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 > 吃减肥药减肥?千万要当心

吃减肥药减肥?千万要当心

时间:2022-08-22 16:26:24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中华医学会 栏目:健康 阅读:134

作者:汪 芳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陈 伟 北京协和医院 主任医师

现今社会,“以瘦为美”的理念让大家对减肥这件事特别执着,导致打着“躺着就能瘦”“照常吃轻松瘦”旗号的减肥药得到不少人的青睐。

但减肥药真的那么神奇吗?

对减肥药常见的认知误区

不少人为了快速减肥会选择吃减肥药,但因为对减肥药的了解很少,往往会陷入认知误区。

误区一:吃减肥药就是要拉肚子

不少人认为,减肥药就是通过让人拉肚子来达到减肥目的,而且在吃完减肥药后一些人的确会迅速变瘦,这让很多人更加确信吃减肥药就是要拉肚子。

其实,这样的认知是片面的,因为不同减肥药的作用原理是不同的。有一些减肥药确实像大家认为的那样,是通过消耗和排泄来减肥的,而有一些则是通过加速人体新陈代谢和减少吸收,或通过抑制食欲来减肥的。

误区二:体重轻了就是减肥药有效果了

很多人靠体重变化来判断减肥是否成功了,故吃完减肥药后,一旦发现自己体重下降了,就会认为是减肥药起作用了。

其实并不一定。因为有些时候,体重下降是由体内的水分或营养流失导致的,与减肥药并没有关系。

误区三:纯天然、无添加的减肥药很安全

人们对“纯天然”“无添加”的东西往往有着比较高的信任,导致有一些减肥药打着这些旗号来做宣传。

实际上,无论是什么样的减肥药,只要会对人体的新陈代谢造成干扰,并对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产生影响,都会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图1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误区四:肥胖不是病,不用找医生

很多想减肥的人认为,肥胖不是病,没必要看医生,自己随便买点减肥药吃吃就好了。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肥胖真的是一种病,它是一种慢性疾病。肥胖是指体内储存的脂肪超过了理想体重的20%,能量摄入远超能量消耗,体内脂肪过度蓄积,从而加大人体负担,使得各器官发生病变,从而产生多种健康问题。

因此,如果想减肥的话,最好先咨询医生,看自己是否真的有必要减肥,如果确实需要,那要确认哪种方式最适合。

常见减肥药的作用原理和不良反应

根据不同的作用原理,目前市面上的减肥药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食欲抑制药

这一类减肥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属于中枢性减肥药。它主要通过提高人的饱腹感、降低食欲来减少人的进食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服用这类药物后常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头晕、乏力、口干、抑郁等。

第二类:加速代谢减少吸收类药物

这一类减肥药主要作用于胃肠道,通过抑制胃肠道消化脂肪所需要的酵素来减少胃肠道酯对脂肪的吸收,达到减肥的目的。

服用这类药物容易引起肠胀气、大脑缺血、低血糖、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

第三类:主要消耗脂肪和热量药剂

这一类减肥药主要能刺激脂肪氧化、增加能量消耗,从而提高心率、血压和新陈代谢率,使得身体消耗更多能量,达到减肥目的。但这类药物需要比较大的剂量才能看出明显效果。

对这一类减肥药比较敏感的人,服药之后很容易出现焦虑、兴奋、失眠等不良反应,有心绞痛等疾病者不建议吃这一类减肥药。

健康科学的减肥方式

减肥药见效快,但不良反应大。那么,什么样的减肥方式才是科学、健康又有效的减肥方式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科学适量的运动,营养均衡和充分的休息。

1.调节饮食习惯

均衡的饮食就是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吃含有高维生素和高矿物质的新鲜水果和蔬菜,这样不仅能增加饱腹感,还能维持血糖稳定和减少小肠内脂肪的吸收。水果尽量洗好直接吃[1],不要榨汁,这样更有利于保持水果本身的营养不被破坏或造成损失。

此外,还可以吃些五谷杂粮和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鱼、肉和蛋等含有丰富的动物蛋白,五谷杂粮则主要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两者可以平衡蛋白质的摄入。

图2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2.科学适量的运动

运动减肥见效慢、又累人,却是行之有效的减肥方法,如果能坚持下来,不仅能减肥,还能收获一个健康的体魄。

至于运动种类的选择,因人而异。不过一开始,最好选择一些比较缓和、刺激性小的运动,如慢跑、骑车或游泳,循序渐进,给身体适应的时间,也更容易坚持下来。

但不管是哪种运动方式,都要保证每天达到300卡的热量消耗,基本要坚持运动30分钟以上,如果时间太短,身体就调动不起来[1]。

如果是身体有基础疾病的人,如代谢综合征,一定要先咨询医生,根据医生的建议制订合适的运动方案,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具有减肥作用的药物,千万不可盲目进行。

图3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无论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再通过科学的减肥方法,将更有利于健康减肥,而且效果也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刘松丽.享·瘦:21天健康饮食习惯瘦身法.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20.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9357.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中华医学会,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