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 > 这种癌症隐蔽性极强,一旦发现就是晚期?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这种癌症隐蔽性极强,一旦发现就是晚期?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时间:2022-09-19 14:01:46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普中国 栏目:健康 阅读:138

有一种癌症,隐蔽性强、发病率较高、生存率较低。在中国,80%的患者发现时已到中晚期。

它就是肝癌。

根据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肝癌发病率排名第四,死亡率排名第二。

俗话说“胃是喇叭,肝是哑巴”。肝癌不易发现又如此可怕,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成为关键。

今天就来讲一讲肝癌的那些常见问题。

01

很多肝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

肝癌因隐秘性强,早期表现不明显,导致很多患者发现时就已到了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窗口。

首先,肝脏隐藏在腹腔,被骨性器官保护,正常时不易触及,且仅肝脏表面有神经分布,当病变侵犯肝脏包膜时才产生疼痛感觉。

所以,当肿瘤还没有长大或者距离包膜部位远,症状不明显或无不适感,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去医院就诊。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其次,对于正常人而言,一般只要有30%的肝脏就足以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就不会表现出肝功能异常。

所以,很多肝癌患者出现黄疸、腹水等症状时,已是中晚期。

02

肝癌的症状有哪些?

肝区疼痛:肝区疼痛多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是肝癌晚期常出现的症状之一。

肝肿大:大约90%以上的肝癌患者的肝脏呈进行性肿大,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压痛。

黄疸:黄疸的出现一般意味着患者已经进入肝癌晚期。

肝硬化征象:如果肝癌患者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会出现腹水、静脉侧支循环形成等情况。

全身性表现:肝癌患者多出现发热乏力、进行性消瘦、营养不良,以及恶病质等症状。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转移灶症状:如果发生了肺部、胸腔等处的转移,相应部位可能出现不适症状。

03

导致肝癌高发的因素有哪些?

肝癌高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慢性肝炎

“慢性乙肝、丙肝—肝硬化—肝癌”——肝病三部曲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乙肝、丙肝病毒持续对肝脏进行侵入和损害,患者如果掉以轻心,有可能出现肝硬化,甚至导致肝癌的发生。

对策:检查自身是否患有乙肝、丙肝,接种乙肝疫苗,正规治疗丙肝。

2脂肪肝

肝脏的贮存能力有承受限度,如果脂肪不断增多,超过了极限,那么正常的肝组织就变成贮存脂肪的仓库,从而转变成脂肪性肝炎。

硬化的肝脏在一些慢性肝炎、酒精等高危致癌因素的进一步作用下,有一定比例恶变成肝癌。

对策:饮食控制及运动。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3酗酒

长期酗酒会持续对肝脏形成伤害,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导致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硬化。如果还合并患有慢性肝炎(乙肝、丙肝),伤害则成倍增加。

对策:戒酒。

4长期食用腌制霉变食品

食物发霉后,特别是霉变花生,会产生一种毒性非常大的强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它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进入人体以后主要对人的肝脏组织进行破坏。

肝脏作为人体的代谢器官,负责将人体产生的有毒物质进行分解转化。不过,如果毒素多到肝脏无法分解,它们就会留在肝脏中,从而对人体造成持续伤害。

对策:少食咸菜等腌制食物,不食发霉食物(霉花生、劣质花生油),改善水质。

5大量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一些药物也会对肝脏造成持续损伤,用药后出现肝炎样的症状并伴有肝功能异常,即所谓的药物性肝炎。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如果长期或大量服用保泰松、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可能引起肝内胆汁淤积,甚至肝细胞坏死。

04

如何预防肝癌?

1合理膳食

提倡三餐膳食搭配合理,营养平衡。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不吃霉变食物,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可以排出体内的毒素。保持高蛋白质(如瘦肉、鱼、河虾、豆制品)、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

控制脂肪摄入量,尤其是动物性脂肪。禁酒戒烟。

2适当运动

建议每天锻炼30分钟,可选择有氧运动,如打乒乓球、羽毛球、骑自行车、游泳等。

坚持规律、持续锻炼非常重要,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仅效果不佳,反而还会促使脂肪的积聚。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3慎用药物

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避免加重对肝脏的损害。

4适当补

适当补硒能让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正常水平,有利于保护肝脏。

5体检查肝功

每次体检要做肝脏影像学检查,以早发现脂肪肝及肝癌。因肝脏代偿能力强,出现肝功能异常时,常提示疾病较重。

尤其建议40岁以上,特别是经常饮酒、肥胖的男性,每年到正规医院体检一次,把癌症遏制在远方、扼杀在襁褓。

作者|罗鲜樟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肿瘤科博士

审核|张毅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肿瘤科副主任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图片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51725.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普中国,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