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在治疗中,容易遇到的5个认知误区,要注意避免
时间:2022-09-07 09:36:13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药师华子 栏目:健康 阅读:118
血压有随着季节波动的规律,在天冷的时候,人体血管收缩,排汗减少导致随汗液排出的钠离子在体内更多的蓄积,导致血压趋向升高。所以华子会告诉朋友们,秋冬季节是控制血压的重要季节。
在与朋友们交流时,华子发现,很多人对高血压有认知误区,结果导致了高血压治疗失败。这些误区必须要纠正,不要等到引起脑出血、脑梗塞、心肌梗死等疾病时才去追悔莫及。
一、防治高血压是家庭问题
很多人认为高血压不是传染病,防治高血压是个人的问题。但实际上,防治高血压是家庭问题。比如说控制高血压需要戒酒、限盐、低脂、低糖饮食,保持合理体重,这些通常需要与患者同桌吃饭家庭其他成员的配合,甚至在饮食习惯上做出一定的妥协才能做到。
同一个家庭的人,饮食习惯、作息规律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高血压虽然不是遗传病,但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如果父母有高血压,那么子女的高血压风险就会大增,尽早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延缓或是避免高血压的发生。
二、家庭自测血压比医院更准确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身体检测要去医院才是“权威”。但是在血压的测量上,家庭自测的血压值准确性要高于医院诊室的测量。准确地测量血压需要避免外界干扰,而医院环境嘈杂容易受到干扰,更有人遇到医生会紧张,出现“白大衣高血压”的情况。
而在家庭环境下,更容易放松,此时测量的血压值更为准确。不过要注意的是,家庭测量时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超过135/85mmHg,比医院诊室测量的140/90mmHg高血压诊断标准低一些。
三、越早服药保护作用越好
很多人有了高血压之后,会纠结服药的时间。担心吃药过早,对身体的“毒害”太多。对于初次发现的高血压,如果没超过160/100mmHg,可以试着用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等方式进行干预,如果3个月血压仍未达标,就建议用药控制。
如果初始血压超过了160/100mmHg,就建议立即用药控制,而且很可能需要2种药物联用才能较好地控制血压。大家要明白,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要远远大于药物的副作用,越早用药,对心、脑、肾、眼等器官的保护就越好。
四、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有些人在得知自己患有高血压之后,也会积极治疗,但是却是自己购药服用;或是四处打听“偏方”、“秘方”;或是只知道服药,却不看效果;或是只凭自己的感觉服药,降压药物吃吃停停。这些都是高血压治疗时常遇到的误区。
正确的做法是,患了高血压之后,要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血压升高程度、有无禁忌症等情况,由医生选择合理的药物。在用药时,需要自行监测血压,以确定药物效果,调整用药方案。在找到适合自己的用药方案之后,需要长期坚持规律用药,不能擅自停药。
五、不要过度关注血压数值
另一种常见的情况,是高血压患者接受了正规的治疗,但对血压数值过度关注,结果造成了精神紧张,反而加重了高血压。
血压不是降得越快、越低就越好,每天有一定的波动也是正常情况。大多数人吃了降压药之后,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进行药物调整,逐渐把血压降到目标范围。
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可以耐受的血压范围也不同。通常要求把血压降到130/80mmHg以下,理想血压是控制在120/80mmHg以下,但对于大于65岁的老年人,可能无法耐受较低的血压值,也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总结一下,高血压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以上的时间积累。而控制高血压,也需要数十年的坚持才会看到好处。高血压带来的脑卒中、心梗会影响一生,而控制好血压带来的获益也会享用一生。
有高血压的人,要避开认知误区,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进行治疗。对用药有疑惑,要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50636.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药师华子,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