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导”科普万花筒 (88)俄乌冲突中采用的精确制导武器(中)
时间:2022-07-06 12:56:30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国防电子信息 栏目:军事 阅读:131
媒体在俄乌冲突报道中,经常提到“精确制导武器”这一军事术语。它曾在1991年海湾战争出现在公众视野,并在随后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或军事冲突中,伴随着“定点清除”、“指哪打哪”等频频出现。
在这次俄乌冲突中,据相关报道和发布,俄罗斯为了使乌克兰“去军事化”,采用精确制导武器,以瘫痪乌克兰的军事设施,其中就包括打击乌军的空军机场、指挥所、海军基地以及S-300和BUK-M防空导弹的雷达站。
S-300防空导弹的全高度搜索雷达(资料图片)
雷达可谓精确制导武器的“眼睛”,雷达站被瘫痪,意味着导弹的“眼睛”被打瞎,其中的S-300和Buk-M防空导弹就将失去作战能力,成为一堆摆看的“道具”。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几款防空导弹的基本性能。
1. S-300防空导弹
S-300武器系统(资料图片)
S-300(C-300)是第三代防空导弹武器的典型代表之一。它是苏联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研制的中高空、中远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北约称之为“格龙布”(SA-10)。S-300发展了多种改进型。
S-300ΠМУ(C-300PMU)系统可拦截现代作战飞机和巡航导弹,有一定的反战术弹道导弹能力,最多可同时制导12枚导弹拦截6个目标,制导方式采用末段TVM制导。基本火力单元由制导照射雷达、发射装置、筒装导弹组成,并配用了低空补盲雷达,独立作战时增配三坐标目标搜索雷达和雷达升高塔。
S-300ΠМУ1(C-300PMU1)增强了反导能力,增大了射程,增加了反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系统的自主作战能力、训练的水平和标准也得到显著提高。导弹系统直接采用三坐标目标搜索雷达,全部使用主发射装置。
S-300ΠМУ2(C-300PMU2)又称“骄子”,扩大了对空气动力目标的杀伤空域,增强了系统与其它地空导弹武器系统联网使用的能力。
S-300垂直发射车(资料图片)
S-300(C-300)系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由起初以反空气动力目标为主,发展成为反空气动力目标与反弹道式目标一体化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在第三代防空导弹武器中,S-300可与“爱国者”-2匹敌。
2. BUK-M防空导弹
BUK-M防空导弹,又称“山毛榉-M”防空导弹。在俄罗斯、白俄罗斯、阿塞拜疆、委内瑞拉、格鲁吉亚、埃及、塞浦路斯、塞尔维亚、叙利亚、芬兰和乌克兰服役。在乌克兰军队服役的主要是“山毛榉”和“山毛榉-M1”。
BUK-M1防空导弹(资料图片)
“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以发射连为基本作战单元,装备1辆指挥控制车、1辆搜索雷达车、6辆发射车和3辆装填/发射车,具备独立作战能力。
“山毛榉”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整套移动式导弹系统由战斗部分与保障部分组成。战斗部分包括:指挥车、目标搜索雷达车、地空导弹、发射车、发射装弹车;保障部分包括:技术保障设备与教学训练设备。作战时导弹系统需要先用搜索雷达发现目标,然后交由火控雷达追踪和照射目标,在目标进入射程后发射导弹,导弹上的导引头会自动跟踪目标的反射波、飞向目标。
“山毛榉-M2E”防空导弹(资料图片)
“山毛榉”防空导弹改进型包括:“山毛榉”-BUK-M1-2防空导弹系统,美国代号SA-17,北约代号称“灰熊”Grizzly,是当今“山毛榉”导弹的代表,于1995年进入俄陆军服役。
“山毛榉”-BUK-M1-2由指挥车、雷达车和自行式导弹装填发射车等几部分组成,用于替换早先的9K37“山毛榉”,保持了“山毛榉”导弹结构体系的主要特点,将目标通道的数量提高了好几倍,以对抗大规模现代武器的空中袭击和导弹攻击。(来源:国防科技大学“科普中国”共建基地)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5359.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国防电子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