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方法可对鱼体进行消毒?
时间:2022-09-13 17:17:13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光明科普 栏目:智农 阅读:132
【科学养殖百问百答】有哪些方法可对鱼体进行消毒?
问:有哪些方法可对鱼体进行消毒?
答:对鱼病应该有“防重于治”的意识,除了挑选体质健壮的鱼种外,还应该在放养时用药物对鱼体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附在鱼体皮肤及鳃部的病原体。最好是在消毒前认真做好病原体检查,针对病原体的不同种类,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以达到最佳效果,从而保证鱼种有较高的成活率。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
(1)漂白粉溶液
制成有效氯含量为10克/米3的溶液,在水温10~15℃时,浸洗鱼体25分钟左右;在水温15~20℃时,浸洗鱼体15~20分钟。夏花鱼种消毒的浓度应低一些,采用5克/米3的浓度消毒15~20分钟。此法对细菌、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可有效预防细菌性赤皮病、烂鳃病、竖鳞病、水霉病等。选用漂白粉进行鱼体消毒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是应对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含量加以确认,有条件的可进行测定,确定含量后再计算实际用量,以保证鱼种安全和消毒效果。二是漂白粉不能与碱性物质合用,不能用金属容器盛放。三是因漂白粉遇水易分解,所以不能预先溶于水。
(2)硫酸铜溶液
对鱼苗消毒的浓度为8克/米3,对个体较大的鱼消毒可用硫酸铜8克/米3和漂白粉10克/米3的混合溶液。水温15℃时,浸洗鱼体20~30分钟,可预防烂鳃病、赤皮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隐鞭虫病等。5克/米3硫酸铜和5克/米3醋酸混合浸洗鱼体1~2分钟可杀灭小瓜虫。硫酸铜溶液对金属有腐蚀性,不能用金属容器盛放。溶解硫酸铜时,水温不应超过60℃,否则会降低药效。
(3)高锰酸钾溶液
浓度20克/米3,在水温20℃时,浸洗鱼体20~25分钟,可防治三代虫病、指环虫病,对车轮虫病、斜管虫病等也有效。水温15~20℃,用20克/米3浓度浸洗15~20分钟;或21~30℃,用10克/米3浓度浸洗15~20分钟,可治疗草鱼、鲤锚头蚤病。高锰酸钾属强氧化剂,高浓度浸洗鱼体时极易灼伤鱼体皮肤和鳃,因此应特别小心,尽量准确掌握浓度。因高锰酸钾在阳光下易氧化而失效,不宜在阳光直射下使用。
(4)食盐溶液
浓度20~30克/升,浸洗鱼体5~10分钟,对防治烂鳃病、赤皮病等细菌性鱼病和纤毛虫、鞭毛虫及嗜子宫线虫等寄生虫具较好的效果。浓度5~6克/升用较长时间浸洗,防治鱼类水霉病。浓度30克/升浸洗10~25分钟,预防竖鳞病。选择食盐对鱼体消毒时,不宜在镀锌铁皮容器中进行,否则会引起中毒。
(5)注意事项
①鱼体消毒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晴天8~9时或16时左右,尽量避开中午的强光和高温。
②用于消毒的药液要现配现用。不能先配好药液再去清塘捕鱼,几小时后才使用。特别是漂白粉、高锰酸钾等易分解的药物,溶于水几小时后已失去药效。
③消毒时应视容器的大小和药液的多少决定放入鱼种的多少,每次处理的鱼不宜过多,以免因缺氧导致死亡。
④浸洗鱼体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消毒效果的好坏。而决定浸洗时间长短的因素又较多,如水温、水质及鱼的体质、种类等,因此,操作中应灵活掌握,尽量使浸洗的时间达到要求,既要杀灭病原体,又要保证鱼体安全。切忌用高浓度的药液短暂浸洗鱼体的“蘸水”式消毒,这样既浪费了药物,又没有达到消毒的目的。
⑤浸洗过鱼体的药液不可再用来处理下一批鱼种,因为药液的浓度已被稀释,再用会影响效果。继续补充新配的药液又不能较准确掌握其浓度,不能保证鱼体安全。
⑥用药量要计量准确,决不能超量,以保证被消毒鱼类的安全。
⑦要用木制或塑料盆、塑料桶配制药液,不宜用金属容器配制药液。
⑧投放鱼种苗宜选择在气温10~15℃的晴天进行,但使用高锰酸钾药液不宜在太阳直射下进行。
⑨操作仔细,勿伤鱼体。
⑩浸洗鱼种苗时现场不能离人,并要注意观察,发现有异常情况,如浮头、窜游或翻肚的鱼苗时,要立即捞出下池,以防中毒死亡。使用后的消毒液不要倒入养殖池塘中。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51302.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光明科普,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鱼类越冬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下一篇:什么样的鱼苗是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