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误喝“假酒”中毒病危,医生竟用“真酒”救命?
时间:2022-11-11 08:53:59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普中国 栏目:百科 阅读:156
这个大家都听说过
那“以真破假”,又有没有听说?
不小心喝到了假酒
遭遇甲醇中毒
医生开的“药方”居然是
再“喝点”真酒……
到底怎么回事?
前阵子
四川成都的一名男子
就经历了这种事情
↓↓↓
张先生今年45岁
那天中午
他突然感觉腹痛、胸痛加剧
而且反复呕吐,视物模糊
被120送到医院
据张先生的家属表示
那天早上
张先生就有些不舒服
给女儿打了个电话
但是没有及时到医院就诊
直到午饭后
在饭店打工的张先生
觉得疼痛加剧,而且难以忍受
老板娘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这才送到医院
“刚到医院的时候,患者意识还是清醒的,
能够明确地描述自己的不适和症状。
主要表现是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腹痛,反复呕吐水样物质。”
医生解释
因为剧烈呕吐的患者
容易出现误吸,导致窒息
急诊科医生迅速地为他安置了胃管
进行胃肠减压
从胃肠道中引流出1000ml左右的胃内容物
但都是正常的食物,没有发现异常
“患者也说当天吃的饭菜和平时一样,
没有吃什么特殊的东西。”
因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且意识清楚
按照急诊科收治流程
张先生转入了消化科普通病房
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但异常的血液检查结果
让医生意识到
患者可能并非普通消化道疾病
那么简单
血液检查结果提示
患者肝肾功能有损伤
尤其是评判患者
是否有电解质失衡、酸碱失衡的
血气分析结果提示
患者是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
难道是糖尿病
引发的酮症酸中毒急性并发症?
检查结果提示
患者血糖确实有一点偏高
医生对症
为患者进行补液、补碱治疗
不料刚过几个小时
张先生的病情急转直下
出现了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那天晚上,张先生被转入了ICU
“代谢性酸中毒,
一般考虑是重症感染,
或者是糖尿病并发症。”
医生表示
急诊CT结果并没有
在患者的肺部、胸腔等重要部位
找到感染灶
另外
患者平时身体健康,也没有基础疾病
到底是什么病因
导致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
医生甚至怀疑
患者是不是有自杀倾向
服用了农药或者是其他过量药品
一时间,病情扑朔迷离
转入ICU后
医生再次询问家属
患者生病前有没有食用什么
特殊的物品或药品
有没有异常的举动
家属表示
确实没有异常
患者和平时一样
“每次吃饭时喜欢喝点小酒。”
“喝酒?”
这两个字让医生警惕起来
“喝的什么酒?喝了多少?”
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
以及患者意识尚清楚时
曾说自己觉得头晕眼花,有些看不清楚
医生回忆起两年前
一位农民工师傅误喝了工业酒精泡的药酒
导致甲醇中毒
其症状与张先生极为相似
而甲醇中毒的特异性症状之一
就是对视网膜、视神经
造成损害
医生让家属回家
找一下是否有农药、特殊药品
尤其是有没有散装白酒、勾兑白酒等
同时为患者
进行了血液净化等治疗措施
果然
家属很快在家里
找到了一个白色的塑料桶
里面大约有三升的疑似白酒的液体
随后
有关部门对塑料桶里的疑似白酒液体
做酒精成分检测分析
第二天
疑似白酒液体的成分分析结果出炉
塑料桶中
确实是98%浓度的甲醇
好在
重症医学科医生
及时为张先生用上了血液净化的
治疗手段
能够及时有效地清除
患者体内的毒物甲醇和甲酸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同时
ICU主任表示
甲醇中毒患者可选用乙醇进行解救
于是医生让家属
去买了一瓶真正的白酒
医生解释
乙醇是甲醇中毒的传统解救药
通过与患者体内的甲醇竞争
结合乙醇脱氢酶
从而阻止甲醇经乙醇脱氢酶代谢为甲酸
由此达到“解毒”的目的
医生将适量白酒
倒入胃肠营养袋中
通过鼻饲管,缓慢泵注到患者体内
“大约是每小时12毫升。”
医生解释
用“真酒”解“假酒”的毒
并不是一股脑喂下去
而是需要严格地动态监测
患者体内的甲醇浓度
确保安全有效
大约一天后
张先生体内已经监测不到甲醇存在
医护人员及时停止了泵注乙醇
“大约用了不到300ml乙醇。”
之后
停用了镇静镇痛药物的张先生
从昏迷状态中苏醒过来
“问他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进了医院,
他说他猜到可能是喝酒的原因,
因为喝了半个小时之后就出问题了。”
据患者回忆
10月29日早上
他喝了一点塑料桶中的“白酒”
中午喝的多一些,一共七八两
“我们团队也完善了一些检查,
发现患者可能甲醇导致中枢神经受损,
出现了中毒性脑病,
语言思维会受到一些影响。”
医生建议张先生
在出院后
最好继续到神经内科、康复科
进行进一步诊断治疗
缓解甲醇中毒带来的后遗症
什么是“甲醇中毒”
甲醇中毒的表现
即是甲醇进入人体
代谢成甲醛和甲酸,甲酸大量堆积
从而导致了代谢性酸中毒
同时
累积的甲酸对中枢神经系统
有麻醉作用
会通过血液循环特异性
损害视神经、视网膜和视乳头等
易导致失明
严重的话
会对血液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甚至危及生命
张先生误服的是纯工业酒精
和白酒在颜色气味上虽然相似
但仍然可以仔细分辨
而在临床上
还可能遇到服用工业酒精和白酒
勾兑的“假酒”
这类真假混杂,不仅更难以辨别
加上乙醇本来就对甲醇
有一定的抗结作用
所以会延迟中毒反应,不利于医生判断病因
还需要注意的是,
“用乙醇解毒”的方法需要由医生操作
千万不要自行尝试
来源:广东公共DV现场综合红星新闻、四川省人民医院金牛医院等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58350.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普中国,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