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百科 > 为什么一到重要时刻,大脑就变得“一片空白”?

为什么一到重要时刻,大脑就变得“一片空白”?

时间:2022-09-26 09:51:24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北京科学中心 栏目:百科 阅读:133

审核专家:尹铁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机场院区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很多小伙伴可能都经历过这一幕:你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来准备一场重要的考试,可当你在考场上看着考题,却觉得似曾相识却又无从下笔,之前明明反复温习过的知识点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越是紧张,你的大脑就越是一片空白……

还有的时候,明明在课堂上对老师的问题想好了完美的答案,或者在朋友聚会的时候想好了一个绝妙的笑话,等正要站起来给大家讲笑话的时候,突然变得脑子里一空白,刚才就在嘴边重复了好多次的东西突然一个字也想不起来……

来源丨hippopx

这些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记忆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感知到的、所学到的东西需要经过获取、编码、存储三个步骤,才会成为我们的记忆。

首先是获取。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包含了多种感官体验,如视觉、嗅觉、听觉等,每种感官体验会分别激活大脑中特定的区域,这时我们就对事物有了初始的感觉,即第一印象。

其次是编码。通过加强感官体验发生时建立的突触连接,我们的大脑皮层、小脑、海马体和杏仁体可以把包含初始感官体验的信息编码成神经电信号和化学信号。

最后是存储。上面说的这些信号被编码成为网络结构,储存在大脑皮层、小脑、海马体和杏仁体等结构当中,就形成了基础的短期记忆。

来源丨hippopx

以学习为例,学习是知识的初次存储,神经冲动从海马体传到嗅脑皮质,形成牢固因子;而考试是记忆存储的输出,神经冲动从嗅脑皮质传到海马体,释放存储的记忆。

而我们平常所说的“忘记”,指的是记忆的网络结构被改动了,或者是输入的电信号不对。如果因为大脑受损导致人的记忆网络本身被改动,那么我们就不能重新建立记忆了,也很难找回以前的记忆。但如果是短时间的输入信号有问题,出现短暂的忘记,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脑子进水了”;若在这之后又调回了正确的输入信号,成功调取了记忆,则会恍然大悟。

有些记忆若是经常被调用,那么它所包含的感官体验会经海马体进行增强,从而慢慢成为稳定的长期记忆。相反,若是没有在一定时间内使用这部分记忆,突触连接会慢慢减弱,一段时间后,记忆就会慢慢淡化消失了。

压力如何影响记忆?

在对记忆的获取和编码两个步骤中,适度的压力实际上可以帮助大脑获取感官体验并进入记忆。当人受到外界压力的刺激时,大脑会控制肾上腺皮质释放出皮质类固醇激素,促使海马体活动增强,有助于记忆的巩固。举个例子,当我们在期末考试的前两周产生了时间压力,那么在这段时间的记忆力就会变得比平时更好。

来源丨pixabay

那为什么考试的时候无法记忆起我们需要的知识呢?原因在于,人体的记忆行为依赖于前额叶,它控制着大脑的思考、注意力和推理能力。考试时,我们的紧张情绪造成了压力,这时大脑会将这一情景定义为“危险情况”,进而促进皮质类固醇刺激杏仁核,从而抑制前额叶的活动,这就造成我们的脑子“一片空白”。如果我们尝试回忆,会进一步产生压力,从而导致分泌更多的皮质类固醇,形成恶性循环,就更难回想起我们需要的知识了。

对于人体来说,压力过大或者长期面临压力都会对大脑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长期情绪紧张、焦虑所伴随的慢性压力会带来长时间的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持续分泌,对海马体造成过度刺激,这会削弱我们形成新的记忆的能力。

如何应对压力?

首先,如果你已经预料到压力的来源和情境,就可以通过模拟相似的环境来做好准备。比如说考试,在平时的练习中,你应该尽量追求与考试场景的一致,比如备好文具、中途不随意走动等等,还可以通过计时来营造考试时的时间压迫感,尽可能的熟悉考试流程。这样长久的练习会降低你对考试压力的敏感性。在考试中,如果你大脑一片空白,不妨做几次深呼吸,放空自己的思维,使自己进入一种平静的、没有焦虑情绪的状态,这样就比较容易能正常思考、推理了。

实际上,回想我们高中时候大大小小的“模拟考”,很多时候就是在帮大家适应这个压力的过程。

来源丨hippopx

而对于平时的工作或者学习,我们需要稳定情绪,减轻压力,做到“张弛有度”。这就要求我们劳逸结合,坚持健康、可持续的工作模式,追求高效率工作,让我们的身体和大脑每隔一段时间都可以得到舒缓。

另外,还可以提高做事的专注度,不要一心多用。除此之外,我们还需注意健康饮食,不要暴饮暴食,切忌食用过多高热量食物。体育锻炼也能有效应对压力。实验证明,提高心跳和呼吸频率会改变大脑中的化学物质成分,能减少焦虑,提高幸福感。

适当的压力会带来积极的效果,对此,我们可以合理地利用压力。比如在做某件事时给自己设定一个截止时间,刻意营造一种比较紧张的气氛,这有助于我们在短时间内提高专注度和工作效率。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52386.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北京科学中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