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难受,请放下手机!这些信息在悄无声息地带来伤害丨世界精神卫生日
时间:2022-10-11 10:31:46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北京科学中心 栏目:百科 阅读:125
内容策划及审核:李斌
北京联合大学
审稿专家:李献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自疫情出现以来,社交网络上总是充斥着持续不断的疫情新闻。面对疫情地区不停攀升的确诊病例、被封闭的城市小区、停运的公共交通以及被限制的群体活动……人们不由得会担忧自己的健康码变色、出现弹窗,或担心家里的储备食物和防疫物品不够而持续囤粮,甚至会出现慌张、焦虑、失眠的情绪状态,这是怎么了呢?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情绪呢?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借着今天这个时间点,咱们就好好来聊一聊在负面信息的持续影响下,人们所产生的情绪失落等问题。
来源丨国家卫生健康委
其实,看到负性事件陷入情绪失落是一种“替代性创伤”,而这样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当出现某一重大灾难性事件后,互联网上的气氛变得尤为哀伤。一个个令人惋惜的消息背后,替代性创伤不可不预防。
替代性创伤的概念
作为一个心理学名词,替代性创伤较早的研究资料来源于对战争退伍兵的心理治疗。资料表明,一些战争退伍兵家属会出现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相似的反应。随着心理学家的研究不断深入,当前我们对替代性创伤的定义是:没有亲历创伤事件的个体,通过报道、广播、人际交流等各种渠道获知相关信息,因对他人遭受创伤的同情和共情而出现身心困扰等创伤反应。
来源丨环球科学
当人们面对突发的负性事件,出现同情、不安、愧疚等情绪都是人之常情。而这样的情绪反应时间因人而异,有人会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得到治愈,但有人会因替代性创伤延长负面情绪周期,过分低落或激动,甚至对个人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常见的替代性创伤人群
在心理治疗上,救援人员、医务工作者、媒体工作者是最需要关注的替代性创伤人群。参与救援活动的人员,不管是拥有救援经验的专业人士还是“路见不平”的相关人员,都是心理问题发生的高危人群。
一般来说,救援工作任务繁重、救援条件不佳、救援压力大……种种原因都会对救援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带来挑战。在情绪上,他们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紧张、恐惧、悲痛等情绪;在身体上,高强度的工作会诱发失眠、胃疼、食欲下降、眩晕等躯体症状。而在不断的应激状态下,他们还会产生内疚、自责等负面情绪,所以,及时对救援人员给予心理援助、减轻心理压力是非常必要的。
来源丨新华网
常常在事故现场出现的医务工作者也是如此,他们凭借专业知识参与现场救援、治疗伤者,甚至是处理死者的善后工作。面对复杂的病情和回天乏术的遗憾,他们也成为了替代创伤的主要人群。有一些医务人员会因为没有有效救治伤员而忧伤焦虑,在极度疲劳的状况下,他们还伴有失眠、食欲下降、身体不适等应激反应。
来源丨新华网
作为事故现场的传播者,不少来到实地采访的媒体工作者也很容易出现替代性创伤。直面现场时的焦虑与刺激,撰写新闻时的二次冲击,使他们出现如闪回、焦虑、抑郁和饮食、睡眠障碍等创伤心理反应。
替代性创伤的表现
替代性创伤,对生活造成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在生理上,身体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眩晕、呼吸困难、紧张、胃痛、肌肉紧张等;在心理上,心力交瘁,注意力难以集中,失去安全感及对公平、善恶的信念,甚至在人际交往上出现语言交流不畅、暴躁易怒等情况。甚至在人生观上,一些人会产生职业否定,感到软弱、内疚和羞愧。
来源丨pixabay
如何应对替代性创伤
出现替代性创伤后,我们该如何应对?专家们给出了“觉察、平衡和联系”的基本原则。
觉察即要求做到个体接纳和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体验。当出现不平衡的心理状态,早早发现并承认,不要刻意回避,直面情绪问题。
来源丨网络
平衡即保持个体基本的生活步调,如在焦虑时尝试更为放松的活动,洗澡、听音乐、散步、跑步、游泳打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联系即保持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当出现心理问题时,不要自怨自艾,我们要学会表达,多与人交流,并向亲人和朋友寻求帮助,调节心理不适。
现代社会,每每出现负性事件,无所不在的大众传媒就会将图片、语音、视频等等输送到我们眼前。面对这些信息,即使是普通大众也容易在陷入情绪低谷后出现替代性创伤。
来源丨pixabay
因此,当我们沉溺在消极情绪中时,请第一时间切断与这些事件的联系;在之后的关注中,了解更为可靠的信息动向,同时摒弃羞愧情绪,多做一些可以转移自己注意力的事情;如果自己依旧无法面对,一定要去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管是求助无门、痛失亲人的帖子,还是生命转瞬消逝、一片焦土的事故现场,生命的逝去着实令人伤感惋惜,所以我们更应该体会到生命之宝贵。
在负面情绪的到来时,我们可以调整好心态,如果觉得自己已经受到了消极情绪的影响,就及时切断信息来源,同时有余力的话还应当向周围释放积极向上的情绪氛围。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情绪面对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54095.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北京科学中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首次发现!人类母乳中存在微塑料
下一篇:“绿碳”与“蓝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