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东:黑土更黑,我们才能吃得更好
时间:2022-07-06 13:15:30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格致论道讲坛 栏目:人物 阅读:97
如果我们保证不了东北粮仓持续生产,
可能生存都会出现问题。
张旭东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格致论道第60期 | 2020年11月21日 北京
我今天分享一个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事:土壤。大地的景象是一样美的,大地美的景象,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就是土壤。
没有土壤就没有这个景象,没有土壤就没有整个人类,没有土壤就没有地球的文明,所以土壤是支撑地球文明重要的基础物质。
▲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
有机物质、微生物、动物、水分、空气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或许大家觉得土壤不就是一抓一把土吗,我们成天都能看见,即使我们不去农田,路边一些绿化带也有土壤。实际上土壤非常神奇,它不仅仅是物质神奇、物质复杂,它在物质层面上有有机质,也有矿物质。
除此之外,它里面有很多生物,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库。土壤有生物,才能够有活力。这个生物包括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通过新冠疫情,我们都知道什么是病毒,土壤里有大量的病毒,但是有病毒不一定会染病。所以土壤是非常复杂、非常神奇的一个系统。
除了微生物,土壤里还有动物。蚯蚓是很常见的,是肉眼能看见的,肉眼看不见的动物还有很多。微生物就更小了,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的,但是它的数量是巨大的,究竟多到多少?举个例子,我们以克为单位,一克土壤里有十几亿个微生物。
▲ 土壤是巨大的生物库、是类生物体;土壤生物相互关联
虽然它非常细小,但是它的作用非常大,也就是说没有土壤,就没有土壤微生物,没有土壤生物的功能。
我们对土壤最大的期待,就是它能够生产绿色植物,我们吃的食物,无论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来自土壤。如果没有土壤,并且土壤没有生产能力,就供应不了粮食。
土壤具有包容性
已完成:10% //////////
土壤除了这个功能外,还有巨大的其他方面的功能,用另一个词来表达,就是土壤很包容。
▲ 土壤是绿色植物生产工场,是自然的消解器、净化器
想一想污染物,不论现在工业排放的还是自然排放的,到土壤里都能够被消解,当然,重金属是另一回事。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能够被消解,土壤使脏的东西变干净了,是一种清洁器的作用。
它还有过滤器的作用,像雨水或灌溉水,经过土壤过滤、净化后,出来的水就是干净的。如果土壤没有这种包容,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就没有干净的水了。地下水是很干净的,就是因为土壤清洁过滤的功能,如果没有这个功能,我们就没有这个清洁的环境,所以土壤非常重要。
▲ 有机质是土壤核心组分,是黑金
土壤有一个很重要的物质,从图上可以看见,这个东西用手一捏非常黑,它就叫土壤有机质。土壤里的固体成分就两种,一种是有机质,一种是矿物质。
矿物质是哪里来的呢?岩石一风化,逐渐破碎,破碎后,它的结构就发生变化,最后就变成和岩石完全不同的组成成分了,从原来岩石的矿物变成土壤的矿物。它在土壤的成分里占绝大部分,一般占90%以上。
土壤里的有机质能占百分之几?南方土壤也就1%,甚至不到1%,东北黑土有机质要高一点,一般也就百分之二三,高的有百分之四五。但是它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土壤是有机成分,它和矿物能相互作用,能形成颗粒,形成团聚体,然后形成结构。这样,土壤里边就不光像矿物一样结构不好,为什么这样?
如果没有有机质,就像矿物一样,那么植物的根也扎不进去,水也流不进去,这样土壤就生长不了作物了,微生物在里边也没法生存了。
现在我们说说它的功能,土壤的有机质是黑色的,我们都知道,如果把光的颜色全吸掉,它就是黑色的。土壤是黑色的,越黑代表它的有机质越高,所以越黑的土壤也越好。
东北的土壤为什么叫东北黑土?就是因为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东北黑土在历史上开垦的初期,有机质含量是非常高的,我们常说:抓把土能攥出油。
但是现在大家看,这里有几个瓶子,不同颜色的土壤性质不一样,最关键的是有机质含量不一样。但是特殊的发白的,那个里边有盐分的,就是另一种颜色了。
有机质非常关键,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实际上是微生物把地表的枯枝落叶分解掉,转化成有机质。农田生态系统有根茬,如果把作物秸秆归还给土壤,微生物就能把土壤分解掉,之后能形成一种特殊物质,叫土壤有机质。它逐渐积累在土壤里,这样土壤才能从原来的矿物变成土壤。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积累一公分的有机质需要几百年,短的需要二三百年,长的也可能千八百年。
▲ 土壤有机质哪来的?
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要破坏它相对容易,不需要那么长时间。所以要想保持有机质的平衡,没有外援的输入是不行的。
因为土壤里有微生物,外援的有机质是微生物最好的食物。输入这些不仅可以形成有机质,同时也为微生物供应食品,供应它所需要的碳源和所需要能源。这样微生物会高兴,整个系统才能变好。
东北黑土地是国家粮仓
已完成:30% //////////
黑土越黑,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好,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世界上有四大片黑土,在北半球有三片。我国东北有一片,还有乌克兰是一片黑土,北美密西西比平原是一片黑土,南美乌拉圭潘帕斯平原是一块黑土。世界上的这些地方都是黑土高产地区,都是产粮地区,如果世界上没有这四大片黑土,可能今天地球上就没有这么多人口。这片黑土能够被保护得更好,人们才能活得更好。
有一个概念叫东北黑土地,就是整个东北地区都叫东北黑土地,当然,从南到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差别,颜色也有差别。除了东北三省,内蒙古的东四盟也是黑土地。
东北黑土地面积是很大的,但是耕地面积并不大,如果总面积100多万平方公里,那么耕地面积就是4亿到5亿亩。但是如果按照比例算,它占全国耕地的五分之一。因为黑土产量高,所以它在全国的粮食产量要超过平均数,粮食产量能达到四分之一,它调出的商品粮能达到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我们国家端的饭碗里,每吃三碗饭,就有一碗饭是东北黑土地生产的。所以东北黑土地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非常重要,我们把东北黑土地叫东北粮仓它是国家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我们把它叫做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是稳压器。
▲ 东北粮仓占全国耕地20%、全国粮食产量25%、全国粮食供应33%。
如果东北黑土出现问题,我国粮食安全就会出现问题。因为现在的国际形势非常复杂,粮食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像美国限制我们的高科技,尤其限制华为,可能会使我们的手机变得差一点、生活质量差一点。但是如果我们保证不了东北粮仓能够持续生产,如果粮仓出现问题,我们可能生存都会出现问题,所以东北粮仓非常重要。
东北粮仓确实出现问题了,就是土壤退化。
东北的土壤现在不那么黑了,黑土层也不那么厚了,它变瘦了,在生产上的表现就是它的肥力下降了,它变得馋了。
为什么变馋了?就是我们不施化肥、不打粮,粮食产量就维持不了。这样我们就会大量地使用化肥,虽然这能保证一定的产量,但是也带来了很大的环境问题。农民现在不断地往土壤施化肥,一亩地差不多能施一百多斤化肥,一公顷地能施差不多施一吨化肥,量是很大的。但是化肥的作物利用率并不高,尤其是氮肥,一般只有40%的利用率,施的化肥都跑到环境中去了。
另一方面,它可以变成气体,因为土壤里有微生物,我们施的化肥,铵态氮可以变成硝态氮。硝态氮反硝化,可以变成亚硝态氮,最后变成气体出来了。因为它是温室气体,所以会造成全球变化。
还有一点,因为土壤是渗水的,气体会进入地下水,地下水就会被污染,即硝酸盐超标。为什么硝酸盐会超标?因为我们施化肥施太多了,土壤差了,它的利用率就低,进入环境就造成环境问题。
我做了几十年土壤碳氮的工作,从理论上做了很多研究,现在就觉得,我们从理论上已经揭示了东北黑土退化最关键的原因,是传统耕作制度的不合理。
▲ 黑土层流失——有机质含量下降——
风蚀、土壤沙化——地表裸露无保护
我们的农业文明已经几千年了,虽然在东北没有那么长,但也有几百年的历史。
农民耕作,讲究精耕细作,我们秋天翻地,到春天的时候整地、耙地,又起垄。另外,农民还有一个习惯,希望一片草叶也不留,觉得这样才是一个好农民、正经农民。如果地里埋汰了,东北话叫做不干净了,那么代表你不是一个好农民。
这样就会造成一个问题,刮风的时候,因为地表没有覆盖,土壤又疏松,大风之后就把细的颗粒都刮走了,最后粗的颗粒留下了。但是越细的颗粒,有机质含量越高,养分越好。这样刮走后,土壤沙化了,长期这样刮,土壤变沙了,这就是沙土。土壤性质变差了,它的功能也变差了,如果继续刮,那就不是沙土的问题了,整个土地就将变成沙漠了。
所以沙漠不是原来就是沙漠,它原来也是土壤,这些土壤没有区别,经过风的长期筛选,把细的颗粒刮走了。刮沙尘暴的时候,地下一片沙土,就是从表土刮上来,被搬运走了,最后大部分都进入海洋了。
还有就是地表是裸露的,因为东北是一个漫冈漫川的地形,它的坡度不大,但是坡很长,东北降雨雨量不大,但是强度很大,所以造成地表冲刷。地表冲刷冲成一溜一溜的沟,但是除了沟外,一场大雨后整个地表冲刷,就可能冲刷掉零几点毫米,甚至一毫米。冲刷掉的土壤去哪了?去河流,最终去大海了。大的河流都有三角洲,长江有三角洲,黄河也有三角洲。
三角洲的土是哪来的?
为什么能形成三角洲?就是地表的土壤,尤其是耕地的土壤,经过下雨后就要水土流失。然后把土壤表层珍贵的黑土层,最后都搬运到大海里了,大海沉积后变成三角洲。实际上黄河的泥沙更多,没等到大海就沉积了,所以黄河的河床为什么越来越高?就说明地表冲击的这些土壤颗粒逐渐沉降,所以黄河河床抬得越来越高。
▲ 秸秆烧了、打包了——土壤变差——水蚀、水土流失
另外,还有一个关于传统耕作的关键因素。为什么历史上农民不把秸秆留在田里?是因为在历史上,东北很寒冷,当然现在也冷,那时没有替代能源,但人们冬天需要取暖,需要做饭,靠什么?那时不产煤地区没有能源怎么办?
秸秆是最重要的能源,所以他烧柴、做饭用秸秆,取暖用秸秆。但是现在,替代能源越来越多,秸秆成了废弃物,这样怎么办?要么就打包打走了,实在没有用的,就一把火烧掉了,烧掉的是什么?烧掉的是资源,因为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得有来源,得有原料。所以土壤有机质就越来越低了,也就是说黑土层越来越低了,这就是土壤侵蚀的原因。
土壤表层被逐渐冲刷,从原来的一米深,甚至七八十公分,变成现在的三四十公分、四五十公分。有机质含量,从原来的45%下降了很多,变成34%,下降到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所以土壤就逐渐退化了,性质变差了。
我们做过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在科学院,专门有一个碳专项,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成分就是碳,有机碳。如果作为全球变化,我们叫碳,在土壤里就叫有机质。
我们做碳专项研究时,发现全国唯独东北拥有的黑土仍然在下降,其他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开始上升了。关于为什么下降,我们从机理上做了大量的研究,但这样只能发表一些论文,真正解决土壤的问题,我们还需要思考。
耕作制度的革命
已完成:60% //////////
耕作制度不合理,那么怎么改变耕作制度?用什么耕作制度替代,可以使土壤有机质恢复,使东北黑土地变得更黑?我们就做了大量的研究,并研发了一种新的技术,叫做秸秆覆盖免耕技术。
这种技术使整个耕作制度完全变化了,以前是精耕细作,秸秆全移出地表,现在不是了,收获之后,所有秸秆留在地表。根据下一年怎么种地,以不同的方式保留,可以把它们覆盖在地表,像盖一层被一样。
▲ 地表盖被——有机残体输入
这是我们开发的第一台特殊的免耕播种机,就在大量秸秆覆盖的情况下,能够高质量地播种,高质量地施肥。所以苗的情况、整个耕作制度完全改变了。
实际上,耕作制度改变,我们已经做了14年的工作,从2006年开始的,我们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基础研究。习主席强调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真正解决生产实践问题。这样我们就想,可能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采取保护性耕作。
所以2006年,我们就想开发新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我们在东北找了一个实验基地,就是吉林梨树。到了吉林梨树,找到农业推广总站的王站长商谈,后来我们又找了其他几个人一起商量。我把我的想法和这些人一说,大家一拍即合,觉得这确实是一件好事。
但是耕作制度改革不是那么容易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因为任何一项变革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所以我们后来就觉得当时是做了一个梦。因为大家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我们必须做下去,但是我们不知道要用多长时间能够做好。所以我们那时候说,没有关系,我们做不好,后来人可以接着做。我们这个梦,现在变为现实了。
实际上,保护性耕作是耕作制度改革,更关键的是观念的改革,让大家接受是非常困难的。不仅让农民接受,还得让官员接受,还得让科学家接受,哪一方不接受,这个工作都很难做。这项耕作制度是一个少投入、多收获的技术,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少点投入,多份收获”。这项技术我们在东北做了14年,虽然遇到很多困难,我们也一直在坚持。
做农业就得和农民打交道,于是我们在梨树设立了一个实验基地,把农民的地租过来,然后签合同,签合同后开发我们的技术。农民们一开始不太知道,但签这个合同比其他承包钱还要多,农民们很高兴。但是头两年他们就觉得,我们这不像农民种地,收完了之后把秸秆都留在地表,跟传统耕作完全不一样。农民笑话我们,说你们这样,还是农民吗?还能种地,还能打粮吗?
实际上方方面面,包括这项技术的应用,甚至科学家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而且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有问题,因为秸秆全在地表,像这样高质量的播种难度是很大的。这对播种机的质量要求,对操作技术的要求,难度都很大。如果播不好,苗期生长得不好,就断苗了。
另外还有一个,保护性耕作的地表就像盖了一个被子,秸秆都在地表,因为东北和北京不一样,东北温度更低。温度是决定产量的非常关键的因素,秸秆盖在地表,春天地表升温慢,苗就长得慢,所以老百姓就觉得不高兴。前两年时,科学家也说这个技术不行,看春天的时候苗长得很慢。
但是我们有我们的数据,它的根长得要好得多,到后期温度上来,它不仅长得快,而且根系发达,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还有好处。我们种了两年后发现,这样做不仅能打粮,粮食产量还高。特别干旱的时候,抗旱保墒能力强,所以产量更好。
所以最后这项技术逐渐成熟,逐渐被大面积推广,现在在东北已经推广到几千万亩,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应。
但是另一方面,因为我们是做研究的,我们不仅要开发一个技术。究竟秸秆怎么覆盖,覆盖多少好?到播种的时候我们怎么处理秸秆?免耕播种机怎么能够播种好才能使整个质量高、生长好、最后产量高?
土壤里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土壤有功能,最关键的是土壤有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微生物高兴了、开心了,土壤才能好。微生物到底产生变化了吗?
▲ 食物充足——蚯蚓数量大幅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
我们做了大量研究,做蚯蚓相对简单一点,很容易测。我们做了两三年后,扒开地表秸秆,很容易看到很多蚯蚓。但是做微生物就很不容易了,因为微生物非常细小,一克土壤里有十几亿个微生物,用肉眼基本看不见,用显微镜看也困难。
但是现在有新的技术,叫做高通量测序技术。我们取出很少的土壤,把DNA提取出来,通过高通量测序,通过基因水平知道有什么微生物,它的种类变没变多。确实不一样了,整个微生物数量也增多了,多样性也增多了,整个群落结构也变好了,整个功能都变好了,就说明微生物改善了。
只有微生物改善了,土壤有机质才能增加,养分才能改善,这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我们最终要的是土壤有机质提高,整个土壤性质变好。土壤养分增多了,对作物来说就可以吸收,养分供应变好,土壤水分就改善了,因为水分也是决定产量最关键的因素。
所以除了微生物,我们首先看看这对有机质到底有没有影响。通过十几年的研究可以发现,有机质确实提高了,耕作的时候有一定的深度,耕层是20公分,20公分里的有机质能够增加。
▲ 食物充足——有机质增加
秸秆归还多少,有机质增加不一样,但是至少能增加20%,这是很可观的。因为有机质增加是非常缓慢的,你可能看不到在几年之内增加。所以除了关注有机质增加多少,我们还得关注它的机理怎么样,背后是怎么增加的,微生物怎么作用能使有机质增加。
我们这个团队是做微生物残留物的,什么叫微生物残留物呢?就是微生物死亡后,残体到土壤里变成土壤有机质了,我们就能够把微生物残体的细胞壁分离出来。把它的细胞壁提取出来后,能把细胞壁的成分测定出来。这是我们在国际上首创的技术,在国际上我们一直起到引领的作用。
我们能做到什么程度?在土壤里,碳氮有同位素,碳13 碳12是同位素,对氮来说,氮15 氮14也是同位素。所以我们用同位素的技术,还能区分开秸秆来源的有机质和土壤里微生物贡献的原有的有机质,这样我们就知道了,微生物贡献增加了,我们都能做出来。
我们这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所以土壤变黑了。原来的土壤退化是土壤越来越黄,现在土壤真正变黑了,土壤有机质增加了,微生物也高兴了。因为微生物在供应植物残体时,是很好的养分,但是当停止供应时,它就依靠土壤里自身的土壤养分,大量的氮磷钾,不仅是作物需要的,同时也是微生物需要的。所以微生物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增加了,微生物高兴了,它的活性增强了,积极性提高了。
这样还有一个好的作用,因为施肥时,特别是现在施化肥,农村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农民施肥都喜欢一次性施肥。但是作物的生长是逐渐生长,也是逐渐地需要肥料,这样怎么办?微生物有一种作用,就是作物不需要时,我们施的化肥能够把原来无机的转化成有机的,这样就不损失了。
为什么化肥利用率低?就是这个无机形态在土壤。无机化肥,无论是铵态氮还是硝态氮,在土壤里都是很容易损失的。变成有机的,它就跑不掉了,所以在土壤里存储下来,作物需要时,逐渐吸收养分。土壤里养分少了,对微生物来说,吸收的也少了,它觉得不高兴了。这样它就把原来储存的再加速分解掉,变成有效的元素,即有效养分。这样作物也高兴了,所以可以源源不断地供应养分。
我们做过研究,通过这项技术能够使养分利用率提高15%-30%,这样我们可以减少20%的化肥使用。
▲ 补充养分——源源不断供应养分——节省化肥20-30%
减少化肥使用后,一方面,农民高兴了、省钱了,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减轻了,污染减轻了。对水分也是一样,我们吃饭还得喝水,没有水是消化不了的,虽然苞米花也挺好吃,但是嚼到一定程度时没有唾液了,还得喝点水。
由于土壤盖被,就是渗水加快了,蒸发的时候土壤有个被,蒸发慢了,再一降雨水,都能储存到土壤里,土壤里就产生一个水库。这个水库能够积累多少,就相当于每年能够增加50-70毫米的降水。因为东北在生长季降水也就四五百毫米,而50-70毫米降水,相当于两三场大的中雨,或两场大雨,这是非常可观的。
▲ 抗旱保墒:雨水渗透能力提升、蒸发减少、土壤保水能力增加
从图上看,没有保护性耕作时,在干旱的时候,发黄的和不发黄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增强抗旱保墒能力很重要。
守护东北黑土地
已完成:90% //////////
实际上,这项工作现在不仅我们在做,我们的工作引起了国家重视,现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国家战略就是国家制定行动计划,在东北靠政策补贴,要大力推广保护性工作,使东北黑土变得越来越黑,变得能够可持续,也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仓”**。
习总书记今年7月份到东北视察时,专门看了我们的保护性工作,当时他就把东北黑土地比作耕地中的大熊猫。**要把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所以现在,有国家政策的加特,我们再通过科研上的努力,想使东北黑土变得越来越黑,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 END -
文章和演讲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格致论道讲坛立场。
原称“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科学文化讲坛,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中国科普博览承办。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欢迎关注格致论道官网:self.org.cn,微信公众号:SELFtalks,微博:格致论道讲坛。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6547.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格致论道讲坛,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