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满潮院士:钻研“深度”的“赶路人”
时间:2022-07-06 13:28:32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普岩石力学与工程 栏目:人物 阅读:121
何满潮,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矿业科学院院士、阿根廷工程院院士,矿山工程岩体力学专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矿山岩体大变形灾害控制理论和技术研究,提出了“缓变型”和“突变型”大变形灾害的理论体系,研发了多套大变形灾害机理实验系统。研发的具有负泊松比(NPR)效应的恒阻大变形锚杆(索)新材料,成功应用于工程实际,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6月18日,河南灵宝NPR试验基地。
当天,何满潮匆匆赶到位于伏牛山腹地的野外基地考察。
金属细边半框眼镜后面,这位66岁的矿山工程岩体力学专家目光深邃,思虑万千。
50岁之前,何满潮每年过半时间都在全国各地的矿山,经常下到千米的深井,进行现场试验。他谨记责任之重,“我们所做的研究工作,与矿工们的工作环境甚至是生命,都息息相关。”
近年来,何满潮带领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采矿工法——110/N00工法(无煤柱自成巷技术),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技术。与传统121工法对比,这种方法可将煤炭采出率从约60%提高至接近100%,而且能大大提高开采的安全性及实现开采的生态保护。该工法已在全国500多个煤矿应用,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也适用于非煤矿山的开采中,被称为“矿业领域的第三次技术变革”。
湖南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优势矿产多且分布相对集中。何满潮建议:“未来在矿山开采方面,湖南可以多推行这种既节约资源又安全高效的无煤柱自成巷技术。”近年来,他带领团队与我省在科技、人才培养、装备研发等方面开展了相关合作。其中,“深井热害与矿井热能利用”研究成果在我省周源山煤矿等矿井成功应用,为湖南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与矿山岩体打交道,常常面临山体滑坡、塌方事故等危险。何满潮带领团队研究控制岩爆、冲击地压、软岩大变形等重大地下工程灾害,破解了一道又一道难题。
“采矿就是你拿走了自然界的宝贝,打隧道是你把岩体拿走了。如果你不给补偿,人家会生气,继而引发塌方、岩爆、隧道大变形等。”何满潮将复杂的问题解释得浅显易懂,“这种补偿不是我们买两斤黄瓜后付钱就行的事,所以我们提出了用新材料进行补偿。”
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大规模兴起。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隧道建设数量之多、技术要求之高、施工难度之大世所罕见,如川藏铁路就有近千公里“深埋超长”隧道。何满潮在考察和实践中发现,过去由国外研究学者提出且常用的——没有应力补偿的普氏法和有低应力补偿的新奥法,在川藏铁路这种以深部大变形岩体为主的超长隧道工程中“水土不服”。
于是,他带领团队“对症下药”,于去年提出了开挖补偿法,适用于在大变形岩体中的深部开挖,是一种以补偿原岩应力为目标的高应力补偿支护技术。该技术已在木寨岭隧道、昌宁隧道、他白依隧道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大跨度公路隧道得到了良好应用,隧道围岩大变形控制效果显著。
面向国家的一个个重大需求,“赶路人”何满潮殚精竭虑,醉心于“深度”钻研的初心始终未变。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7404.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普岩石力学与工程,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