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对象老是“作”应当果断分手?改变依恋类型,感情还可以挽救
时间:2022-07-06 14:27:01 来源:科学辟谣 作者:科普之家 栏目:辟谣 阅读:117
流言:谈恋爱的时候太作,说明这个人人品不好,应当果断分手
真相:谈恋爱时喜欢“作”,可能是依恋类型惹的祸,如果当事人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寻求改变,感情还是可以挽救的
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在恋爱中老和伴侣“作”的,肯定不止我一个!果然,在知乎上一搜,成百上千个网友们都在纷纷吐槽自己的男女朋友太“作”了。
图片来自知乎
高赞甚至发出了另一半对自己说了无数次分手的聊天记录。平均不到十天一次,也是没谁了。
图片来自知乎
为什么那么多人在谈恋爱中都很“作”呢?其实,很有可能是我们的依恋类型惹的祸。
我的依恋类型是什么
依恋心理一开始是用来理解婴儿在与父母分离时面对的压力的。依恋心理的奠基人鲍比认为,依恋行为系统是自然选择出来的,让婴儿和抚养者更亲近。后来者玛丽·爱因斯沃斯则据此发展了“陌生情景”实验,用于学习母婴分离的影响。
她在研究中发现了三种基本的依恋类型。让我们来看看,自己是什么样的依恋类型吧:
A.当我处于和别人接近的场合时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很难相信或依赖他们。当有人离我太近的时候我会变得很紧张,而且别人经常在我已经觉得舒适的时候要求和我变得更亲密。
B.我发现和别人变亲近还是挺容易的,而且我觉得依赖别人或让别人依赖我也不错。我不担心被抛弃或者别人和我过于亲近。
C.我发现别人不情愿和我亲密到我想要的那种地步。我经常担心我的情侣不是真的爱我或想呆在我身边。我想和我的情侣非常亲密,而这有时会把人吓跑。
在“陌生情景”中,母亲先和婴儿互动,然后陌生人进入房间一起互动。之后母亲会去监控房间,留下陌生人和婴儿同处一室。研究根据母亲回来时婴儿的反应划分出三种依恋类型。|图虫创意
在这项调查中,大约60%的成年人选了B,也就是安全型;20%的人选择A,回避型;还有20%的人选择C,沉迷型。而无论是在婴儿的“陌生情境”实验里,还是在成人的调查中,结论上大致都是按照这个6:2:2的比例分布的。
依恋的两个维度
布伦南对依恋类型做出了进一步的分析,她认为,成人的依恋类型有两个基本的维度: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
依恋焦虑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伴侣不能及时回应他的需求的担忧程度。有依恋焦虑的人通过过激的策略,如向伴侣持续寻求关怀和爱来调节自己的担忧。如果你总是觉得自己的伴侣不够爱你,弄得对方要不断地付出、经常感到疲惫,觉得你太“黏人”,那你的依恋焦虑程度可能就比较高,也就让自己很“作”。当然前提是对方真的为你付出了很多,而不是“渣”。
依恋回避指的是一个人不相信伴侣的好意,并且仍然想维持行为上的独立、与伴侣感情上的距离。依恋回避高的人会采用回应度低的行为,比如说压制依恋相关的想法和感情。他们往往看起来比较独立,更多地谈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而不是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不做出承诺,深层上不相信别人,更不相信自己。
按照这两个维度,最近关于成年人依恋的研究发现,回避型的依恋可以分为恐惧回避型和疏离回避型。前者连自己也很难适应自己的防御性行为,后者则反之。
以回避度和焦虑度两维划分的依恋类型。回避型被分为了疏离型和恐惧型。 R. Chris Fraley
实际上疏离型人群也一样担忧亲密关系,但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能有效压制生理唤起(如脸红、心跳、流汗等),并让自己对依恋不那么在意。恐惧型则很难做到这点。
而在“陌生情景”实验中,之前我们也不能确定回避型的婴儿是真的不怎么担心,还是说他们的防御性行为只是用来掩饰他们不安的真实感觉。这项研究则得出了和成人研究一致的结论:回避型的幼儿虽然看起来很淡定,但其实心里还是会忧虑。
也就是说,那些喜欢回避的人并不是真的没有负面感觉,他们可能只是不想表现出自己的不安。
依恋类型并非一成不变
为什么人会发展出多种不同的依恋类型呢?原因可能是为了应对成长经历中的社会创伤。
依恋焦虑能够调和性受害、亲密情侣间暴力和创伤后应激之间的联系,而依恋回避则不能调解这些关系,但它与创伤后应激有相关性。
未“愈合”的社会创伤与依恋结合在一起,就可能导致恋爱中的“恶性循环”:越是在亲密关系中受伤,就越是焦虑或回避;越是焦虑或回避,就越容易在亲密关系中受伤。这种情况下,原本是防御机制的行为最终反而恶化了关系中出现的问题。
社会创伤,可能导致我们恋爱受阻。|图虫创意
那么,我们能说幼年时形成的依恋类型决定了人往后的一生吗?
虽然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个人小时候的经历对他成年时的依恋类型确实有影响,但两者之间的影响其实并没有那么大。
研究表明,其实依恋属性可以在短期内有“程度”上的变化,长期上可能类型都会转变。一个人可能在之前的亲密关系中有较高的依恋焦虑,但他在长期中逐渐学到了如何控制、应对自己的焦虑。
归根到底,依恋类型是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倾向,而不是生来不变的固有属性。回忆一下你的一些朋友,他们是不是在谈恋爱之后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而分手却又让他们有一段时间感觉“不会再爱了”?可以说,亲密关系能影响我们的依恋类型。
关于幼年期对成年的依恋影响现在仍然有争议。一方面来说,如果幼年经历的影响是可以被“重写”的,那么每个人之间基本就没有依恋类型上的差异了。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即使幼年的经历对往后的一生有不可磨灭的影响,人生依然只受其有限的影响。
说到底,人是自我决定的生物,能决定我们模样的只有我们自己。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所使用图片为版权图库,不授权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0391.html,文章来源:科学辟谣,作者:科普之家,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