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的常见误区
时间:2022-07-06 12:52:48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CNKI智慧科普聚合平台 栏目:安全 阅读:67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安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汶川地震以后,公众对地震科普知识的需求急剧升温,应急科普(安全、减灾、救援)蓬勃发展。然而,一些地震科普内容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有的甚至违背科学原理。灾害教育本应是救命的,而教授错误知识,则容易发生不该发生的伤亡。下面我们来纠正这些错误的观点。
“震级”和“烈度”
一次大的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这个地震在不同震中距的地点造成的震动是不同的,也就是有不同的烈度。一般而言距离震中越近,地表破坏情况即烈度越大。
在很多科普场馆的解说中,常有这样表述振动台的地震强度:“让我们体验一下7级地震的感觉”“现在让我们体验8级地震的感觉”。显然,这是把“震级”和“烈度”两个科学概念混淆了。正确的表述为:“让我们体验一下地震烈度7度时的感觉”或“让我们体验一下地震烈度8度时的感觉”。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卖房广告语:“这座建筑物能抗8级地震。”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广告中所指的应该是抗震设防烈度标准。
地震应急避险一般人一谈到地震安全的话题,先想到的是:“遇到地震我该怎么办?”这也是地震科普知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安全不是绝对的,安全教育的目的是尽量避免发生“不该发生的伤亡”。对学校而言,坚固抗震的建筑是前提,再加上科学有效的应急避险措施,就能把“不该发生的伤亡”降到最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物抗震设防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等建筑物越来越安全。主流地震科普观点认为:地震应急避险应该分为两个步骤,那就是震时就近避险和震后快速疏散,而不是一跑了之。2017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了《中小学校地震避险指南》。指南中指出,震时避险的方法按照建筑物性能划分:当建筑物抗震性能强时,震时一律引导就近躲藏(伏地、掩护、抓住);当建筑物抗震性能一般及低下时,能快速疏散的人员,震时迅速撤离到室外安全地方;在短时间难以撤离的人员应就近躲藏。震后疏散的目的是防止主震后的余震引起房屋倒塌而造成的伤害。该标准根据“有序、安全、快速”的原则,对震后疏散的方法和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
提倡避震三部曲:伏地、掩护、抓牢关于地震应急避险如何做,众说纷纭,我们倡导“求生有方法,知识无定论”,“震时躲避,震后快速疏散”,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选择合适的应急避险方法。
“生命三角”求生法的倡导者是加拿大人库普,号称“全世界最有经验的救援队队长”。他认为:地震来临时,要在能形成三角形空间的位置躲藏。“生命三角”由此得名。库普还批判了各国地震救援机构推行的传统避难方式。
这些言论很快受到了各方的批评。美国红十字会、加州州长紧急服务办公室和地震专家纷纷发文,对“生命三角”的不合理性进行论证和批判。
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生命三角”求生法在中文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大众希望学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殊不知,“求生有方法,知识无定论”。加之,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没有审核消息来源、“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等因素,“生命三角”求生法在我国传播甚广,甚至被当作教条与真理。我们有必要作简要分析。
三角空间是稳定的,不过,在地震发生时,人们无法预知地震发生后建筑物倒塌发生的方式与类型,也就无法知道何地会有所谓的“生命三角”空间。
房屋倒塌与坠落物伤害比起来,前者是小概率事件。所以我们提倡避震三部曲:伏地、掩护、抓牢。但很多人又要说,专家站着说话不腰疼,不结合国情,房屋不抗震,发生像汶川大地震这样的罕见巨灾,不是等死吗?
我们不能仅靠灾害教育来解决所有问题,关键还是要把房子盖结实(由于北川地理位置特殊,部分遇难同胞因山体垮塌被掩埋而不幸死亡,这属于地震次生灾害)。如果是在老旧平房或者未经过抗震设防的房屋内,能在10秒左右跑到空旷场地,当然可以跑。
我们希望通过科学的传播,以避震三部曲来取代人们脑海中的所谓“生命三角”。
首先,避震三部曲是现实经验的总结。
此类案例很多,不胜枚举。当然,我们不能以几个案例就证明某种方法的不合理性,但可以运用概率性思维,以房屋倒塌与坠落物伤害相比,前者是小概率事件。因此,我们提倡避震三部曲。
其次,历史经验亦提倡“伏而待定”。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56年1月23日)午夜,陕西华州(今陕西华县)发生8级地震,军民奏折上有名的死者八十三万余,这是中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经历了这次地震的进士秦可大,不仅详细记载了当时地震的全过程,而且在《地震记》中总结了遇到地震时“率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的经验。
也就是说,当面临一次大地震时,人们往往来不及躲避,最好就近寻个安全角落(如柜或土炕的一侧),伏在地上,注意保护头部和脊柱,等待震动过去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简单说,就是伏而待定。古人这个方法很有效,唐山大地震时也得到了验证。
同时,在地震多发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等,科普主流观点也提倡地震应急避险三部曲。
那为什么说要震时躲避呢?因为时间有限,6级以下地震晃动的时间为10秒左右,没等人反应过来,可能地震就结束了。如果人们在一楼,10秒左右可以到达空旷场地,当然就可以疏散,不过需注意保护头部。7级地震晃动的时间为20秒左右,8级地震晃动的时间为50秒。在较高楼层或者人员密集场所,人们从容疏散撤离时间有限,如果不经过有序训练,反而容易造成踩踏等事故。
为什么震后要快速疏散呢?这是预防可能到来的更大级别的“余震”。
综上所述,地震来临时,我们提倡“伏而待定”,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习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结合实际科学处理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5004.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CNKI智慧科普聚合平台,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