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做核酸用的其实不是“棉签”!
时间:2022-10-25 09:17:28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北京科学中心 栏目:百科 阅读:120
审核专家:顾海彤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自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核酸检测就和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密切联系。核酸筛查做了很多次,但是你知道吗,一根根探入口腔的并不是我们以为的“棉签”哦!
棉签
来源 | 某购物网站
严格来说,这貌似棉签状的物品叫做“核酸采样拭子”,其顶端是植绒拭子。采样时,垂直均匀分布在其上的上百万个微小的纤维如同牙刷一般,刷取我们口腔里的咽后壁上的少量细胞。完成这一步骤后,采样拭子会被放到专用采样管里去,再被送入实验室进行相关的检测。
植绒采样拭子
来源 | 某购物网站
1
核酸拭子是拭子大部队中的一员
早在我们现在使用的核酸拭子出现之前,拭子就早已根据用料和用途分化出不同类型。拭子的外表相似,状若棉签,不同材质的吸附性材料(如脱脂棉、涤纶、尼龙等)被固定在细棍一端。拭子在医疗、防疫、法医等领域都有所用处,实现着收集、去除、涂抹功能。
棉质拭子是拭子家族中使用时长最久、用途最广的一类,今天我们重点关注的核酸采样拭子是由聚酯或尼龙纤维制成的植绒拭子,属于医疗器械,其主要用途是收集人体口腔后壁细胞的样本,用以核酸分析。
来源丨新华网
2
为什么核酸检测不采用棉质拭子?
每一种不同材料的拭子有其不同的特点。对于新冠病毒检测而言,拥有最佳“吸附”性的拭子是首选。相较于棉质拭子,尼龙材质制成的拭子的优势更明显。有研究表明尼龙拭子的“吸附”效率比其他拭子高20%~60%。背后的奥妙在于尼龙纤维制成的棉签采用了植绒技术,这使得纤维更加整齐,吸附性也更强。
来源丨新华网
此外,尼龙植绒拭子的“采集”时间短,仅需3秒~11秒即可吸收采集样品。棉质拭子就是拖后腿的“差生”了,一次取样时间长达15秒~120秒。在大规模核酸检测中,使用棉质拭子的缺陷很明显,即效率低,采样时间长。
采集功能强大的尼龙植绒拭子之所以能在众多拭子中脱颖而出,还有一大原因就是——释放力强。采样后要最终实现新冠病毒的检测,对病原体“释放”方面的能力还是有要求的。尼龙植绒拭子给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首先使用它,采样区域内无吸收孔,采样样本不会分散滞留在纤维之中,有利于更快更高地洗脱释放,而且在释放过程中不受试剂稀释浓度的影响,释放结果稳定。
显微镜下植绒拭子
来源 | 光明网
在与棉质拭子的对比试验中,植绒尼龙拭子多项指标表现优异,植绒拭子的采集量和释放量可达到样本的95%,而棉签只有20%左右。它能更有效收集病原体;更擅长保鲜病原体;也更善于释放,有利于后续检测。
植绒拭子之所以拥有如此多的优点,根本原因还是其结构上的先天优势。要知道植绒尼龙拭子是由无数细小的尼龙纤维绒毛构成,有效增大了其表面积,黏附、释放病原体的物理优势也就水涨船高。植绒尼龙拭子的检测精确度更高,还体现在它对病原体格外“温柔”。国外研究发现,植绒尼龙拭子能提高20%~60%的细菌活力,更让人意外的是在样品测试中,超过90%的植绒拭子几乎完全释放吸附的病原体,尤其在细胞、微生物、病毒的释放上具有明显优势。
数据一出,含有多种脂肪酸的棉质拭子的劣势也就更明显了,一方面,棉质拭子抓病原体的能力就因结构劣势相对逊色;另一方面,棉质拭子和病原体长期接触时,存在“毒害”病原体的可能,容易引发后续的连环效应,即导致释放病原体的数量锐减,可能产生假阴性的不良后果。
3
核酸采样拭子的谣言粉碎机
伴随着各地疫情形势的发展,关于核酸采样拭子的一些谣言也甚嚣尘上。据网络消息显示,多种谣言在互联网流传,如“核酸检测采样棉签含环氧乙烷、荧光剂等致癌物”“核酸检测使用的不是普通棉签,它的专业名叫荧光探针,含有许多化学成分,会对面部神经及嗅觉神经造成损伤”等。
来源 | 凤凰网视频
实际上,以上说法都是无稽之谈。核酸采样拭子大多属于一类或二类医疗器械,是在严格的监管下生产的:需要通过药监部门进行备案或者注册,有严格的生产环境要求和质量监管标准。在此标准下生产出的合格产品,质量无疑值得信任,更不必说有毒有害了。
来源 | 新华社
不过,在核酸检测后有人会出现轻度咽痛、恶心等症状也是正常的。植绒拭子通过静电电荷的植绒过程,垂直将绒毛附着于医用ABS拭子杆的头部。垂直的短纤作用类似于软刷,在采样过程中让使用者没有“异物感”。核酸采样拭子本身并不会对身体产生伤害。因此,对那些博人眼球的观点切不可相信。
现今,各地疫情时有发生,作为早期发现疫情最科学、最有效的重要手段,我们仍需要积极配合开展做好核酸检测,做好个人防控工作哦。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56568.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北京科学中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