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的第二大杀手——挤压综合征
时间:2022-09-13 17:25:34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达医晓护 栏目:安全 阅读:162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3988 篇文章
9月5日,又一悲痛的消息扣人心弦,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 24小时后已有65人遇难,救援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中。在地震后以及坍塌掩埋事故救援中,有些伤员在废墟下坚持了几个甚至是十几个小时还保持着清醒的状态,然而,往往在获救后的数小时内生命却走向了的尽头。其实,造成这一现象的真正凶手就是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
一、 什么是挤压综合征?
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是肢体受到重物长时间挤压致肌肉发生缺血改变,继而引起以肌红蛋白血症、肌红蛋白尿、高钾血症和急性肾功能障碍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其本质是横纹肌溶解,多见于重大自然或人为灾害,如地震或战争轰炸使大面积建筑物倒塌,众多伤员被压埋于重物之下。也见于工业、交通事故,甚至昏迷或沉醉者压迫自身肢体。病情危重,常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二、主要病因
1.伤员压埋于重物之下,短时间无法全部救出,长时间的挤压可使肌肉内血液循环受阻或完全断绝,发生缺血坏死,而一旦压力解除,坏死组织进入循环系统,即可发生挤压综合征。
2.昏迷、醉酒昏睡、大面积烧伤、不合理使用止血带、抗休克裤以及石膏固定、手术时间过长等,因体位长时间固定,肌肉受压也可致肌组织缺血,发生变性、坏死,即可发生挤压综合征。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局部出现疼痛,肢体肿胀,皮肤有压痕、变硬,皮下瘀血,皮肤张力增加,在受压皮肤四周有水泡形成。
(2)全身症状:患者出现头晕,胸闷,腹胀等症状。严重者心悸,甚至发生面色苍白、四肢厥冷。
四、现场急救如何处理?
(1)抢救人员应迅速进入现场,力争及早解除重物压力,减少本病发生机会。
(2)伤肢制动,以减少组织分解毒素的吸收及减轻疼痛,尤其对尚能行动的伤员要说明活动的危险性。
(3)伤肢用凉水降温或暴露在凉爽的空气中。禁止按摩与热敷,以免加重组织缺氧。
(4)伤肢不应抬高,以免降低局部血压,影响血液循环。
(5)伤肢有开放伤口和活动出血者应止血,但避免应用加压包扎和止血压带。
(6)凡受压伤员一律饮用碱性饮料,既可利尿,又可碱化尿液,避免肌红蛋白在肾小管中沉积。如不能进食者,可用5%碳酸氢钠 150ml静脉点滴。
经以上现场急救处理后,立即组织送医院作进一步救治。
撰写: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张丽 主管护师
指导: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裴红红 主任医师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51308.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达医晓护,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8人凌晨被大火围困!其中2名婴儿
下一篇:防御台风“梅花”要做到“四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