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智农 > 原创科普文章:《山海情》里说的菌草究竟是什么?

原创科普文章:《山海情》里说的菌草究竟是什么?

时间:2022-09-06 11:43:34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宁夏科学传播 栏目:智农 阅读:116

编辑:康 艳 审核:杨鹏斌

(李勃)以《山海情》中宁夏西海固的移民靠着福建专家的指点用菌草种植蘑菇脱贫致富的故事为引,为广大读者详细介绍了菌草技术开发背后的科学故事,以及扎根扶贫事业30年的杰出科学家林占嬉的奋斗历程。同时,通过菌草技术的详细介绍,让广大读者在了解我国食用菌栽培的历史和概况的同时,对于菌草的技术背景有了深入理解。在普及微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传播科学精神,为广大读者学习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努力创新、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提供了参考。

年初,一部关于脱贫攻坚的电视剧《山海情》红遍大江南北, 剧中讲述了宁夏西海固的移民在迁入闽宁镇后,靠着福建专家的指点用菌草种植蘑菇脱贫致富的故事。因为我的专业关系,所以免不了的, 在聊起这个话题时,大家向我发出了直击灵魂的一系列问题:菌草究竟是什么草?菌草为什么能种蘑菇?菌草能种那些蘑菇?.......

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聊关于菌草的那些事。什么是菌草?

菌草其实并不是一种植物的名称,这个名词诞生至今还不到 40 年。它是指所含营养适合大型真菌等微生物生长需要,并具有综合开发利用价值的草本植物,目前已经发现具备利用价值的主要包括禾本科、里白科等共计 28 个属 40 余种植物[1]。其中,应用最广泛的芒萁、类芦、斑茅、芦苇、荻、菅、五节芒等都是我们平时在野外最常见的草本植物。


图 1 我们身边常见的“菌草”

A 芒箕 B.斑茅 C.类芦 D.芦苇 E.荻 F 菅 (陕西省西安植物园 卢元 寻路路摄)

菌草的由来

作为全球最大的食(药)用菌生产和消费国。自古以来我们常食用的蘑菇如香菇、木耳等都是木腐菌,需要以阔叶树的木材作为营养基质,因此会造成林木的大量采伐。据不完全统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每年因蘑菇栽培而消耗的木料达到 400 万立方米,过量的采伐严重威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对于环境的破坏日益显著,“菌林相争”也就成了制约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图 2 以香菇为代表的木腐菌类,传统栽培需要在椴木上接种培养(图片源自网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山海情》中蘑菇专家凌一农教授的原形——福建农林大学的林占熺教授带领团队开展利用芒萁等草本植物替代木材基质栽培香菇等食(药)用菌的研究,并1986 年成功实现了技术突破,彻底打破了木腐菌只能以木料基质进行栽培的魔咒。从此,用草种蘑菇不再是天方夜谭。

图 3 《山海情》中的凌一农教授正在给菌草栽培的双孢蘑菇施肥(图左)

B 福建农业大学林占熺教授正在检查菌草栽培灵芝的生长情况(图右)

(图片源自新华网)

菌草能种哪些蘑菇?

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如今林教授的团队已经可以利用 40 余种草本植物,并根据不同菌草的物理特性和营养特点及菌类生物学特性, 筛选出 350 多个菌草栽培配方,完善了用菌草替代树木栽培微生物

的技术体系。目前,可栽培的食(药)用菌种类已达 55 种[1,2,5,8],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我国食(药)用菌业发展的瓶颈。

自 1997 年福建将菌草技术列为帮扶宁夏的重点推广项目,先后

使 1.75 万户农民受益,菇农年均纯收入 6000 多元,这一技术至今还在持续为广大的宁夏百姓创造收益。菌草扶贫被国务院扶贫办选为经典科技扶贫案例。

此后,菌草技术又成为福建智力援疆、对口帮扶重庆三峡库区、科技援藏项目,在生态建设、产业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 年 2 月 25 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林占熺教授因为贡献突出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菌草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为了让菌草技术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对菌草深入探索,发现部分菌草根系发达、生长快、产量高、抗逆性好,且适生性强,而且对于草市动物而言其适口性好,无论是直接采食还是以菌草栽培后产生的菌糟均可饲喂家畜、家禽。因此,菌草被陆续应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畜牧业发展以及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

图 4陕北延川县梁家河村的农户正在播种用于饲喂牲畜的菌草(图片来源于科技日报)

图 5 贵州黔西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用巨菌草加工出来的青贮饲料(图片源于中新网)

图 6 福建省平潭沙滩上栽种的用于防风固沙的菌草(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如今,菌草技术已从原来单一的用于食用菌代料栽培衍生发展出利用菌草生产动物饲料、利用蘑菇栽培底料和废弃物进行发酵堆肥、利用菌草“以草代煤”进行发电、利用菌草开展畜禽综合养殖,以及利用菌草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等综合技术体系。作为一项新的生态产业、新的生产体系,通过形成植物——微生物——动物循环以及植物——能源——肥料循环等,菌草技术实现了对生物资源的多次循环转化综合利用(见图 7),促进了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的有机结合。


图 7 菌草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示意图

变草为宝 造福全球

自 1992 年菌草专利技术首次转让日本;1994 年,菌草技术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优先合作项目”;同年被国家商务部列为援外培训项目。截至 2019 年 9 月,菌草技术外援项目已为 107 个国家培训学员 7951 名,在巴新、卢旺达、斐济、莱索托、南非、厄立特里亚等 13 国都建起了菌草技术培训示范中心和基地。

图 8 卢旺达农户在检查菌草菌袋(图左)

斐济农场雇员在中国专家指导下检查菌菇生长状况(图右)

(图片源自新华网)

从福建到宁夏,再到南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不仅成功解决了“菌林矛盾”,在各地开展利用菌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沙固沙、治理盐碱地等应用也取得了成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高度评价,为促进就业、保障粮食安全、减少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积极贡献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 周晶,林兴生,林辉等 菌草研究与应用进展.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2020 vol49(02)

2. 郑金英,陈丽凤,林占熺. 菌草产业成长及其多功能性探析.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01)

3. 林占熺,苏德伟,林辉等. 黄河菌草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研究与应用.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2019 Vol 48(06)

4. 林占熺 菌草及菌物饲料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畜牧业,2020 20

5. 林占熺. 菌草栽培食用菌综合技术简介. 福建农业科技,1994 ,27 (04)

6. 林占熺. 菌草技术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福建论坛(社会经济版) 1996 01

7. 赵鹤青,李军,张昊等. 菌草在北方地区的应用研究. 南方农机,2019 ,13

8. 王豫生,周毕芬. 菌草技术发明与发展的社会价值.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6, 9 (1)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50520.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宁夏科学传播,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