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 > 科学里的女性力量

科学里的女性力量

时间:2022-09-20 10:28:38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返朴 栏目:人物 阅读:144

撰文 | 祝叶华

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

2022年9月15日,由14位科学家与腾讯共同发起的“科学探索奖”第四届获奖名单揭晓,50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至此,获得该奖的女性科学家已达21人,占比11%。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腾讯颁发的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

今年最年轻的获奖人是北京邮电大学研究员王光宇,是一位女性科学家,也是该奖四年来的首位“90后”科学家。她表示:“我正在科研起步阶段,‘科学探索奖’为年轻科学家提供了极大的激励和认可,一方面让我更安心,为从事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容错空间,另一方面也让我感受到更多责任,在未来一定要做出更不一样的原创工作。”

在中国科研领域内,女性群体的发展状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从近年来颁布的一系列奖项以及获奖者的资料可以看出,年轻化、出生地域广泛化、教育背景国际化已经成为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新的发展趋势。中国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和人才创新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让越来越多的优秀女科学家走进公众的视野,一系列支持女性科研工作者发展的政策也正在取得明显的效果。

科学技术领域的性别差异正在发生改变

科学探索的历程得益于多视角、跨专业的互动而形成的创新与活力。在科学史上,女科学家一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无论是对抗危害人类数千年的疟疾,还是探索世界的种种未知,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女性都没有缺席。他们的卓越贡献推动了整个科学乃至人类的进步。近代至今,中国曾诞生许多优秀的从事科研工作的女性,如王明贞、吴健雄、林巧稚、何泽慧、谢希德、屠呦呦、张弥曼等等。

但也不得不承认,科学仍是常被视为主要由男性来承担工作的众多领域之一,女性科研人员仅占全球科研队伍的30%。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仍较为缺乏,女性科技人才在职业发展中仍面临许多瓶颈问题,符合女性科技人才特点的专项政策不足,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有研究表明,女科学家缺失,不仅涉及性别平等问题,还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比如,要想促成适用于女性的基础研究及医学发明,需要有女性研究者的参与,否则会使女性的健康需求被忽视。女性研究者缺失,也会影响下一代对STEM学科的印象,尤其是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学科,加剧社会偏见。

不过,这种局面正在发生改变。

在全球范围内,呼吁关注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我国,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用切实的力量支持女性科技工作者。例如,早在2011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提出要把包括科学技术专业人员在内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女性比例提高到35%。2011年,科技部和全国妇联共同颁布了《关于加强女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增加女性科技人才储备、扩大科技领域女性就业机会和促进女性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等有关政策措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对女科学家实施了多项倾斜政策:自2011年起,将青年科学基金中女性申请年龄上限放宽到40岁,较男性的35岁增加了5年的申请机会;在2012年设立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将女性申请年龄上限设定为40岁,较男性的38岁增加了2年的申请机会;在科学基金所有项目执行期间,允许女性项目负责人因孕期和哺乳期延长结题时间。

2021年,为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更好发挥女性科技人才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的重要作用,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

科技类奖项评选也在逐渐向女科学家倾斜,并单独为女科学家设立奖项。2004年设立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已经评选了17届,陈化兰、陈薇、颜宁等著名女科学家都曾是获奖者。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基础研究也在助力改善女性科研人员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其中“科学探索奖”就特别关注女性科学家和年轻科学家的发展,在同等条件下,倾向年纪轻者和女性,过去四年来,女性科研工作者获奖比例达11%。

“科学探索奖”中女科学家获奖人数的增加是环境向好的一个缩影。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曾经鲜明的性别壁垒已经逐渐消失,更多女性科研人员勇敢地探索未知,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科技界的面貌。

突破传统,“她”很可以

在中国科研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数以千万计的女科学家活跃在中国各个科研领域内。

在社会中,女性有很多角色;在中国文化里,女性被赋予女儿、妻子、母亲的职责。但是,女性的个人属性和独特的社会价值正在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很多优秀的女科学家不断超越自己,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取得突破。科技奖项的设立,把这些女科学家进一步推向台前。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颖是2019年获得“科学探索奖”的4名女科学家之一。她是中国活跃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冉冉升起的新星。2013年,29岁的刘颖完成在美国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后,选择回国并在北京大学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她还是“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者之一,并入选201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在科研之外,她个性活泼,爱好广泛,“跑得了北马,做得了蛋糕”,打破了外界对女科学家的刻板印象。

刘颖

2019年,从江西共青城一个山旮旯里走出来的“80后”青年女科学家付巧妹,通过开发捕获DNA技术,从中国4万年前的化石中获得世界首例早期现代人核DNA。付巧妹极度热爱自己从事的科研事业,她说自己全身每个细胞都因为各种“未知而有意思”的问题激动不已。她同样也是2019年“科学探索奖”的4名获奖女科学家之一。曾经是中师毕业生的付巧妹不甘心平庸,想要实现自己研究古生物的理想。在拿到小学老师的“铁饭碗”后,她作出了让所有人都惊讶的决定:离开讲台,重回课堂,最后成功考上大学,出国留学,并且一路披荆斩棘,使古生物学界多了一位为人类解答“人类从哪里来的”的古DNA研究专家。

付巧妹

为女性创造更多条件,让科学未来可期

让更多优秀的女性科技人才在科学研究领域内闪光,不仅是国家的责任,同样也需要社会的支持。

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系主任、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艺术与科学院双料院士、2021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鲍哲南指出,提高妇女在科学领域内的参与度,是许多国家一直在努力实现的长期目标。这就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战略,首先要了解阻碍女性参与的问题是什么,这样才可以制定计划来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认可是重要的方法,但真正需要解决的是阻碍大量女性投身科学的根本问题,如来自社会层面的意见、妇女的发展机会、妇女的育儿问题等。北欧国家,如瑞典,无论男女都可享有一年以上的育儿假。这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因为它提倡育儿是男性和女性的共同责任。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秘书长解欣指出,在开展国际组织工作时要以全球视野进行谋划,议题设置要体现全人类的共同关切,最终团结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推进女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传统观念的破除让更多女性进入科技界,其中不乏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这也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逻辑。提高女性科学家的地位,为她们创造合适的工作环境,让有能力的女性科技工作者与男性并驾齐驱。越来越多的女院士、各类科技大奖中女性获奖者占比的提高,不仅是对女性科研能力的认可,也会为更多女性树立榜样,让她们在科学探索的路上更具信心。

在科学技术的赛场上,不断崛起的女性力量,让科技的进步更有活力,让国家的前行更有动力,也让社会的发展更富生命力。改变从我们的行动开始,政府和企业要形成合力,对女性科技工作者给予更多的支持,共同营造有利于女性科技工作者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氛围,让“女科学家去哪了?”变成“女科学家在那!”的底气。

特 别 提 示

1. 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精品专栏“,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提供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任何形式的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摘编。转载授权请在「返朴」微信公众号内联系后台。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51788.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返朴,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