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回顾|死掉的螃蟹不能吃;高校免费送月饼?
时间:2022-09-13 10:05:32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学术头条 栏目:前沿 阅读:164
“热点回顾|一周科技大事件”为学术头条推出的图文新栏目,旨在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最近一周的科技热点新闻。由于篇幅(和知识)有限,欢迎大家多多补充~
Hi,可爱的“学术菌”们,我是你们可爱的学术君。
上一周又是一个过去的“上一周”。
上周,我们在同一天迎来了中秋节与教师节,而下一次巧合,要等到 2041 年了~
这个中秋,想必你是吃了不少螃蟹吧,螃蟹虽香,但是别吃那些下锅前就早早死掉的,因为食用死河蟹,可能会引发蜡样芽孢杆菌、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
一个喜忧参半的消息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在收到学校故意发布“中秋免费月饼领取”钓鱼邮件后,有人相关网络安全知识比较欠缺,直接中招,有人能及时识别风险,甚至对钓鱼网站进行了 DDOS 攻击,看来,网络安全培训非常重要~
but... 除了这些,上周还有哪些热点新闻呢?我们先一起简单回顾下:
专家解答:为何近期我国新冠疫情此起彼伏?
清华团队获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世界最高效率
一台微波炉,竟成2纳米芯片制造关键?
科学家在嫦娥五号月壤中又有新发现
MIT新研究:AlphaFold比随机猜测好不了多少
大质量恒星形成研究取得进展
当打不死的小强变身“半机械蟑螂”......
我们正处于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
长江鲟没有灭绝?野外灭绝不等于野外没有
清华团队揭示中国清洁空气行动的碳减排协同效益
研究显示:全球 50 岁以下人群癌症发病率急剧上升以下为详细版图文,可选择性阅读~
1.死掉的螃蟹,为啥不能吃?
这个季节,螃蟹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一些人会因为螃蟹太贵而购买更便宜的死螃蟹吃,也有一些无良商家直接拿死螃蟹当活蟹卖。但是,有些死螃蟹是不能吃的,误食可能会导致中毒,比如河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闸蟹。
专家表示,河蟹体内的游离氨基酸和含氮化合物含量较高,肉质比较松,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河蟹都在淤泥中生长,生存环境适合微生物生长,这就导致鲜活河蟹体内外菌落总数基数较高。一旦河蟹死亡,体内的微生物含量会迅速升高,因此,即便是刚咽气的螃蟹,也不要吃了。
(来源:Pixabay)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指出,螃蟹死后不能吃,主要还是因为体内的微生物快速繁殖,导致的菌落数超标,这样的大闸蟹,用家庭的烹饪方式,是无法完全消灭其中微生物的。食用死河蟹,可能会引发蜡样芽孢杆菌、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
内容来源:央视网
2.专家解答:为何近期我国新冠疫情此起彼伏?
2022 年 9 月 9 日,针对近期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发文称,近期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此起彼伏,出现当前这种严峻疫情形势的主要原因,要归结于周边环境和变异病毒两方面。
在过去新冠疫情的四波流行中,除第二波起源于印度的德尔塔变异毒株以东南亚区域最为严重外,其他三波流行都是以美洲和欧洲区域为疫情中心,无论发病数和死亡数,这两个区域合计都超过全球一半以上。
而目前还处在流行高位的全球第五波新冠疫情,风暴中心却转移到西太平洋区域。中国作为西太平洋区域的一个成员国,受到周边国家和地区严重疫情的影响,给我国造成了“外防输入”的巨大压力。这是造成我国近期严峻疫情形势的主要外围原因。
另一方面,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出现,使得隐匿性传播更为常见,也为防控增加了难度。至于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新冠感染者中部分人出现核酸检测结果阴性、阳性交替的现象,目前还不清楚,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这种阴性、阳性交替的现象在“隐匿性传播”中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内容来源:微博@吴尊友ChinaCDC
3.高校免费送月饼?结果意想不到……
近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在社交媒体发帖称,收到了“中秋免费月饼领取”的邮件,但填写资料后却没有领到月饼......
据上游新闻消息,9 月 8 日上午,中科大网络信息中心程老师表示,这其实是一次官方“整活”,是**“全校首次钓鱼邮件演练”**。
程老师透露:“9 月 7 日下午 5 点半,我们利用大家刚放学思想比较松懈的机会,在一个小时发送了 4 万多封邮件,这些邮件全部针对中科大校内的师生,其中学生有 3 万多人,教职工有 6000 多人。结果中招的人并不少,晚上 6 点半到 7 点半时,钓鱼网站的访问人数高达 8000 人次,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程老师还表示:“这次演练当中,有不少同学填写了真实资料,其中人数最多的是本科一年级的新生。他们相关网络安全知识比较欠缺,下一步我们会着重对他们进行网络安全培训。”
“我们在后台看到,部分学生提交了虚假信息,说明他们有了防范意识;**还有学生对我们的钓鱼网站进行了 DDOS 攻击,他们还在 QQ 群分享说免费的靶场来了,不打白不打,当时一度把钓鱼网站整瘫痪了。**不过在这次演练之前,我们向清华大学取经时,他们就提示了肯定会有学生攻击,因此我们也做了防范措施,所以最后并未造成服务器的损失。”
为了避免钓鱼邮件演练变成“狼来了”,让学校的师生对官方发布的邮件失去信任,程老师表示他们对方案进行了调整,留下了很多“马脚”,譬如邮箱缩写、联系电话等,“如果足够细心,是可以看出很多‘马脚’的。”
内容来源:科技日报
4.清华团队获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世界最高效率
近日,清华大学电机系易陈谊课题组提出了一种通过多功能添加剂减少钙钛矿薄膜缺陷和晶格微应力的策略,实现了单结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PCE) 23.6% 的世界最高纪录。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具有光吸收性能优异、加工成本低等优点,制备在柔性基底上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轻薄、可赋形、高功率质量比等优点,在可穿戴电子设备、无人飞行器、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获得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如何进一步提升柔性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和耐弯折性能是其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
在该研究中,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琥珀酸盐添加剂加入钙钛矿前驱液中,用以提高钙钛矿薄膜质量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通过该方法制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优异,在 AM1.5G 标准光照下刚性的电池器件光电转换效率高达 25.4%。
在柔性基底上所制备的柔性器件获得了最高 23.6%(认证效率 22.5%)的光电转换效率,这是迄今报道的单结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
柔性器件效率和耐弯折性能的综合提升展现了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走向实际应用的良好前景。
内容来源:清华大学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6675822001060
5.一台微波炉,竟成2纳米芯片制造关键?
近日,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通过一个改进的微波炉克服了半导体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使用传统方法来加热高掺杂材料已经无法生产出性能稳定的半导体。
半导体制造商台积电(TSMC)认为,微波在理论上可以用来激活过量的掺杂剂。但是,就像家用微波炉有时会不均匀地加热食物一样,之前的微波退火装置往往会产生“驻波”(standing waves),从而阻止掺杂剂的一致激活。
为此,台积电与 Hwang 合作,通过一个改进的微波炉选择性地控制驻波发生的位置,从而可以在不过度加热或损坏硅晶体的前提下,恰到好处地激活掺杂剂。
近年来,芯片制造商开始试验一种新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晶体管可以呈水平堆叠状。而微波退火使更多掺杂的材料成为可能,这是实现新结构的关键。
研究团队表示,他们的工作正在帮助制造下一代手机、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有望用于制造 2025 年前后生产的半导体材料和电子产品,甚至帮助台积电(TSMC)和三星(Samsung)等芯片制造商将芯片尺寸缩小到 2 纳米。
论文链接:
https://aip.scitation.org/doi/10.1063/5.0099083
6.科学家在嫦娥五号月壤中又有新发现
关于 Apollo 等月壤样品的研究认为,月壤中的纳米级单质金属铁(nanophase iron particles)主要形成于陨石、微陨石轰击引起的汽化沉积作用(vapor deposition)或者太阳风主要组分 H+ 注入引起的还原作用。前者得到大量月壤样品分析及模拟实验结果的验证而被学术界广泛认同,而后者迄今为止尚缺少充足的直接证据与机理解释。
嫦娥五号月壤是人类 44 年以来再次获得的月球返回样品,与 Apollo 和 Luna 样品具有不同的采样位置、矿物组成与演化历史,故或为探究单质金属铁的形成机制提供新证据。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与昆明理工大学合作,针对嫦娥五号表取月壤粉末(CE5C0200YJFM00302)中的铁橄榄石颗粒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工作,在亚微米级尺度的二次撞击坑中发现了歧化反应成因单质金属铁的可靠证据。
同时,理论计算结果显示该二次撞击坑的形成速度低于 3.0km/s。歧化反应成因纳米级单质金属铁的发现与证实,革新了数十年来学术界对月壤中单质金属铁形成机制的既有认知。
此外,由于低速撞击作用广泛存在于太阳系中,因而对于探索月球特别是两极永久阴影区、小行星以及外太阳系固态天体表壤中单质金属铁的形成机制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
内容来源: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0-022-01763-3
7.MIT新研究:AlphaFold比随机猜测好不了多少
今年 7 月,DeepMind 与 EMBL-EBI 利用 AlphaFold 几乎预测出了地球上的所有已知蛋白质,堪称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重大飞跃,一度在国内外的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但是,作为“圈内人”的生命科学领域科学家们,却对 AlphaFold 取得的成果褒贬不一。
近日,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 Broad 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 AlphaFold 在药物发现方面表现得并不好。“事实上,它们的预测比偶然性好不了多少。”(点击查看详情)
图 | 细胞中复杂的蛋白质网络
在此次工作中,研究团队利用 AlphaFold 生成的蛋白质结构,探索了现有模型是否能够准确预测细菌蛋白与抗菌化合物的相互作用。
这种模拟已经成功地应用于针对单个蛋白质靶标筛选大量化合物的研究中,来确定可以实现最佳结合的化合物。但是,当他们试图针对许多潜在目标筛选多种化合物时,AlphaFold 预测的准确性要低得多。
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通过将模型产生的预测与实验室实验中获得的 12 种必需蛋白质的实际相互作用进行比较,模型的假阳性率与真阳性率相似。这就表明,该模型无法一致地识别现有药物与其靶标之间的真正相互作用。
研究团队认为,“AlphaFold 预测的结构似乎与实验确定的结构大致相同,但如果我们要在药物发现中有效和广泛地使用 AlphaFold,我们需要在分子对接模型方面做得更好。”
论文链接:
https://www.embopress.org/doi/full/10.15252/msb.202211081
8.大质量恒星形成研究取得进展
在恒星形成过程中,原子气体与分子气体的转换以及分子外向流的驱动源是研究难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以及三峡大学、湖南文理学院等合作,结合 FAST HI 谱线数据与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 13.7 m 毫米波望远镜分子谱线数据,利用团队自主开发的新基线校准算法,在大质量恒星形成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展现了 FAST 与 13.7 m 毫米波望远镜的协同观测研究的潜力。
磁离心喷流理论预言分子外向流是由高速 HI 星风驱动,但该理论没有得到确凿观测证明,这是由于探测 HI 星风颇具挑战性。在小质量恒星形成区中 HI 星风能够驱动分子外向流。但是,在大质量恒星形成区中,HI 星风能否驱动分子外向流,原子氢从何而来,与分子氢关系如何,这一系列问题尚不清楚。
为了探测 HI 星风,研究开发了新的基线校准算法——FFTEEC。该算法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基线噪声,使最终得到的谱线灵敏度接近理论水平。该算法使得 FAST 的高灵敏度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使 FAST 成为探测 HI 星风的利器。
此外,科研人员首次在该区域中探测到 HI 星风,并发现大质量恒星形成区中的 HI 星风有可能驱动分子外向流,这与小质量恒星形成区情况相似。进一步研究表明,星风中的 HI 丰度与 HINSA 丰度一致,这预示 HINSA 将成为探究 HI 星风与分子外向流的物理桥梁,同时 HI 星风中原子氢更有可能继承母分子云。
内容来源: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
9.当打不死的小强变身“半机械蟑螂”......
蟑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强”,是一种人人恨得咬牙、欲除之而后快的奇特生物。
但是,小小的蟑螂,也有大用,比如被部署在搜索和救援任务中,或者调查比较危险的地方。然而,远程控制与长时间续航的需求一直是尚未解决的问题。如今,这一想法或许即将成为现实。
近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开创性研究集群(Cluster for pioneer Research,CPR)的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设计了一种可以制造遥控半机械蟑螂的系统(点击查看详情)。
图|半机械蟑螂示意图。
据介绍,该系统配备了一个可由太阳能充电的微型无线控制模块,可实现自供电,而且超薄的电子设备和柔性材料可以使半机械蟑螂自由移动。
研究团队认为,半机械蟑螂的问世,或将使半机械昆虫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成为可能。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28-022-00207-2
10.我们正处于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
近数十年,人类活动干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自身也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有学者提出当今的地球系统状态已不同于全新世,应该处于一个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强调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程度已和自然过程相当,甚至超过了自然过程。
随着人类活动的逐渐增强,地球系统从 20 世纪中期(约 1950 CE)开始发生全球尺度的加速变化,这个时间被称为“大加速”,国际人类世工作组建议该时间为“人类世”的起始时间。但学术界对“人类世”起始时间仍有争议,主要是因为在此之前人类已通过农业生产、矿产开发、聚落建设等对地球环境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干扰,中国的季风区尤其显著。
研究人员总结发现,近 2000 年中国发展历史可分成四个历史阶段:
- 2.0~1.0 ka,核心区样点的几种代用指标(包括木本孢粉比率、磁化率、有机碳同位素、铅含量)因人类活动的影响开始明显偏离自然背景,不同样点开始偏离的时间不同,指示人类活动有局地性增强的特征;
- 1.0 ka~1950 CE,核心区样点的以上指标整体显著偏离自然背景,指示人类活动在核心区有区域性的增强,而同时期边缘区的代用指标的大致保留在自然状态;
- 1950~1980 CE,有机碳、总氮及其同位素发生显著变化,核心区和边缘区样点无明显差异,指示了中国全区域人类活动明显增强,这些指标的变化主要是受农业、工业活动以及人口增长的影响;
- 1980 CE 以后,以上指标的变化进一步增强,同时铅、黑炭、多环芳烃含量急剧增长,反映出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农业的现代化。
图|中国人类活动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
其中,1950 CE 中国核心区和边缘区的同步变化与全球“大加速”时间一致。**以上四个时期的界线均可对应重大历史事件,同时也对应了生产力或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该研究提出,交通网络和工业化在人类活动的区域影响方面有重要作用。
内容来源: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论文链接:
https://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0048969722052482
11.长江鲟没有灭绝?野外灭绝不等于野外没有
2022 年 7 月 21 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名录显示,长江特有物种白鲟(Psephurus gladius)已经灭绝,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野外灭绝。
然而,近日一尾长江鲟在湖北省团风县罗霍洲滩被困沙滩水坑,经热心市民和渔政工作人员救助后已被成功放生长江。有网友比较疑惑,野外灭绝不等于灭绝吗?
针对此事,专家表示,近日发现的长江鲟是人工放流个体,这种情况较为常见,与此前公布的长江鲟野外灭绝没有关系。
“长江鲟没有灭绝,而是叫野外绝迹。就是说长江鲟在自然界没有自然繁殖了,并不是说野外没有长江鲟,这是个误解。现在每年都有增殖放流,所以野外还是有个体的。如果长江鲟能够自然繁殖,野外灭绝这个帽子就可以摘掉了。”
危起伟还介绍,从 2007 年人工放流开始,长江鲟遭到误捕的情况每年都有很多。原来长江一直没有休渔,上游下来的很多鱼类没有等它长大就被捕猎了。长江鲟鱼一直没有自然繁殖,科研人员希望通过人工放流,经过几年时间的野外生长,最终实现长江鲟的自然繁殖。
内容来源:红星新闻
12.清华团队揭示中国清洁空气行动的碳减排协同效益
近年来,中国实施的清洁空气行动推动了大气污染物大幅减排,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清洁空气行动影响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空气污染引起的辐射反馈变化等气候因素,目前仅有个别研究测算了重点区域实施清洁空气行动带来的碳协同减排效益,尚未有研究量化 2013 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中国清洁空气行动对全国碳排放的协同减排贡献,并从措施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针对这一问题,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张强课题组回顾和梳理了中国清洁空气行动中落后产能淘汰、工业燃煤锅炉整治、民用散煤清洁化替代、“散乱污”整治以及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等 5 项协同减排措施,在自主研发的中国多尺度排放清单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措施级别协同减排效应评估技术,并根据各省实际落实情况量化了各项协同减排措施带来的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变化,最终核算出清洁空气行动产生的碳减排协同效益。
图|中国清洁空气行动中五项协同措施在2013-2020年间产生的二氧化碳协同减排量
研究显示,中国清洁空气行动中涉及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调整能源结构和提升能源效率的相关措施,通过淘汰或升级低能效、高污染的落后燃烧设施促进了中国能源系统的转型,减少了化石燃料消耗,产生了显著的碳协同减排效益。
此外,**中国清洁空气行动推动了清洁高效的能源设施取代低效、高碳能源设施的进程,加速了能效提升、能源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转型。**这一协同减排经验同时也为面临空气污染问题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向低碳发展路径转型的可能过渡方案。
未来,中国仍需要进一步优化能源体系和经济结构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而减排政策设计时应当重点关注具有显著碳协同减排效益的相关措施。
来源:清华大学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2656-8
13.研究显示:全球 50 岁以下人群癌症发病率急剧上升
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早发型癌症(50 岁之前被诊断出的癌症,包括乳腺癌、结肠癌、食道癌、肾癌、肝癌和胰腺癌等)的发病率,从 1990 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急剧上升。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风险在每一代人中都在增加。例如,1960年出生的人在50岁之前患癌症的风险比1950年出生的人更高。研究人员预测,这种风险将在未来几代人中继续攀升。
在过去几十年中,包括饮食、体重、生活方式、环境和微生物群在内的早期生活暴露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研究团队假设西式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可能是导致早发型癌症流行的原因。
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深加工食品、含糖饮料、久坐等风险因素都显著增加,研究人员推测这与微生物群的改变有关。**“在我们研究的 14 种癌症类型中,8 种与消化系统有关。”**研究人员说,“饮食直接影响微生物组成,最终影响疾病风险和结果。”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报》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1-022-00672-8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51097.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学术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