒冷、缺少医药和食盐,许多战士患上了严重的高原病,不断有战士牺牲。据战士回忆,最多的一天,先遣连共举行了11次葬礼。
先遣连总指挥李狄三在病危之际,仍然拒绝使用仅有的1支盘尼西林,成了先遣连牺牲在扎麻芒堡的最后一人。
直到1951年5月,随着后续部队的到达和补给运输线的接通,先遣连才从死亡威胁中挣脱出来。
1951年,先遣连被授予“进藏英雄先遣连”称号,并为全体同志记大功一次。
“就算只剩下一个人
也要像钢针一样扎在阿里的大地上”
1951年8月3日,进藏先遣英雄连和后续部队一起抵达阿里曾经的首府噶大克,并举行了隆重的升国旗仪式。
经过一年零三天艰苦卓绝的行军,英勇的先遣连实现了“就算只剩下一个人,也要像钢针一样扎在阿里的大地之上;就算只剩下一个人,也要把红旗插到噶大克”的誓言,完成了“挺进藏北、解放阿里”的使命。
藏北高原上,总共留下63位先遣连烈士的忠骨,他们将永远守护着阿里和这片雪域高原。由于无法获知他们准确的家庭住址信息,20多名先遣连烈士的烈士证至今还未发出。
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上,“进藏先遣连”的旗帜与“大渡河连”“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塔山英雄团”等英雄的战旗一起,走过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
英雄已不在
但英雄的故事将永远在雪域高原流传
向英雄致敬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
制片人/王兴栋 主编/马玮璐
总台央视记者/李伟 杨瑾 顾问/俞江
剪辑/梁玮升 编辑/杜显翰
©央视新闻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4690.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普中国,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