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军事 > 战机被空空导弹锁定,可否快速降落或熄火躲避,还有机会逃脱吗?

战机被空空导弹锁定,可否快速降落或熄火躲避,还有机会逃脱吗?

时间:2022-07-06 12:57:32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时空通讯 栏目:军事 阅读:13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军用兵器也越来越发达,但不管怎么发达,都是在矛与盾的较量中前行,攻击武器就是矛,越来越尖锐,似乎攻无不克;但防御武器就是盾,也越来越厉害,似乎可以抵御一切,固若金汤。

这就是矛盾这个词的由来和意义。那么是空空导弹无坚不摧呢,还是战机厉害可以规避一切打击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空空导弹导弹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很多,要说起来话太长。即便按发射的坐标,也就是发射点和针对目标来分类,就有陆基导弹、海基导弹、空基导弹之分,就是分别从陆地、海上、空中发射的导弹。

具体说就更多了,有地地导弹、地空导弹、岸舰导弹、潜舰导弹、空舰导弹、空空导弹、舰空导弹、舰地导弹、空地导弹、潜地导弹、舰舰导弹、空舰导弹等等等等。

空空导弹的“空空”,从字面意义理解就应该知道,这种导弹是空中对空中的导弹,因此也就是飞机上发射打飞机的导弹。空空导弹是目前各类战机的主要武器之一,还可作为加油机、预警机等非作战飞机的防御武器。

像各种导弹一样,空空导弹也是由制导装置、战斗部、引信、动力装置、弹体和弹翼等结构组成,与机载火控系统、发射装置、测试雷达等共同形成一整套武器系统。空空导弹与其他针对飞机的导弹相比,具有反应快、机动性能好、尺寸小、重量轻、使用灵活方便等特点;而与歼击机常用的机关炮相比,又有射程远、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的优势。

空空导弹的制导方式主要有红外制导、雷达制导以及复合制导等方式。红外制导就是通过探测目标热辐射,比如飞机的尾气、湍流,一旦发射就自动跟踪追击,能否甩掉就看运气了;雷达制导就是根据雷达接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形成控制信号。

雷达制导分为主动制导和半主动制导两种,主动式雷达装在导弹上,半主动雷达装在飞机上。复合制导则开始采用程序控制或惯性制导,中段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末端采用主动雷达制导,最终将敌机一举摧毁。

战斗部一般装有高能常规炸药,也有的用核装药,其中有引爆的引信,多为红外、无线电或激光等类型的近炸引信,还有触发引信。近炸引信就是当导弹到达目标飞机附近杀伤范围时,无需碰撞机体,就会通过红外、无线电、激光等触发爆炸,从而通过爆炸的弹片和冲击波重创飞机;而触发引信则在击中敌机时触发爆炸。

空空导弹有格斗弹和拦截弹两种。格斗弹是战机近距离格斗使用,多采用红外制导,发射后就不管了。这种导弹最小发射距离约300米,最大发射距离可达18km,迎头攻击可达25km。格斗弹机动能力很强,横向过载可达30~60G。

拦截弹可分中距、远距导弹,中距导弹射程一般在25~100km之间,100km以上射程的为远距导弹。

战机规避导弹攻击的能力导弹作为一种攻击武器,对目标的摧毁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精准;战机为了规避导弹的攻击,就做得速度越来越快,机动性越来越强,还有隐形飞机等许多防御措施。

所谓隐形飞机并不是人眼看不见,而是雷达无法“看见”。主要是运用改变外形减少雷达波反射,运用各种防雷达波的材料、涂料等措施,实现反雷达、防红外线、反电子、反声波探测的目的。

除此之外,战机应对导弹攻击的主要办法还有预警、热诱弹、过载机动等方法,规避导弹攻击,设法死里逃生。

所有战斗机都装有安全警报装置,在被敌方雷达照射时,会被传感器探测到,从而发出警报提醒飞行员注意。一般有较弱雷达照射,表示已被敌方发现;如果出现较强的雷达波持续照射,则证明已经被敌方锁定,导弹可能已经在攻击途中。

在影视里常听到战机飞行员惊呼:我已经被火控雷达锁定!就是这个意思。现代战机,还装有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被这类导弹锁定也能够侦测到发出警报。一旦被导弹锁定,飞行员就必须使用多种手段来躲避导弹攻击了,最后能否逃脱这死神的追命,就要看飞机的性能和飞行员的本事了。

应对导弹攻击的第一道防线是释放干扰弹,包括热诱弹和干扰箔。我们在战机表演时,看到战机尾巴后面会突然出现天女散花一样的“烟花”,这就是热诱弹,也叫热焰弹,是战机通过向后面侧面投放燃烧的铝、镁等燃点低的金属,在机身后面和周围产生大量热量,用来干扰红外导弹的攻击,让自己得以生存。

而干扰箔则是向空中抛洒出大量金属箔条,这些细小的箔条会在空中快速散开,形成一团团亮丽的箔条云,敌方雷达就会被这些箔条云阻挡而看不到真正的目标,战机就有机会抓紧时间甩掉导弹逃之夭夭。

第二道防线就是最后的生命线了,只能靠飞机性能和飞行员的本事了。这种本事一般称为10秒躲避导弹追杀,这种躲避方式既需要战机性能和飞行员能力,也要靠运气。如果距离发射点太近就连神仙也救不了。

导弹在射程之内的攻击大致有三个阶段,即发动机推力阶段、惯性气动阶段、强弩之末阶段。在刚刚发射时依靠发动机推力前进,这个时候速度和机动性最高,机动载荷可以超过30个G;当导弹燃料消耗殆尽后,完全依靠惯性飞行,在空气阻力下,机动载荷就下降很快;到强弩之末时,机动载荷就在5个G以下了。

导弹在发动机推力阶段,被称为不可逃逸区,一般在射程的50~60%以内,在这个区间,目标飞机是极难逃脱打击的;而比较容易逃脱打击的阶段是在强弩之末,也就是导弹射程的最后四分之一阶段。

战斗机飞行员在训练中,一般要求能够耐受8~9G的过载,因此在躲避中远距离导弹攻击时,就要利用战机的速度和机动能力来躲避了。这时就要看是导弹机动载荷能力大,还是被追击的战机和飞行员机动载荷能力大了。

那么可以紧急降落或关闭发动机规避吗?这并非本人胡思乱想,而是有朋友这样问,所以也说一说。

当已经被敌方锁定,并已经发射了空空导弹,飞行员可以采用关闭发动机或马上降落飞机来规避打击吗?可以肯定地说,不行。

前面说了,如果在导弹攻击的不可逃逸区,除了紧急抛洒干扰箔或热诱弹等干扰措施,依靠紧急机动过载是来不及的;而当自己在导弹不可逃逸区以外被攻击时,除了干扰箔和热诱弹,还可采取机动过载,也就是高速飞行和快速变换方位。

战机降落并不是一个突然摔落,而是一个减速缓慢降落的过程,怎么能与战机高速和机动逃逸相比呢?而关闭发动机的飞机突然失去动力和升力,除了滑翔慢慢降低,就是一头往地上栽下。滑翔速度则会越来越慢,且很难机动,如何能逃过导弹追击?

如果在很高空中关闭发动机一头栽下,在飞机性能很好且飞行员有很高的技能条件下,还有可能重启发动机并改出螺旋,但根本无法逃过导弹追击;如果在低空,瞬时就坠毁了,无需导弹打击也完了。

因此,当导弹追来时,紧急降落或关闭发动机都无法改变被摧毁的命运。就说这些,欢迎讨论,谢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5420.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时空通讯,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