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 > 王鑫:“华龙一号”为核能事业添砖加瓦

王鑫:“华龙一号”为核能事业添砖加瓦

时间:2022-07-06 13:08:47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人民网科普 栏目:人物 阅读:84

“去过我们核电站吗?在深圳,那里很美。”中国广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王鑫,看上去有点腼腆,但一聊起核电就滔滔不绝。

专题图片

在人民网《百年科技强国梦》节目录制现场,王鑫有感而发:“我们国家的核工业发展很不容易。老一辈核工业工作者,隐姓埋名几十年,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自主研发原子弹、氢弹,为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不受人欺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谈起自己为何从机械专业投身核电领域,王鑫说,正是被老一辈核工业人的初心与坚守打动。“我怀揣着对‘两弹一星’精神的敬仰开始了我的核电生涯。”

1978年,国内核电事业迈进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大陆首台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筹备工作开始启动。

王鑫说,由于大亚湾核电站是从法国引进的技术,他们当时的工作要在外国技术专家的支持下才能开展,关键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

“当时中广核选派了一些人员送去法国培训学习,你知道我们付给法方的培训费用是多少吗?”王鑫说,“一个人的培训费就高达130万法郎,技术就是这么值钱。这还是买得到的技术,但还有更关键、更重要的技术,是买不到的。”

“从那时开始,发展中国自主的三代核电技术,成为世界上的核电强国,就成为我心里挥之不去的梦想和信念。”王鑫坚定地说道,核相关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核心管制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才能够解决“卡脖子”问题。

2011年日本发生福岛核事故后,国家要求以最高安全标准发展核电、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没有自主先进的核电技术,核电产业发展就要受制于人。‘华龙一号’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就在当时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王鑫说。

“只有我们做得越充分,才会越有信心。基础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就得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地去做。”在他看来,老一辈核工业工作者传承下来的优良工作作风,是我们守护核安全的文化根基。

“核安全相关的事项来不得半点马虎。”王鑫坦言,对安全的重视有时都像得了“强迫症”,他经常跟团队成员强调,对待科研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要始终保持对核安全的敬畏之心,严慎细实、慎独慎微,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人人都是一道屏障,要始终把核安全放在第一位。”

2018年5月,3号机组的核岛穹顶进入到吊装的关键环节,标志着核电站建设从土建施工阶段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意义重大。

为顺利实现穹顶吊装的工程目标,王鑫带领团队昼夜奋战,商讨每一个可能的细节,在吊装前反复推敲、论证,对施工的工器具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全、万无一失。与此同时,还创新性地采用了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对穹顶吊装进行全方位演练,识别可能的风险。

“因为事前对每一个细节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我们的穹顶仅耗时不到3小时便一次吊装成功,我们吊装安装的直径45米、重达260吨的‘庞然大物’,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王鑫说,无论什么工作,只要把工作做细、做实,成功就会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

低调谦虚的王鑫,很少谈论自己的贡献,更多是在谈“华龙一号”,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在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近年来,华龙一号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了我们国家高技术领域的一张闪亮名片。王鑫说:“‘华龙一号’从研发工作开始时,就立足于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堆型,为‘走出去’做了充分准备。”

王鑫表示,尽管国际核电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但核电毕竟是民用产业,核电发展的最终效益就体现在为民众提供安全、环保、廉价的电力上。另外,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华龙一号”的碳减排效应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希望大家能够加入进来,为我国核能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共同谱写核电强国梦。”王鑫说。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6188.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人民网科普,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