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百科 > 吸过血的蚊子,罪犯从未想到的目击证人

吸过血的蚊子,罪犯从未想到的目击证人

时间:2022-08-03 01:37:11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北京科协 栏目:百科 阅读:168

本文来自中国科普博览大家族

科学大院(ID:kexuedayuan)

大家最近可能都留意到了一则新闻: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通过案发现场墙上被拍死的蚊子留下的血迹,成功破获了一起入室盗窃案件。

案发现场墙上的“蚊子血”

图片来源:新华社

根据新闻的报道,民警提取了墙上的“蚊子血”,送检至刑侦支队进行DNA比对,最终成功比对上了一个具有前科的人员—柴某。柴某直到落网之时,可能也没想到是自己一巴掌打死的蚊子“出卖”了自己。但不得不说,这个案例回答了不少人心中的疑问:吸过血的蚊子是可以用来进行DNA检测的。

Part.1

案发现场的福尔摩斯

事实上,这次福州民警的神操作并不是蚊子充当案发现场“目击证人”的首秀,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有蚊子参与到了刑事案件的侦破当中。2006年,一篇会议论文中描述了一起2003年发生在西西里岛上的案件:报案人在西西里岛的海滩附近发现了一名死者,尸体脖子上有明显的勒痕。

警方很快锁定了嫌疑人,一个商人被认为有很大的作案嫌疑,他的小车在谋杀案发生的当晚到过这个区域。嫌疑人的住处在抛尸现场的8公里之外,警方在搜查其住处后,没有发现其他任何相关的生物学证据,除了墙上已经干燥的蚊子血迹。无奈之下,技术人员只能用润湿的滤纸获取了一些墙上的血迹,并小心翼翼收集了蚊子的尸体残骸,离开了嫌疑人的家。

谁也没想到,正是这样一些不起眼的血迹,成为了最后破案的关键。

美丽的西西里岛海滩

图片来源:veer图库

技术人员们通过PCR从获得的血液中获得了15个遗传位点的信息,这些遗传信息与被害人的遗传信息完全吻合。通过这个证据,至少可以确认被害人在嫌疑人的家附近出现过。

当然,也有人会说,为什么不能是蚊子吸了被害人的血后,再飞到嫌疑人的家中,被嫌疑人一巴掌拍死在墙上呢?

这时候,昆虫学家上场了,根据蚊子的特征,昆虫学家确定了蚊子的种类,这种蚊子正常情况下活动范围只有几百米,很难横跨海滩和嫌疑人家之间的区域,8公里对于它们来说,几乎是遥不可及的距离。
不仅如此,在搜查嫌疑人住处时,警方还发现了一双运动鞋和一套衣服。警方从鞋底提出了沙粒,这些沙粒和发现尸体处的海摊上的沙粒一致,此外,衣服上还发现了金盏花叶子的碎片,这种植物存在于尸体附近的灌木丛中。

这位商人可能也没想到,蚊子、沙子,还有金盏花暴露了自己杀人的罪行。

Part.2

嫌疑人身份的照妖镜

事实上,不只是案发现场的蚊子,即便是远在千里之外,只要和犯罪嫌疑人有过亲密接触,蚊子就有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

2006年,中国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的瓜洲镇,也发生了一起恶性的刑事案件,案件的最终告破,也与蚊子有关。

这是一起出租车抛尸案,死者为出租车司机。警方在出租车中提取到了死者和一个疑似嫌疑人的生物学证据,警方立刻在DNA库中进行比对,但没有发现匹配的样本,无法确认嫌疑人的身份。
案件到此陷入了停滞,不服输的警方当即展开了大量的摸排走访工作,锁定了一个叫做朱建平的嫌疑人,但随后的结果再次让警方失望,嫌疑人使用的身份证是假的,湖北省黄梅县并没有一个叫朱建平的人。但巧合的是,在江西九江市,一个和湖北黄梅县只有一江之隔的地方,也有一个叫朱建平的人,还有吸毒的前科。

当警方风尘仆仆来到九江之后,却发现朱建平已经去向不明。这可急坏了警方,没办法确定这个朱建平是不是真正的杀人凶手,如果再大力追查,错过了真正的凶手,该怎么办?

案件发展到这,大家肯定就要好奇了,警方侦破案件的过程确实很峰回路转,但这和蚊子有啥关系吗?

确实有,蚊子还是最后案件侦破“柳暗花明”的关键所在。

就在大家觉得要无功而返的时候,民警在朱建平家的蚊帐上发现了一只蚊子,这让大家激动不已。正是通过这只吸了朱建平血液的蚊子,警方获得了朱建平的DNA信息,经过比对,确定了朱建平就是杀害司机的凶手,在9天内,破获了这一大案,而这起蚊子参与破获的案件也成为了全国经典教学案例。

上述这两起案件都充分表明了蚊子作为“目击证人”在破案中的作用,但对于这位特殊证人的“证词”,技术人员也应着重留意一些注意事项。

根据一篇发表在期刊《法律与医学杂志》上的论文,研究人员指出,由于能提取到的蚊子血一般不会很多,对于这类微量样品,应该采取不同的试剂盒进行重复,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Part.3

什么样的蚊子能帮助破案?

虽然蚊子帮助破案的能力已经在多起案件中得到了证实,但这位福尔摩斯也不是万能的。毕竟人家的主业是吸血并繁衍后代,帮助破案什么的,纯属是被拍死后的无奈之举。

要问啥样的蚊子才能被当做破案的证据?咱们还得从蚊子破案的原理讲起:蚊子吸食了人类的血液,血液中含有人类的DNA,如果蚊子被打死,其吸食的血液就被固定在一些介质上,就可能成为破案的证据。

正在吸血的蚊子

图片来源:asianscientist.com

但这一切还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血液中DNA足够完整,才可以通过PCR反应进行基因分型,进而确定血液主人的身份。

那么问题就来了,蚊子吸了血之后,我们在多长时间内可以从其体内的“血液”中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呢?

2017年,一项发表在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上的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在蚊子吸血后的两天内,其体内的“血液”都可以用于DNA鉴定,确定被吸血人的身份。

科学家们在7名志愿者身上进行了实验,让雌蚊子吸食志愿者的血液,并在一定的时间后提取蚊子体内的血液进行试验,他们测定了血液中DNA的浓度,并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显示,蚊子“血液”中的DNA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同样的,基因分型鉴定的效果也越来越差,在12小时内,几乎所有的16个位点都可以被鉴定出来,但在72小时后,基本就没有办法进行基因分型的鉴定。

基因分型效果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差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不过,警方办案也不会仅仅依照单独一条证据,蚊子提供的DNA信息只是其中一种,请记住:

只要犯罪了,总会留下罪证。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真是“若要蚊不知,还需己莫为啊!”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7277.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北京科协,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