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海:在高原上“战”天“斗”地
时间:2022-07-06 13:07:13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青海藏文科技报社 栏目:人物 阅读:73
王振海,43岁,硕士,高级工程师。现任青海省气象台副台长,青海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受聘青海省应急管理厅“应急管理专家”等。先后获“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预报员”等称号。主要科研方向为高原天气预报和数值模式解释应用,自主研发了8项实用预报业务技术和系统,主持完成了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局级重点科研项目,解决了多个天气预报业务中的数项“卡脖子”难题。
19岁那年,他从温暖的南海之滨湛江,一路向西翻越巴颜喀拉山,来到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海拔4415.4米的清水河气象站。在三江源这个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左右、被称为“生命的禁区”的地方,青海省气象台副台长王振海一待就是16年。在艰苦的环境下,克服缺氧带来的身体上的各种极限挑战,为国家积累了宝贵的原始气象数据,为当地交通安全、畜牧业发展及生态保护等提供了重要的气象服务。
2010年4月14日,玉树遭受7.1级强震袭击,研究生刚毕业,精通农业气象、应用气象的王振海,第一时间义无反顾地回到玉树灾后重建现场开展气象服务,通过天气监测、预警发布、应急响应、专项服务等,及时为灾后重建提供了详尽、准确的气象预报服务。
今年5月22日凌晨两点零七分,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王振海深知天灾的无情,他迅速从床上爬起来,冲出家门来到办公室,争分夺秒的开始了抗震应急气象服务工作。收集灾情、安排预报员准备材料、研究通往震区的路况节点、分析海拔高度带来的天气影响……那一夜,他带领省气象台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在震后五个多小时就完成了提供给国际气象台的会商材料,并开始发布灾区地震气象服务专报,为当天第一批赴玛多救灾的工作人员提供了震后第一手的陆路及空中专题天气信息。自5月22日起,王振海持续工作在预报服务一线,每日凌晨开始准时分析研判全国预报会商材料,发布全省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震区专题预报,为保障灾区抗震减灾的开展提供了全面的气象服务。
为了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他带领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的攻关,先后自主研发了8项实用预报业务技术和系统,其中“青海省定量降水预报系统”技术方法在2019年全国首届智能网格预报技术方法大赛取得准确率第11名、“3小时强降水预报TS技巧”取得第1名的成绩。“这项技术实现了青海省自主研发的客观格点降水预报技术‘零’的突破,提高了青海省降水预报产品的精细化水平和晴雨预报准确率,提升了青海省大到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的技术支撑力度。”此外,“青海省强对流短时分类预报”等4个技术系统获得省气象局科技成果认定,3个软件系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软件著作权。5年来,他主持了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局级重点科研项目,先后开展天气预报业务中的降水、强对流等数项“卡脖子”难题攻关;坚持开展重要天气过程复盘和分析工作,凝练梳理高原天气预报主观经验,累计撰写各类技术总结数10篇;主持开展高原灾害性天气个例普查和分析工作并形成分析文集1册;先后发表和交流论文10余篇。
准确的时间、准确的记录、准确的预报。与风雨雷电为伍,和雾雪冰霜作伴。
24年的风雨兼程,24年的进取拼搏,王振海先后获得“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 “全国优秀预报员” “青海省首席气象专家” “气象行业技术能手”“全省优秀值班预报员”等称号。作为一名气象科技工作者,他最关注的是预报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虽然青海地处西部地区,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我们青海气象人有自己的科技自信,将直面差距,找准定位,攻坚克难,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科技志气,不断缩小与东部地区气象部门的差距,实现青海气象科技高质量的发展。”王振海表示。
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王振海作为我省代表参加了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5月31日,在返程的路上他仍有些激动:“有幸代表青海的科技工作者参加如此高规格会议并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关于科技创新的指示精神,深受鼓舞、催人振奋!气象科技之路,任重而道远。欣逢盛世当不负,愿将此生报中华!” 王振海向记者吐露了一名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内心感慨。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6075.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青海藏文科技报社,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