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惠农民】农业强国光明谈: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间:2022-11-16 17:13:40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光明三农 栏目:智农 阅读:12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源于乡村,是乡村振兴之魂。乡风文明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铸就具有中国特色的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中国文化之自信之源,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涵及对乡风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使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时代化”等新提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国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对新挑战和解决问题的态度,强调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中国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树立民族自立自强、处理各种复杂矛盾的智慧和作用,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中国当前面临的国内外复杂问题不断创新实践,还要着眼于历史,充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更好地把中华民族的价值共识、精神追求、政治智慧、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中。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关键所在。文化是乡村振兴之魂,乡村文明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铸就具有中国特色的乡风文明,守住乡愁、凝聚人心、提振精气神,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中国优秀传统道德为基础。“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着力培育和弘扬具有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和时代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中国乡村“熟人社会”的特点,强调以道德教化为主,引导农民形成爱党爱国、向上向善、自强不息、重义守信、亲仁善邻、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等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明乡风、民风和家风。摒弃违法乱纪、仇视社会、消极颓废、唯利是图、人情冷漠、奢靡享乐等不正之风,抵制过度西化和有违公序良知的思想和行为。促进乡村社会文明和谐、鼓励农民拼搏奋进,从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乡村文化建设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在乡村的物质文化建设上,要以各地特色的、传统的文化元素为主基调。各地乡村的民居建筑、乡村规划布局要有各地的传统风貌,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风格或复制西方建筑风格和规划布局。在精神文化建设上,要以本土的名人、历史典故、精神、艺术、风俗为题材进行创作,树立各自的学习榜样,继承发扬各自的特色传统文化,形成自己的精神风貌,而不是一味崇尚西方文化或城市流行文化,忘了本源。
公共服务文化建设要以本地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求乡村公共服务文化建设要坚持以本地人民为中心,坚持本地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本地人民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乡村人民祖祖辈辈生活在一个地方,是一个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偏好,公共服务文化需求也存在差异,因此,公共服务文化建设不能只仿照西方发达国家、国内大城市,推行当然最流行的,所有地区完全一样。要积极调动当地人民参与的积极性,群众需要什么,政府就帮助建设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开展移风易俗要以扬弃中华传统文化为基本要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求有甄别地开展移风易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优秀”二字,对引发社会矛盾、邻里不和、家庭不睦、铺张浪费、破坏生态环境的陈规恶习要坚决革除,但对有助于社会和谐、凝聚人心、家庭和睦、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积极的传统风俗习惯要大力弘扬。移风易俗应该立足于挖掘保留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而不是不加辨别地对传统习俗予以全面否定。许多传统习俗中蕴含着人伦、孝道、尊严、仁爱等中国优良的传统思想道德,变革其不合时宜的传统形式,创新表达方式,才能达到移风易俗的效果。
二、乡风文明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十年成就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指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强调了农耕文明的基础地位和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十年来,乡村文明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巨大的成就。
乡村文化设施和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全国建立文化馆和图书馆总分馆制分别有2674、2642个县(市、区),为6.83万个贫困地区村庄配备基本文化服务设施,支持脱贫县文化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资源整合和共享共用,乡村文化服务体系普遍建成。文化礼堂、城市书房、影视作品、主题美术创作等展示中国优秀传统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评选全国文明村镇共5233个,全国县级以上文明村和乡镇占比分别超过65%和80%,文明乡镇已占主流,邻里守望、互帮互助、敬老爱幼、家庭和睦的良好乡风、村风、民风和家风已经形成。
乡村文化遗产得到有力保护。十年来,我国累计将8171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将138项保存完好的传统农业系统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21项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命名358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1057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寺庙祠堂等传统建筑52万栋,认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068名,建立起了国家-省-市-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保护体系,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和价值最丰富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复兴。国家设立并连续举办5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各地开展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网络观看达到6000万人次,近1200个县实现了乡土味浓厚的“一县一丰收节庆品牌”。实施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振兴工程,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得以弘扬,乡村文化的传统元素更加丰富。推进戏曲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和普及化,传统地方戏曲得到传承和发展。通过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学习传统工艺的人群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发自内心地尊重手工技艺、礼敬工匠精神、推崇传统文化。
国风文化产品已经成为新时尚。通过系列的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保护、宣传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已逐渐引领国际国内时尚潮流。反映中国田园诗意传统乡村生活的李子柒视频,展示古老技艺独竹漂的杨柳视频,受到外国网友的广泛追捧。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晚会和电视节目成为观众追逐的热点。种桑养蚕、学习南音、体验传统农耕活动,已成为我国中小学生研学和旅游的热点实践基地。首届“非遗购物节”,各类国家级非遗商品在网络热销。中国传统文化产品以其丰富的类型、精湛的技艺、多样的形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需求,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
强化本土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继续加大乡村文化遗产挖掘的力度,扩大保护范围,做到优秀文化遗产应保尽保,为我国乡村“五大振兴”提供更丰富的文化元素和精神支持。强化保护力度,确保乡村文化遗产核心元素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文化传承机制顺畅有效,形成有人传承、有人创新,产业价值和影响力得到提升。激发大众创新思维,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特征和生命力,以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和新颖的时代形象,为中国特色的乡风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讲好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积极推动乡村史馆建设,增强家乡归属感,留住乡愁。通过收集老照片、老物件,梳理乡村历史发展脉络,增强了广大村民文化参与感、认同感、获得感。深挖本土历史文化典故和民间艺术,增进对家乡文化的认知,在文化寻根中增强村民的在乡情感,提升对家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励村民为新时代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奋斗。用好本土的传统信仰、崇拜,发挥好历史文化名人的示范作用,树立本土的精神榜样,用本土文化引导和教育群众行为有法度、价值有引领、操守有规范,带动乡风民风向善向好、求真求美。
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乡风乡俗。一分为二地深入分析部分陈规陋习盛行的客观原因和背后逻辑,体察群众之所想之所思,保护群众想要表达的优秀道德品质,积极探索创新表达方式,形成新时代的社会社风。引导鼓励新乡贤参与本乡本村修规立约,带头树立好榜样,宣传、颂扬乡贤创业增收、报效乡邻、节俭养德、厚养薄葬、文明理事的好故事的社会新风尚,充分发挥乡贤在弘扬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方面的引领和教化乡里的作用。成立乡村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加强乡村两委强化监督和教化作用。
加强党政领导,让良好的传统风尚蔚然成风。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发挥带头作用,严格落实农村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报备制度,不参加违反规定的红白事,争做移风易俗的带动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方面作出表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亲近乡村群众、走进乡村生活,立足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切实解决群众立业、治家、处世等问题,致力于推动群众夫妻、婆媳、邻里等人际关系和谐氛围。不断学习、挖掘、创新传统文化精髓,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道德修养,让农民的文明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在乡村蔚然成风。
作者:张永勋 陈秧分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58646.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光明三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