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效果不如看书,但听书也有听书的好
时间:2022-07-06 14:26:54 来源:科学辟谣 作者:科普之家 栏目:辟谣 阅读:118
流言:时间紧张,来不及看书的话,利用空闲时间听书就能代替看书。
真相:听书不能替代看书,但听书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
比起单纯的看书,听书时大脑的加工还多出一道工序,所以,我们常常会觉得听书比看书更容易走神,更难集中注意力。其实,除此之外,还有言语知觉的制约、情绪感知、反复加工等因素,都会使得听书的信息接收效率不如看书高。
图虫创意
① 言语知觉的制约
听书存在着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例如,在20~30分贝时,言语的可懂度为50%;増至50~60分贝,可懂度达到90~95%,但到了140分贝,人就要感到头疼了。此外,噪声例如地铁、飞机的轰鸣等对言语感知的干扰就更大。为使言语能顺利交流,一般语音信号必须超过噪声6分贝以上。
② 情绪感知
听书的声音来源可以分为真人朗读和语音合成。
听真人朗读的有声书时,很容易通过朗读者的语气带动情绪,能更贴切地从音频中听到情绪的起伏变化,但也会丧失一部分自我感知的能力。而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则完全由自己主导,可以随意把握情节、节奏、分界点,有很大的脑补空间和回味空间。
图虫创意
而在听语音合成的内容时,技术上暂时还没有办法灵活地控制分词、韵律预测、情感预测等,在听的过程中,就需要克服这些因素对理解连贯性的干扰。
③ 回溯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我们在看书的时候,10-15%的眼球运动是回溯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眼睛经常会倒退重看。但由于这个过程太快,我们有时候自己都没察觉,但是显而易见,这能大大提升我们对书的理解(当然,这也会降低我们的阅读速度)。
相反,当我们听书的时候,理论上我们可以倒回去重听,但实际上,在懒的天性驱使下,很少有人会真的愿意这么做。与阅读相比,回溯的缺失多多少少都会损失一部分对内容的理解。
图虫创意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文化市场的深化发展,知识的商品化倾向日益明显,伴随着 “读图时代”的到来,视觉文化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文化主导,以纸媒为主的语言文本式文化转变为以电子、数字媒体为主的视觉图像式文化。
虽然,人类在百万年进化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通过语言传递信息的,且至今仍然有一些民族用着口口相传的方式延续记录祖祖辈辈的故事,但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越来越不接受单纯地通过声音这种古老的方式来传递文明,久而久之,我们的注意力被光怪陆离的视觉冲击分散,大脑也越来越疲惫。
图虫创意
虽然大脑并不会区别对待所见和所闻,但就学习效率而言,或许“百闻真的不如一见”。听书虽然不能替代看书,但能帮我们发现新的观点、体验新的世界,又有何不可呢?听书不能替代看书,不过话说回来,听书也没有必要去替代看书。归根结底,看书和听书都只是接收信息的方式,难分伯仲,各有利弊;看书也好,听书也罢,都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所使用图片为版权图库,不授权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0362.html,文章来源:科学辟谣,作者:科普之家,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罂粟壳可调不了食品的味
下一篇:听书不如看书有收获?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