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 > 原创科普文章:颅内动脉瘤

原创科普文章:颅内动脉瘤

时间:2022-09-20 10:52:40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宁夏科学传播 栏目:健康 阅读:101

编辑:康 艳 审核:杨鹏斌

(刘麒琛)今天带大家认识一种脑部疾病——颅内动脉瘤。也许有人觉得挺陌生一个词?你把英国前首相邱吉尔、苏联前领导人斯大林、以色列前总理沙龙、美国现总统拜登、中国著名“小品王”赵本山之间联系起来,寻找他们的共同之处?你是不是立马有些“懵”,其实这些名人都曾罹患过一种病——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A),前三位名人甚至就是病死于这一病魔的手下。今天我们就由医学博士科普这种疾病。

你不可不知的脑部疾病—颅内动脉瘤

【科普小助手】 今天带大家认识一种脑部疾病——颅内动脉瘤。也许有人觉得挺陌生一个词?你把英国前首相邱吉尔、苏联前领导人斯大林、以色列前总理沙龙、美国现总统拜登、中国著名“小品王”赵本山之间联系起来,寻找他们的共同之处?你是不是立马有些“懵”,其实这些名人都曾罹患过一种病——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A),前三位名人甚至就是病死于这一病魔的手下。今天我们就由医学博士科普这种疾病。

【博士】:颅内动脉瘤,是临床当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实际上它不是肿瘤,它是一种脑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瘤是在脑动脉血管壁上某些薄弱的部位,由于血流长期的冲击将这个血管壁上薄弱的部位冲击形成一个凸起或者鼓包,因一般形态像气球一样的突出,形似“瘤”而得名。其经常发生在大脑里比较大的血管中,比如大脑动脉环、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等。

颅内动脉瘤大多数情况是潜伏在体内,不破裂,无症状;但一旦破裂,也就意味着“炸弹”爆炸,会对人体造成灾难性的打击,可能导致偏瘫、失语、昏迷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1/3患者在30天内死亡,1/3患者幸存,但神经功能丧失(残疾)。在中国,颅内动脉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年发病率接近2/10万,在一些国家甚至高达22.5/10 万。

颅内动脉瘤的症状知多少?

【科普小助手】:这种病魔如此恐怖,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自己得了颅内动脉瘤?有什么样的症状呢?

【博士】: 颅内动脉瘤破裂了症状明显,容易识别。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与呕吐、颈部僵硬或疼痛、意识障碍。

【科普小助手】: 头痛谁都会有,没睡好会头痛、着凉了头也会痛、感冒了头会痛等等。怎么样的头痛才颅内动脉瘤破裂了。

【博士】: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下面我对上述现象进行一一解释。

一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头痛是突然的、严重头痛,在动脉瘤发生破裂之后迅速出现。疼痛常令患者无法忍受,常描述为“剧烈头痛”、“闪电般的头痛”、“爆炸性头痛”、“一生中最剧烈的头痛”和”霹雳样剧痛“。美国总统拜登曾因颅内动脉瘤破裂而入院,他对这种头痛的描述是这样的:“我脑海中闪烁着闪电,有着强烈的电击一般的感觉,这是我这辈子从未有过的疼痛”;这种头痛的特点是:(1)头痛往往发生突然、像闪电一样突如其来,1分钟内即可达到疼痛高峰;(2)较弥散、定位特征不明显;(3)头痛剧烈。这样的头痛,也很少见。但一旦发生,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不是忽略了之。因为这样的头痛往往提示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其背后原因很大可能是破裂性颅内动脉瘤。

二是恶心与呕吐。动脉瘤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导致血管痉挛和脑组织供血不足,引起颅内高压,表现出恶心、呕吐,呈喷射性。而恶心、呕吐往往提示颅内高压。

三是颈部僵硬或疼痛。蛛网膜下腔内容物为脑脊液,与全脑脑沟、脑池相沟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直接后果就是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血细胞代谢物质对脑膜产生炎性刺激,后枕部脑膜受刺激的直接表现就是颈部僵硬或疼痛。

四是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朦胧甚至嗜睡和昏迷。其主要原因为出血突发产生的应激反应,其二是广泛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脑血管痉挛---脑缺血;另外出血可直接导致脑内血肿,以及颅内高压,严重者导致意识障碍。赵本山当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时就表现出意识障碍。

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视力障碍,视力减退、视野缩小,严重时会造成失明;以及血压上升、体温上升、胃肠出血和脑心综合征等。

【科普小助手】: 颅内动脉瘤破裂好识别,那未破裂如何判断呢?有什么办法防止它破裂?

【博士】: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大多数没有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轻微的头晕以及相应的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考虑有颅内动脉瘤的存在。这些症状多为动脉瘤较大时,或正好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

1.头痛或眼眶周痛。这种头痛多无定位效应,但眼眶周痛与眼眶周局部组织受动脉瘤的挤压有关。

2.视力障碍。颈内动脉大型颅内动脉瘤可直接压迫视神经,表现为视野缺损,或一侧瞳孔增大,或眼球位置偏斜,引起视力障碍。

3.眼睑下垂。一侧动眼神经麻痹,会引起同侧上眼睑下垂、眼球处于外展位,向内、向上、向下活动均受限制,眼球活动障,同时瞳孔散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障碍。这与动眼神经麻痹有关,后交通动脉瘤引起的占位效应是重要原因。

4.一侧脸的麻木与面瘫。单瘫或偏瘫可由动脉瘤的占位效应引起,也可由动脉瘤内的栓子脱落引起。

另外还可能表现为抽搐,多为大脑中动脉瘤造成,甚至会有失语、精神症状;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可由小脑后下动脉瘤或椎基底动脉瘤压迫后组颅神经导致。

最好的办法就是发现苗头,及时去医院就诊。通过医学手段准确判断。比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CT 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等。条件具备、病情许可时应争取尽早行全脑DSA检查以确定出血原因和决定治疗方法、判断预后。

【科普小助手】: 颅内动脉瘤有什么办法防止它破裂?

【博士】: 脑动脉瘤在破裂前一般没有明显症状,是因为某些原因导致脑动脉壁薄弱,动脉壁像“吹气球”一样鼓起来,有时候就像一层纸那么薄,可以想象,在受到外力或血管压力增高的情况下,这样的薄弱部分非常容易破裂。所以,任何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都可能导致颅内动脉瘤的破裂。

要避免血压剧烈波动,任何导致血压突然升高的因素均可诱发动脉瘤破裂,如: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劳累、头部剧烈摆动、猛弯腰、急起身、饮酒、用力排便、举重物等诱因下,血压突然增高,容易引发动脉瘤破裂出血。对于高危人群一定要做好定期的检查,检查手段包括MRA、CTA、DSA。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诱发因素,进而降低动脉瘤破裂的发生。

颅内动脉瘤是怎么引起的?你知道吗?

【科普小助手】: 它是由什么引起的?可以预防吗?

【博士】: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的原因有这么几种

1.先天性因素,颅内动脉管径厚度是颅外相同管径血管厚度的2/3,在发出分支的分叉部又最易受到血流冲击,脑动脉管壁中层出现裂隙,有残留的胚胎血管或是先天动脉发育存在异常与缺陷,易受血流冲击形成动脉瘤。

2.动脉硬化,动脉壁内弹力层被破坏,进而导致动脉壁不能承受较大的血管压力,导致动脉薄弱的部位膨出形成脑动脉瘤。

3.创伤,颅脑发生损伤以及手术等外力导致大脑血管壁受损形成脑动脉瘤。

4.感染,身体中任何部位发生感染都会以小栓子的形式经血液中传播,然后在脑动脉的终末支停留驻足。当人的颅底发生骨折,感染也会由外向内侵蚀脑动脉,引发感染性动脉瘤或是真菌性动脉瘤。

5.其他原因,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动脉瘤的生物学过程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而颅内动脉瘤家族史是目前已知且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预测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此外,年龄、性别与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均存在密切相关性。女性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每天吸烟20支以上可加重颅内血管壁炎性损伤从而更易导致动脉瘤发生。

“不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如何预防?

【科普小助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脑动脉瘤的发生呢?

【博士】:正因为颅内动脉瘤的形成病因尚不明确,跟病人的很多个体因素相关,包括基因、遗传、外界因素等。加之我们对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原因知之甚少,对于它的预防也没有确切有效的手段。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动脉瘤的形成,属于血管壁的破损形成的。

对于有先天性因素如有家族脑动脉瘤病史的患者,从儿童时期就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以预防脑血管病变的发生。及时治愈创伤、感染,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减少对颅内压的影响,以避免脑动脉瘤破裂。

对于40岁以上的中年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一定要注意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等食物的摄入,同时要控制烟酒以减少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生,避免影响脑血管壁的弹性从而诱发脑动脉瘤。

这就是目前对动脉瘤能做到的事准确的来说动脉瘤不存在完整的预防方法,能做到的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仅此而已。

如何“拆弹”化险为夷

【科普小助手】: 得了颅内动脉瘤有没有好治疗的办法?

【博士】: 动脉瘤的治疗目前仍然是高风险的手术,是否手术,要综合考虑,对于直径<5 mm、形态规则的无症状动脉瘤,可以动态随诊观察,定期进行脑CT、磁共振等检查。

对于破裂动脉瘤,直径≥5 mm,形态不规则、手术治疗预期风险和难度不大;直径<5 mm,应根据形态、位置、数量和患者情况综合判断。

针对动脉瘤的治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另一种是介入栓塞动脉瘤。二者各有优劣,具体做哪种治疗,应向专业的医生咨询。颅内动脉瘤是脑血管病,与肿瘤有天壤之别。虽然很危险,但经过治疗后,不会像肿瘤那样需要放疗或化疗。不管怎样,脑动脉瘤也是良性疾病,如果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术后病人可以终身治愈,所以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

【科普小助手】: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不管是破裂的还是未破裂的动脉瘤,通过手术成功实施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减少脑出血对人类的危害,让这颗“不定时”炸弹变成一颗哑弹。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51845.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宁夏科学传播,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