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 > 祖国是我永远的挚爱

祖国是我永远的挚爱

时间:2022-07-06 13:11:07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文昌市航天科普馆 栏目:人物 阅读:76

20世纪80年代中期,封闭已久的国门再度打开,一批留学生满怀憧憬,来到世界著名学府麻省理工学院。

他们却惊讶地得知,曾有一位中国人在这里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他让美国同行刮目相看。

这个人,就是后来的中国航天自动化科技开创者、两院院士陆元九。

1945年8月,二战尚未完全结束,一批留学生启程前往美国。25岁的陆元九抱着科学救国梦,也踏上了漫漫旅途。

在国内,陆元九在航空工程系主攻发动机专业,可在专业名录里,陆元九发现一个新事物——仪器学专业,当时还无人报名。陆元九另有打算:千辛万苦到了美国,一定要学些新东西!

仪器学专业导师是世界著名自动控制专家查尔斯?德雷伯,他教授的实际内容是当时前沿而且尖端的惯性导航技术。

陆元九成了这一领域的第一位博士生,而且因为专业难度大无人报考,两年时间内他一直是德雷伯教授唯一的博士生。

1949年,陆元九喜事连连,经过四年寒窗苦读,他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而且,新婚不久的陆元九还获知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他心里明白,该是为祖国贡献本领的时候了。然而,由于美国政府重重阻扰,这条路陆元九竟足足走了11年。

1956年,几经辗转,陆元九一家终于回到了首都北京。不久,他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参与筹建自动化研究所。“自动化所是我1956年回国后第一个家。”

1958年,毛泽东主席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陆元九大胆提出,要进行人造卫星自动控制的研究,而且要用控制手段回收。这是世界上首次提出“回收卫星”的概念。

由于条件限制,上世纪60年代初期,“人造卫星”项目暂时搁浅。但陆元九这个“陀螺人”却没有停下来。

他在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同时负责多项工作,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主持组建了中科院液浮惯性技术研究室。

1965年,人造卫星工程再度上马。此时,陆元九已主持了我国单自由度液浮陀螺、液浮摆式加速度表和液浮陀螺稳定平台的研制,还在长春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精密离心机。

1978年3月,这是一个普通的春天,但也是科学的春天。

一纸调令下来,58岁的陆元九被调往航天工业部,担任北京控制器件研究所任所长。

在陆元九努力下,国家批准建立了惯性仪表测试中心,为我国惯性仪表研制打下坚实基础;中国航天先后开展了静压液浮支撑技术等预先研究课题以及各种测试设备研制。严格,是与陆元九共事过的人,对他的一致评价。

航天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对质量、安全的极高要求。陆元九常说:“对上天产品,99分不及格,相当于零分。100分才及格,及格了还要评好坏。”这种严格,甚至体现在科研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中。他要求大家开会准时到会,来晚的人就站在外面,说明迟到原因才能入座。陆元九的一名学生后来进入航天系统,师生两人共事,还经常为了技术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吃不消他的人,说他太厉害,不敢接近,觉得他是个“怪老头”,不给人留情面,也有人说,他是大人物,地位高所以架子大。对此,陆院士解释说,怪脾气是在国外养出来的。那时候受外国人欺负,明明你做得对,他硬说你不对,为了争一口气,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强硬。

或许正是如此鲜明的个性,才书写出陆元九的人生传奇。

但严格并非是全部,陆院士注重人才培养,在航天专家里那也是出了名的。

上世纪60年代初,他曾经在中国科技大学教过3年书。

当时,自动化系《理论力学》课程的主讲教员由于此前没有教学经验,又不善于表达,学生普遍反映听不懂。第二学期又逢主讲教员换人,可同学们对第一学期课程还半生不熟。

陆元九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主动利用周末为学生补课,解决了遗留问题,这才把大家的学习进度抓了上来。

1984年,陆元九担任了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科技委常委的职务。在他过问下,航天系统自培高学历人才已成风尚,航天人才断层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陆元九不但关注学科教育,更注重科研机构岗位上对人才的培养。在他看来,让年轻人“进步快一点”,一代接一代才能擎起航天事业的旗帜。

2000年以后,耄耋之年的陆元九依旧活跃在航天一线。经过几年调研和思考,航天人才科学作风培养系统工程的构想,在他脑中清晰起来。

2005年,陆元九发表文章《航天人才科学作风培养》,展开了对此课题的研究,为培养新一代航天人、确保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们这一代人在炮火中求学,在荆棘里拓荒,把毕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国家和民族,希望新一代的央企科技工作者,把创新当作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

2021年1月9日,陆元九院士家里迎来一批又一批客人。同事、学生纷纷登门,前来祝贺他101岁生日。

95岁的张履谦院士也来了,年过百岁的陆老依然精神矍铄,他自己扶着小车走出房间。两位院士在客厅对坐聊天。

早晨的阳光穿过窗户照进来,屋里的百合花温润如玉。

陆元九栽培过的年轻人们,如今大多成长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中流砥柱,他们接过航天事业的火炬,让航天精神接续流传。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6330.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文昌市航天科普馆,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