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大自然的人,也成了最大的杀戮者
时间:2022-07-06 13:26:12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物种日历 栏目:人物 阅读:107
莱昂内尔·沃尔特·罗思柴尔德(Lionel Walter Rothschild),来自欧洲最富有的家族、金融行业的巨头——罗思柴尔德家族。然而,作为一个巨大金融帝国的继承人,他真正的兴趣却是大自然。他从小就开始收集昆虫和鸟类,在7岁时,他就表示自己的梦想是开一个博物馆。
随着他的收藏品数目逐渐变得庞大,1892年,罗思柴尔德 24岁时,他的第一座动物博物馆向公众开放,位于他的家乡——伦敦附近的特林镇。不过,他并没有停下收集的脚步,甚至将“触手”伸向了全世界。这为科学界带来了诸多发现,却也给许多物种带来了灭顶之灾。
位于特灵的前罗斯柴尔德博物馆,现为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部分 | Natural History Museum
以爱为名的杀手
在接下来的40多年里,罗思柴尔德雇佣了共计400多人,将他们送往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探索人迹罕至的山川湖海,只为了收集各种各样的珍稀标本。这些手下将遍寻来的标本寄给罗思柴尔德,他和助手们则专注于研究这些标本和描述其中的新物种。
阿尔弗雷德·米纳尔(Alfred Minall)是罗思柴尔德庄园的木匠和熟练工,他担任罗思柴尔德早期藏品的看守和动物标本剥制师,并成为博物馆的第一位策展人 | Natural History Museum
这种不计成本的收集方式,造就了罗思柴尔德庞大的藏品库。在他的一生里,他收集了来自48个国家的动物标本,其中包括2000只哺乳动物、2000只鸟、200万只蝴蝶和飞蛾、30万张鸟皮、20万个鸟蛋,数目之巨,令人咋舌。
罗思柴尔德派人去世界各地为他采集动物标本 | Natural History Museum
在这些收藏品的基础上,他和助手出版了1700多卷书籍和论文,为科学界描述了5000多个新物种,其中有200多种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以他的名字命名,最有名的就是罗氏长颈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 rothschildi)。
罗氏长颈鹿 | woburn safari
然而,这样一个狂热的动物学爱好者,同时也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杀戮者。
在1890年代,他派最得力的助手亨利·帕尔默 (Henry Palmer) 去了夏威夷。作为与世隔绝的岛屿,夏威夷有着自成一体的生态系统,生活着很多在此之前并不为人所知的鸟类特有种,其中就有同属于情棘雀属的大管鸹(Rhodacanthis palmeri)和小管鸹(Rhodacanthis flaviceps)。
大管鸹通体是鲜亮的橙色,小管鸹则是黄色,它们形影相随,一同生活在相思木的高处,以花蜜和果实为食,偶尔也会吃毛毛虫。然而,就在它们以新奇的目光打量这个远方来客时,它们迎来的是黑洞洞的枪口。1891年,最后一只小管鸹被一枪杀死,进了罗思柴尔德的藏品库;5年后,最后一只大管鸹也死于帕尔默之手。
上面是小管鸹,下面是大管鸹 | Frederick William Frohawk(1861-1946)
在10多年的时间里,在帕尔默的搜捕之下,至少有9种夏威夷的特有鸟类,被罗思柴尔德赶尽杀绝。曾在相思木上唱着歌的鸟儿不会想到,它们第一次飞越大洋,是以标本的形式;而它们展出于异国他乡的标本,竟成了关于这个物种的所有记录。
罗思柴尔德的藏品中并不只有标本,他还以圈养珍稀动物为乐,他在特林饲养的动物包括睡鼠、鸸鹋、袋鼠、斑马和象龟等。他曾经派探险家查尔斯哈里斯(Charles Harris)出海为他收集象龟,把它们运回来饲养。
他一共养了144只活的象龟,它们来自加拉帕戈斯和阿尔达布拉,为了防止它们在原生栖息地被狩猎,他大手一挥,租用了阿尔达布拉岛10年,确实有效地阻止了象龟数量的下降。而他从匈牙利带回来的6只睡鼠,有几只从他的庄园逃脱了出来并大量繁殖,目前在英国有至少1万只,毁坏农田,破坏建筑,成了当地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种。
抓捕和运输象龟 | Natural History Museum
罗思柴尔德骑着象龟 | Natural History Museum
罗思柴尔德不光饲养从各个大陆收集来的动物,还会训练它们。他认为斑马也可以被人类驯化,成为拉马车的工具。但是,尽管多次尝试,他还是失败了——本属于非洲草原的斑马桀骜不驯,并不轻易向人类低头。他只好在斑马停下来时,把马车绑在它们身上拍照,甚至把“斑马马车”带去过白金汉宫。
在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外拍摄的伪装的斑马马车 | Natural History Museum
从一本书,看到漫漫历史
罗思柴尔德的故事,被记录在了美国作家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写的《万物简史》中。在这本书中,布莱森细数了人类科学史上的重要时刻,比如超新星的发现、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物种分类方式的确定、基因和基因组的发现等。
但是,布莱恩的书告诉我们,人类漫长的科学史,并不只是一个个庄严的里程碑,它们背后常常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怪诞虫的化石被发现时,头和尾巴被搞反了,前后也被颠倒了,背上的刺被以为是长长的腿;在林奈的双名分类法建立之前,很多动植物的名字十分粗俗,比如蒲公英被叫做“尿壶”、“裸体小姐”和“猎狗之尿”;达尔文晚年为蚯蚓弹钢琴,为了研究声音对它们有什么影响;现在人类学上最珍贵的头骨化石之一,曾经在办公桌上被当作镇纸用了很多年......
在史密森尼博物馆展出的怪诞虫化石 | Jstuby / Wikimedia Commons
在讲述人类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时,布莱尔也没有避开人类给世界带来的伤害。在罗思柴尔德数以百万计的藏品背后,是野生动物无声的哀嚎,是一个又一个物种的末日。然而,在那个年代,他并不是唯一一个以爱为名的杀手。
富有的英国收藏家休·康明(Hugh Cuming),甚至定制了一艘大型远洋船,雇佣了一群海员为他乘风破浪,只为带回来自世界各地的动植物标本;1939年,两位鸟类爱好者观测到了当时已经在灭绝边缘的黑胸虫森莺(Vermivora bachmanii),他们在欣喜若狂的同时,立刻选择扣下了扳机,让最后的黑胸虫森莺,成为了他们引以为豪的“绝版”藏品。
因“罗思柴尔德们”而死的万千动物,不过是人类杀孽的冰山一角,更多的动物死于人类的肆无忌惮。17世纪80年代,在毛里求斯,呆头呆脑、不会飞翔的渡渡鸟,成了外来人找乐子般的捕猎目标,它们的鸟蛋也被人类带来的狗破坏,连最后一只渡渡鸟的标本都因为发霉被付之一炬。我们现在只能从一些残存的身体部件和历史记录,推测出渡渡鸟活着时的模样。
于 1638 年绘制的渡渡鸟头,这可能是最后一幅由活渡渡鸟画成的画作 | Cornelis Saftleven (1607-1681)
1741年,因为一艘探险队的船恰好在科曼多半岛失事,人类发现了生活在那里的巨儒艮,它们巨大而又温和,就像童话中的人鱼。但就是这些重达10吨的海中巨兽,从被发现到被捕杀至灭绝,只过了短短27年。
19世纪绘制的巨儒艮 | Henry Wood Elliott / Wikimedia Commons
在书的最后几页,布莱森无奈地感叹:“我们也许是最有智慧的,我们也许是万物之灵长,同时也是万物最可怕之噩梦。”
人类为地球上其他生物带来的,是第六次大灭绝,每年都有14万个物种走向灭绝的命运,而其中很多物种,在被人类发现前就已经灭绝了。如果人类对其他物种的毁灭还将持续,覆巢之下,人类又是否能够幸存呢?
参考文献
1.《万物简史》比尔·布莱森,严维明译
2.https://family.rothschildarchive.org/people/102-lionel-walter-walter-rothschild-1868-1937
3.https://www.nhm.ac.uk/discover/walter-rothschild-a-curious-life.html
4.https://www.lindahall.org/lionel-walter-rothschild/
5.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lter_Rothschild,_2nd_Baron_Rothschild
果壳商业科技传播部出品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7191.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物种日历,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