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安全 > 本轮疫情将持续多久?加强免疫有必要吗?中疾控专家解读

本轮疫情将持续多久?加强免疫有必要吗?中疾控专家解读

时间:2022-07-06 13:02:36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普健康教育中心 栏目:安全 阅读:84

4月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介绍,3月1日至4月5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176455例,波及29个省区市,总体呈现流行范围广,规模性疫情与散发疫情交织,外溢病例及续发疫情多发等特点。

疫情将持续多久?

吴尊友:取决于防控策略及落实力度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目前疫情状态持续的时间,取决于我们的防控策略、以及防控措施落实的力度。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从严从实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近期呈现的疫情多点散发的形势很快会得到好转。

由于受全球第四波疫情的影响,特别是周边国家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疫情高位运行,使得我国“外防输入”压力特别大,一定要坚持落实疫情的“四早”政策,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落实四方责任,把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理解和配合防疫工作的开展,提升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明确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把常态化防控的个人措施落实到位,例如戴口罩、保持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

奥密克戎造成的死亡数更高?

吴尊友:多项预防措施可降低病死率

吴尊友表示,关于奥密克戎毒株流行造成死亡人数高于同期德尔塔毒株流行导致的死亡人数,是对外国公开数据的再分析。比如,英国2021年8月至10月,即德尔塔毒株流行为主,死亡率为每10万人口16人死于新冠,而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即奥密克戎毒株流行为主,死亡率为每10万人口22人死于新冠。同样,美国在2021年8月至10月的死亡率是每10万人口40人死于新冠,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死亡率是每10万人口42人死于新冠。

根据特区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截止4月5日,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计超116万人感染,累计8136名死亡病例,病死率为0.70%。由奥密克戎引发的香港第五波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其前4波疫情造成的死亡总数还高出很多。

今年1至3月,我国累计报告病例十余万人,其中重症和危重症197例。与国外相比,我们国家新冠肺炎病死率低的原因是一直在采取多项措施预防或减少死亡。

第一,早发现疫情,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完全规避了大量病例出现对医疗资源挤兑造成的死亡。

第二,对所有感染者进行管理,以便对轻症转成重症的病例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提供医疗服务,规避了他们的危重或者死亡的发生。

第三,对于重症病例,特别是危重病例,采用恢复期血浆或特效中和抗体,有效减少了可能出现的死亡。

第四,广泛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全程接种新冠疫苗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88.18%

雷正龙介绍,截至4月5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2亿8358.6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12亿7872.4万人,已完成全程接种12亿4322.6万人,覆盖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90.70%,全程接种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88.18%。完成加强免疫接种7亿569.3万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1951.2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亿2418.2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1282.3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亿4658.2万人。

疫苗接种加上有效的个人防护,

是当前新冠疫情防控最有效的手段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染强度大、传播速度快、传播过程隐匿的特点,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感染风险的增加。对于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来说,降低重症和死亡最好的措施还是接种疫苗。 接种第三针后免疫水平大幅提高异源接种抗体滴度更高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目前使用的各种新冠病毒疫苗,随着时间推移都出现了保护水平下降的情况。采用增加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剂次的免疫策略,提高保护效果或免疫效果已成为全球共识。

他表示,在奥密克戎流行的真实世界当中,可以看到接种三剂次灭活疫苗后其保护效果与两剂次疫苗相比,不但免疫水平大幅提高,而且有研究显示保护效果增加显著。也有研究数据显示,目前,我们所执行的异源接种加强免疫抗体滴度增加的幅度比同源加强免疫更高。

“国家确定了同源加强免疫和异源加强免疫策略,都是为了提高免疫水平、提高保护效果。目前当务之急是尽快全程接种疫苗、尽快完成加强针的接种,应种尽种,这是目前主要的努力方向。”王华庆说。

来源: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5698.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普健康教育中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