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彭熹院士:奋斗一生 献身盐湖
时间:2022-07-06 13:05:42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中国科普博览 栏目:人物 阅读:77
作者: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文章来源于科学大院公众号(ID:kexuedayuan)
——
我国盐湖科技事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数位老一代“盐湖人”的贡献。他们终生扎根西部、刻苦钻研,研究西北苍凉的盐湖,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他们将自己的智慧、才华和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的盐湖科技事业。这其中,有一位科学家用他的学问,他的精神,他的品格,诠释着“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厚重与崇高,他就是中科院青海盐湖所张彭熹院士。
张彭熹院士
张彭熹(1931--2014),盐湖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盐湖地球化学研究,多次组织开展全国盐湖资源调查,证实了我国盐湖具有多大富全的特色,查清了青海盐湖中蕴藏大量钾资源,为建设青海钾肥生产基地提供了依据。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开拓了盐湖年代学、盐湖古气候古环境、盐卤稳定同位素和低温地球化学等研究内容,解决异常钾盐蒸发岩成因问题,完善了现代盐湖钾盐形成模式,为建立比较完整的盐湖成盐演化、成矿规律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出身贫寒,好学上进
个人的成长环境很容易影响性格的形成,对张彭熹来说也不例外,儿时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坚毅上进的品格。1931年2月5日,张彭熹出生在天津市一个工人家庭里,他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一家五口人主要靠父亲的工资维持,尽管条件艰苦,父母还是在张彭熹6岁时送他进小学读书。在他10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家庭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支柱,只能靠母亲帮人家做针线活和姐姐的微薄工资过活。尽管家境十分困难,母亲没有让张彭熹辍学。
张彭熹小学毕业后,家境的贫寒使张彭熹无力继续求学,12岁的他到火车站铁路部门做了学徒。这是他第一次辍学。三年后,在母亲的支持和鼓励下,张彭熹考入中学继续求学。但是只读了几个月,不幸再次降临在张家人的头上。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姐姐又不幸染疾去世,家庭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张彭熹又一次辍学了。
1947年,只读过几个月中学的张彭熹凭着艰苦勤奋的自学和聪慧灵敏的头脑,考入天津市市立师范学校读书。当时中国的师范学校不收学费,还管吃管住。这样张彭熹既可以继续求学,又不会给家里增添太多的负担。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张彭熹在天津市的一所小学里当教师。
1952年教育事业改革,国家动员青年人员报考大专院校,21岁的张彭熹报考了地质院校,并被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天然气专业录取。四年后张彭熹毕业,填表三个志愿是去“柴达木、柴达木、柴达木”,结果被分配到了北京地质研究所。他还感到闷闷不乐,但没想到仅仅在北京地质研究所呆了7天,就被所里安排和大家一起去柴达木盆地西部茫崖地区从事石油地质研究,是新中国第一批踏进柴达木盆地的地质工作者之一,他又感到格外惊喜。
50年代的中国各行各业还十分落后,他们坐在缓慢的汽车上,一连好几天摇摇晃晃于高低不平、崎岖难行的荒漠山间,时而还有遮天敝日、飞沙走石的风沙、尘暴,柴达木盆地西部茫崖地区的勘探考察留下了张彭熹他们艰辛的身影和汗水。在盆地进行地质调查期间,张彭熹第一次看到盐湖,独特的尕斯库勒湖景色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也许从这一刻起,他的一生就与盐湖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了。
50年代在野外的张彭熹
1965年青海盐湖所成立之时,张彭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组织安排,从中科院地质所调入青海盐湖所,开始了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盐湖地质事业。他从北京地质研究所一名普通的研究实习员,得到侯德封、柳大纲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培养,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不断提高,逐渐成长为盐湖地球化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对组建科学院系统的盐湖地学专业队伍作出了贡献,是盐湖地学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志之所向,无坚不摧
自50年代以来,张彭熹曾多次带队参加我国盐湖科学考察,足迹遍布青海、西藏、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等省区的数百个盐湖,积累大量盐湖基本资料,摸清了我国盐湖的分布、类型、特点及形成规律,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和盐湖化工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1959年,张彭熹带领11名考察队员对柴达木盆地的东台吉乃尔盐湖进行考察。通往湖区根本无路可行,路是他们驾驶汽车一段一段压出来的,下湖没有船,他们就把汽油桶绑在床板上当船用,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下湖作业没有胶鞋,他们就在脚上套一个蓝色粗布样品袋,没几天,脚就被盐结晶磨得皮破血流,一沾上盐水就感到钻心的疼痛。
在湖区工作的张彭熹(中)
工作在湖边,却无淡水用,因为湖水都是饱和的盐卤水。淡水十分珍贵,人人惜水如金。为了节约用水,大家一连好几个月不洗脸、不刷牙,也不刷锅洗碗,甚至汽车水箱里的存水也成了他们的饮用水。溅在衣裤上的卤水“滴水成盐”,硬巴巴的像干牛皮,时间一长裤子就从膝盖处折断。湖区日温差可达20度,白天酷热难熬,夜晚寒冷无比。他和一位二十多岁的队员进行湖区的草测工作,他们在没膝深的沼泽地里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为了赶进度,他俩就在野外露宿不回营地,天黑了,测到哪里就在哪里和衣而眠。就这样奋战了五个多月,完成了东台吉乃尔湖区野外考察的预定工作。
1978年,张彭熹不顾医生因为他心动过缓和低血压不让他出野外考察的嘱咐,坚决要求进西藏考察。当组织上因为他的身体原因劝阻他时,张彭熹恳切地说:“这样办行不行,我立下字据,出了问题自己负责。”组织上经再三考虑,只好批准了他的要求。在札仓茶卡盐湖考察时,把钻机搬往井位要遇到很大困难。盐湖周围都是沼泽,汽车无法进入,只好把钻机卸成零件,人工搬运。
地质勘察中的张彭熹(中)
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地区,空手走路都要气喘不止,何况是负重通过泥泞的沼泽地带,但他们对这些全然不顾,硬是靠手抬肩扛把钻机搬到了井位。有一次打钻,钻深打到47米时突然卡钻,岩心管卡在矿层之中,队员们心急如焚。这时张彭熹外出踏勘回来,见钻机向坑口倾斜,担心钻机倒塌,后果不堪设想。他马上组织打捞钻具。为了打捞钻具,必须在饱含卤水的盐层中扩孔,向下挖掘四米多。沉积形成的芒硝层非常坚硬,钢钎下去只能见一个白印。卤水溅得满脸满身,很快又都变成了盐结晶,白花花的,蜇得皮肤痛痒难忍。
张彭熹带头每天泡在盐卤中。挖到四米多深时,需要往岩心管上挂提篮把它拖上来,这必须潜入水下作业才行。这时张彭熹把衣服一脱,只穿裤衩、背心,毫不犹豫地潜入卤水中。卤水浮力很大,人根本潜不下去,他就让其他队员按住他的头,硬把他压入水中进行水下作业。几个小时一直浸泡在卤水中,冰冷的卤水冻得他脸色发青,面部肌肉不断地抽搐,牙齿碰得咯咯地响,可是提篮还是挂不上。队员们目睹此状不忍心,含着热泪硬是把他拉出了水坑。
第二天,张彭熹又和队员们一起来到钻井处,二话没说就要脱衣服,大家拉着他说:“队长,还是我们下吧。”张彭熹回答:“我有经验,我下。”又是他第一个下水,经过几次潜水作业,最后还是张彭熹把提篮挂上,打捞钻具成功了。
这时的张彭熹已是近五十岁的人了,体重只有102斤。接连几天泡在卤水里,累得筋疲力尽,连一二两饭都吃不下去,只好吃点水果罐头维持。
盐湖野外考察(左一)
数十年来,张彭熹就是这样进行了无数次的盐湖野外考察,长期奋战在渺无人烟的高原、荒漠盐湖区,几乎常年见不到绿色植物,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困难危险,每一次他都一样地忘我工作,不畏盐湖创业的艰难困苦。和他一起共事的很多人都先后调离了地处高原缺氧地区的盐湖研究所,到条件较好的内地和沿海地区工作了,而张彭熹则一直坚持了下来。
千淘万漉,排沙简金
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张彭熹首次编制了《柴达木盆地1∶500000盐湖水化学图》,预测了盐湖钾、镁、硼、锂等资源的分布及远景,指出盆地内钾盐的找矿方向。与地方单位一起考察了察尔汗大型钾镁盐盐湖矿床,东台吉乃尔、一里坪大型锂、硼矿床,为结束我国没有可溶性钾盐矿床的历史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我国钾肥生产基地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为我国未来锂、硼等大型生产企业的建立提供了资源依据。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承担国家科委盐湖专业组下达的“达布逊盐湖现代沉积光卤石的形成及其再生”研究课题,制定了该湖东北湾光卤石沉积带处挖掘沟槽利用晶间卤水再生光卤石方案,经过一个水文年的扩大试验获得成功,为其后的钾肥生产厂广泛采用,为这一时期我国钾肥生产的矿物原料解决了部分燃眉之急。
张彭熹在察尔汗工作站(前排右二)
作为盐湖地球化学的学术带头人,张彭熹开拓了盐湖年代学研究,针对盐湖沉积物的特点,组织建立了14C断代,以及盐类矿物铀系、36C测年,开拓了盐和卤水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新领域;带动了盐湖沉积学、卤水水化学和盐类矿物学的发展。
根据我国盐湖资源特点、开发条件、加工工艺技术储备现状和市场分析,张彭熹提出了盐湖资源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开发远景设想,精心组织了多项盐湖资源的应用、开发研究,组织全所有关人员圆满地完成了“七五”“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青海盐湖提钾和综合利用”研究,取得十一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为我国钾肥生产和盐湖资源的开发做出了贡献。
张彭熹先生对我国盐湖科技做出了伟大贡献,也为我国盐湖科技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赢得了海内外学者的尊敬,在科学界享有崇高的威望。张彭熹先后担任过青海盐湖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还是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青海省环境学会顾问等学术权威。
1993年江泽民视察青海盐湖所时张彭熹汇报科研工作
基于张彭熹丰硕的科研成果和对盐湖事业的特殊贡献,1984年青海省人民政府授予他青海省劳动模范称号。同年,中国科学院授予他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
1986年国务院、国家科委授予他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90年青海省人民政府授予他青海省优秀专家称号。
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1年荣获第七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 。
多年野外科考,张彭熹足迹遍布中国各个盐湖分布区,也为他积累了大量数据和素材,先后出版发表的代表作有《中国盐湖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柴达木盆地盐湖》《西藏盐湖》《内蒙古盐湖》《新疆盐湖》《古代异常钾盐蒸发岩的成因》等。其中,张彭熹院士的《沉默的宝藏-盐湖资源》已经成为后来者认识和了解中国盐湖资源的入门必备书。
张彭熹用双脚丈量祖国的山山水水,也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几十年如一日,张彭熹一直在科研一线勤奋地工作着,把几乎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工作中,白天忙于试验、计算、交流讨论和指导研究生;晚上静下心来,要深入思考学术问题,还要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真正做到了以所为家、以科研为荣,他敬业奉献、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却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他用言行体现了盐湖人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他用热情谱写着人生华美的乐章。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献身盐湖,鞠躬尽瘁。2011年,80岁高龄的张彭熹院士,仍然心系青海盐湖所的发展战略,写信给所长“建议青海盐湖所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继续坚持积累现代盐湖的基本资料(包括新湖区的调查)、开展近代盐湖的成盐演化地质环境及成矿规律研究和有关盐湖资源产业化提出的地质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可以说,他把一生的精力献给了自己热爱的盐湖研究工作,一如既往地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书写了老一代盐湖人“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典范。将自己的智慧、才华和生命全部奉献给了祖国的盐湖科技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张彭熹盐湖考察
2014年7月12日15时26分,张彭熹院士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3岁。
在张彭熹院士去世后,其亲属又秉承他的遗愿将抚恤金全额捐赠给青海盐湖所,用于支持科研工作和研究所发展,这既是张彭熹院士关心、关注研究所发展的延续,也承载了张彭熹院士对研究所的一片深情、高度信任和殷切期望。青海盐湖所用所赠捐款设立了“张彭熹奖学金”,用于奖励那些立志为盐湖科技事业奋斗的莘莘学子,让这笔捐款在盐湖科技事业中发挥最大作用。
张彭熹院士离开了我们,从此我国盐湖科技界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创造者和领路人,科技同仁失去了一位宽厚的长者和学业的良师。但是,最初的笑声与最后的逝世都是生命的必然,最初的晨曦与最后的晚霞同样光照人间,相信他那永不磨灭的精神将永远矗立在盐湖科技工作者的心中,成为对盐湖科技事业无限追求的动力……
请历史记住他们,记住他们。
张彭熹
(1931--2014)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男,生于天津市。
1956年8月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专业, 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从中科院地质所调入青海盐湖所。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彭熹是盐湖地球化学的开创者之一,主要从事盐湖地球化学研究。开拓了盐湖年代学、盐湖古气候古环境、盐卤稳定同位素和低温地球化学等研究内容,解决异常钾盐蒸发岩成因问题,完善了现代盐湖钾盐形成模式,为建立比较完整的盐湖成盐演化、成矿规律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代表作有《中国盐湖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和《古代异常钾盐蒸发岩的成因》等。
参考资料:
1.《张彭熹同志生平简介》,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网站,2014年7月14日;
2.《盐湖科技永远的丰碑》,段东平,2014年7月16日。
3.名人简历——张彭熹简介
编辑:白 花 汪宁宁 宋华龙 王 晶
审核:谢 铭 王永晏 刘德江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5942.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中国科普博览,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