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百科 > “采樱桃”:一种日常随处可见的非形式谬误

“采樱桃”:一种日常随处可见的非形式谬误

时间:2022-11-15 22:29:56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普中国新媒体 栏目:百科 阅读:123

作者:武权

2022年10月初,有网友发现国内某调味品品牌产品,他们在国外销售的产品所标注的食品添加剂明显少于他们在国内销售的另一款产品。在国内、国外使用两套标准,这不是“双标”吗?是我们中国人不配使用高端工艺的调味品吗?一时间,网友对该品牌产品的安全性产生了严重的质疑。

其实,不用过多查考食品添加剂相关的知识,我们也可以意识到该新闻存在的问题,就是这一句:“某调味品品牌产品,他们在国外销售的产品所标注的食品添加剂明显少于他们在国内销售的另一款产品。”

网友有可能是有意,也有可能是无心地,选择了两条不同产品线的两款不同产品来进行对比,而不是去观察这个品牌的全貌,不是在同款产品之间去做对比。于是,在查看了不够全面的对比之后,网友就匆忙得出了一个特定结论,直接就忽略了其他有可能会矛盾的证据。

这是一种名为“单方论证”的逻辑谬误,也叫“压制证据”。

这两个名字都很好理解,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故意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单方面的证据,而忽略、压制与立场不符的证据与资料。

它还有一个名字叫“采樱桃”,因为卖樱桃的人可能会把品质好的樱桃挑选出来,这颗樱桃只是一个特例,并不能代表所有樱桃的品质。但是看到这颗樱桃的人往往会被误导,认为这颗樱桃品质好,就说明所有樱桃都是好的。所以这种单方论证谬误就有一个“采樱桃”的别称。

单方谬误在我们的生活中实在很太常见,可以说是最适合被营销专家利用的逻辑谬误。因为我们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是通过网络还有媒体。如果商家想宣传什么东西,不需要去反驳对他们不利的观点,只需要呈现对他们有利的观点,买通自媒体达人做做广告推广就行了。

比如说某个品牌的酒打广告,说自家的产品得到了五位酒评家的认可。我们一看,觉得专家都说好,那这个酒肯定不错。但我们没想到,其实很可能还有100位专家说这款酒很垃圾。只是品牌方操控着媒体,在网络上买“水军”,让我们看不到这一百位专家的批评。于是,我们就陷入了单方论证的陷阱里,相信这款酒很棒。
再比如有些人鼓吹种族与智商的关系。他们宣称黑人的智商更低,并且煞有介事地拿出了肤色与智商的相关研究。但是,这些人没有展示,那是因为研究对象中的黑人大多数生活在贫民区,没有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而且贫民区的儿童营养摄入不足,影响了智力发育。问题的关键在社会因素,而非种族。但心怀叵测的人往往选择性地忽视社会的力量,只为了佐证种族主义观点。

那有什么办法可以破解单方谬误呢?

这里举一个工作的例子。对任何公司来说,员工除了能干,都需要有和同事和谐相处的本领。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能力很强,创造了许多业绩。但是,他无法与同事和平相处,经常发生争执,甚至动手打人,引来警察。最终,公司选择将他开除。

他去找下一份工作的时候,只强调自己的工作能力优秀,避而不谈与同事的关系以及为什么被开除。那么,这个人就是在用单方论证来欺骗新的公司,这当然是不对的。

公司光靠面试可能发现不了他的破绽,但是如果进行背景调查,打电话询问他的前同事,或者咨询公安机关,查看他的犯罪记录,就会知道更多关于候选者的真相。

也就是说,想要破解单方论证,就要多方搜集证据,拿到的线索越多,做出的判断也就越准确。

下次再有人信誓旦旦地和你说什么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对方是不是只告诉了你一半事实,不要轻易被单方论证牵着鼻子走哦。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58388.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普中国新媒体,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