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小哑巴”
时间:2022-11-09 19:36:44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中华医学会 栏目:健康 阅读:134
作者:吴美彤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审核:查彩慧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主任医师
婷婷是个5岁女孩,因“在幼儿园缄默不语2年余” 前来就诊。患儿系外地务工人员子女,在家活泼可爱,伶牙俐齿,与人交流良好。患儿自述小班时尿湿裤子,被老师当众批评之后,便在幼儿园不爱说话,不回答老师提问,可与同伴玩耍,但不与同伴交流,出幼儿园门后马上与同伴说话,经常被同伴问:“为什么你在幼儿园是哑巴?”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妈妈担心她上学后也有同样的情况,故带孩子来诊。
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在家以外的地方沉默不语就会感到生气,甚至会忍不住责骂孩子“没礼貌”。
这其中有很多孩子都是因为害羞而不说话,不过也有可能是孩子患了选择性缄默症。
什么是选择性缄默症?
选择性缄默是一种社交焦虑症,患有选择性缄默症的患者有正常的说话能力,但在特定情景下不说话,例如,在感到舒适、安全、放松的家里能够讲话和交流,但在学校却不说话。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儿童时期,尚未得到广泛的研究。有的孩子在社交场合可能会完全保持沉默,有的可以通过耳语或者手势与人交流。这些孩子不拒绝说话,只是因为内部因素(如恐惧)导致在公共场合保持沉默。由于他们与家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够说话、交流,所以通常在幼儿园或学校被老师发现。这些孩子一般会被误解为过度害羞或者没有礼貌,甚至认为孩子是否是“自闭症”。有研究表示,选择性缄默症普遍会在2~5岁时发病,5岁为高发期,不过这种疾病的患病率很低。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为选择性缄默?
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的标准,要符合以下几项,才能诊断。
(1)持续地无法在预期要说话的特定社交场合(如学校)中说话,尽管在其他场合是可以说话的。
(2)此困扰会妨碍学业或职业上的成就,或者其他社交上的沟通。
(3)此困扰的持续时间至少1个月(不限入学的第一个月)。
(4)不能说话的原因无法归因于对社交场合所需使用的语言缺乏了解或感到不适。
(5)此困扰无法以沟通障碍来解释,且不仅是只发生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思觉失调症,或其他精神病的病程中。
选择性缄默症的成因
先天的因素主要包括基因和遗传两方面,当家庭成员有患有选择性缄默症的患者或者有焦虑症的家族史都会提高患上选择性缄默症的概率。
至于后天因素,在孩子的认知中,孩子会担心自己是否会说错话,害怕对情况的失控无法控制,以及害怕看到别人的负面反应。因此,孩子会建立一些错误的信念,如“我不够好”或“我很愚蠢”。此外,“人们会对我大喊大叫”“与他人交谈时我会伤害他人”之类的消极念头导致孩子养成一些自认为安全的行为,例如,保持沉默并避免目光接触以防止负面情况的发生。如果没有人改变孩子这些功能障碍的想法,会导致该儿童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有选择性缄默症。
帮助选择性缄默症孩子的方法
治疗选择性缄默症可以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疗法(如音乐治疗、艺术治疗、沙盘治疗等)、药物治疗或者行为治疗(如暴露法、系统脱敏、刺激渐消法等)。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
(1)使用正面强化(奖励)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恢复在特定场合的说话能力。例如,当孩子主动跟别人打招呼时,可以给他一颗糖果或者一些小礼物来增加孩子去尝试跟他人交流的动力。
(2)一步步慢慢来。先从一些小改变开始。一开始允许孩子用手势或者用纸笔做回应,然后慢慢地增加眼神的交流,用短句、长句交谈。
(3) 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孩子不愿意在特定的环境说话大多是因为对自己没信心、怕被人嘲笑。这时长辈应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把错误的信念重建起来,用更积极的心态重新构架不必要的消极思维或者想法。
(4)多陪孩子聊天。让孩子知道与他人交谈不一定会引起“负面批评”,并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可能不被别人喜欢,但这是“正常的”。
希望大家可以更了解不说话的孩子的情况,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多了解他们的内心,协助孩子提高自信。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58262.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中华医学会,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热痱、湿疹、荨麻疹、傻傻的分不清
下一篇:肺炎支原体感染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