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安全 > 痛心!16岁少年喝珍珠奶茶去世!学会这一招,关键时刻能救命

痛心!16岁少年喝珍珠奶茶去世!学会这一招,关键时刻能救命

时间:2022-07-26 09:53:01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普中国 栏目:安全 阅读:166

图片

痛心!7月24日,四川一16岁男生喝奶茶被珍珠卡喉失去意识,抢救无效去世。对于异物窒息,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与方法至关重要。

哪些异物容易造成窒息?

所谓的异物,通常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

  1. **对于儿童来说,**常见的葡萄、果冻、花生、硬币、纽扣、瓜子、电池等都是危险的“异物”[1]。
  2. **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不注意,吃饭时也会被鱼刺、鸡骨头、饭团等食物卡住喉咙,引起窒息。
  3. **对于老年人来说,**汤圆、馄饨、义齿、痰痂等,也会导致窒息[1]。 异物窒息有哪些症状?

异物窒息的普遍症状是呼吸困难,就像被人掐住了脖子一样。

如果异物太大,完全堵住气管,就会出现说不出话,想咳嗽却咳不出来,嘴唇发紫、脸色发青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失去意识。

这时的患者已经非常危险,心脏随时会停止跳动,可能根本来不及送到医院。如果周围有人懂得正确的急救方法,就可能在危急时挽救一条生命。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最靠谱的急救方法: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

**错误的急救方法:**当发生异物窒息时,很多人会拍打患者后背,试图让他把异物吐出来;或者直接把手伸进患者喉咙里,试图把异物抠出来。这些方法不但没有效果,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有效的急救方法:“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

一旦有人发生异物窒息,应该立即进行急救。可以选择使用标准的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状态选择其他方式。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标准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

施救者需站在患者背后,一条腿插进患者的两腿之间形成弓步,保持稳定。两手抱住患者,一手握拳,拳眼对着患者肚脐往上两横指的地方,另一只手握紧拳头,两手同时用力加快速度向上冲击患者腹部,就像要把患者提起来一样,一直冲击直到排出异物。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自救式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

如果患者周围没有其他人,就要在失去意识之前展开自救。

具体方法是:一手握拳,拳眼对着肚脐往上两横指的地方,另一只手握紧拳头,前倾身体压在坚硬的物体上,比如桌面、椅子的靠背、床头等,利用硬物抵住拳头冲击腹部,直到异物被排出[1]。

针对孕妇及肥胖患者的施救

如果患者是孕妇或者比较肥胖,那么就不能冲击腹部,需要把拳头上移,拳眼对着胸骨的底部中央位置,比最底层肋骨略高一点,然后按照冲击腹部的方法,用力冲击患者的胸腔,直到异物被排出[1]。

针对失去意识患者的施救

当患者失去意识无法站立时,就让患者仰面躺平,施救者两手交叠,手掌根对着患者肚脐往上两横指的地方,快速用力向上冲击。连续冲击5次后,查看患者口腔里是否有异物排出。有异物要马上清理;如果没有,就继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异物排出。

如果失去意识的患者是孕妇或者比较肥胖,就把手掌根对准胸骨底部中央位置,用力冲击患者的胸腔。冲击5次后停下查看,如有异物排出要立即清理;如果异物没有被排出,就再次进行之前的操作。如此反复,直到排出异物。

如果以上操作没有效果,就要赶快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1]。

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的施救

如果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被异物堵住气管造成窒息。施救者要坐着,将前臂固定在大腿上,让婴儿头朝下趴在前臂上,另一只手掌根部轻柔而平稳地拍击婴儿的后背中间,拍击5次。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如果这个方法不奏效,就把婴幼儿翻过身,头朝下仰躺在前臂上,用2根手指挤压婴儿的胸骨中间,挤压5次。

如果婴幼儿还没有恢复呼吸,就交替重复上面2个步骤。如果呼吸道已经畅通,但还是没有恢复呼吸,就要进行心肺复苏。之后立即就医。

针对3岁以上儿童的施救

手法和位置参照标准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但要注意向上向后腹部冲击时不要将患者抱离地面,以免影响冲击的效果。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注意

海姆立克急救法本身也可能造成一些伤害,现场施救之后,稳妥起见,即使病患情况出现好转,咳出了异物,也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以确认异物是否完全排出,身体是否还有别的隐患,对老人和儿童来说尤其如此。

参考文献:

[1]郭树彬主编.实用家庭应急宝典.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21:40-43.

[2]张文武主编.急诊内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贾大成.急救,比医生快一步.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本文作者:马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本文审核:郭树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主任医师

图片

来源:成都商报、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

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6646.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普中国,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